ZAKER-黔学帮 2024-12-31
贵阳贵安:以“公办强校”为抓手 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教育是民生基础性工程,教育连着千家万户。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贵阳市教育局以人民为中心,持续筑牢民生事业,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加强教育领域的民生建设。

2022 年,贵阳市教育局启动实施 " 公办强校 " 工程,以实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队伍素养、办学质量、群众满意度 " 四个提升 " 为目标,设置 " 培育校 "" 实验校 "" 品质校 " 三个发展梯度,每个学校可根据实际选择逐级申报或跨级申报,最终实现所有公办学校共同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绘制出一幅教育均衡发展的美好蓝图。

全市 " 一盘棋 " 给 " 择校热 " 降温

全面化解教育焦虑,本质在于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优质化,让孩子能够就读 " 家门口的好学校 ",才能让家长省心、孩子不折腾。

▲白云区第十中学

" 我们学校老师平均年龄 29 岁,37 名老师中有 9 名研究生,在区、市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她们用实力证明了年轻团队的潜力。" 白云区第十中学学生家长马仲坤分享道,在课余时间,学校老师都会免费给孩子们答疑解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 以学生为本 " 的教育理念,孩子成绩稳步提升,对 " 家门口 " 的学校更加信赖。

▲白云区第十中学

在距离市区 80 多公里的开阳县,也有一所新建校——开阳县第八小学。办学四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不被信任到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这一转变离不开学校不断加强与贵阳贵安优质学校交流协作,优化课程设置,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

……

▲开阳县第八小学

学校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在于教育质量和师生关系的显著改善,增强了群众对教育的信任。

▲开阳县第八小学

三年来,在 " 公办强校 " 工程的引领下,贵阳市、区(市、县)两级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充分发挥 " 名校 +" 效应,如云岩区组建 8 个学区联盟,花溪区实施教育发展共同体、城乡 " 双校 " 协同发展试点等,以优质资源带动、推动薄弱学校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优质的家门口学校让 " 择校热 " 有效 " 降温 "。

多元化教学 提升育人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和主导者。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千方百计提升教师队伍素养也是 " 公办强校 " 工程的核心要义。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

清脆的铃声在校园里回荡,标志着新一堂课的开始。在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九年级(3)班,老师借助多媒体播放《我的牛顿教练》纪录片,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尽显,但老师并未完全依赖课件,而是在关键处暂停,用板书详细推导公式,学生们纷纷点头,课堂气氛活跃。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

在贵阳市乌当区水田小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实践好 " 社会化学习 " 特色模式的教学改革,将课堂教学、人工智能、生命教育、篮球、跳绳、全科阅读等多个学科项目做强做大。

▲贵阳市乌当区水田小学

▲贵阳市乌当区水田小学

而贵阳市乌当区第四中学,则是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开设特色校本课程,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将太极、跳绳、蹴球、冰壶等传统项目融入常规课和社团课,强化民族文化传承;通过书画、剪纸、手工、舞蹈、音乐等社团课程,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

▲贵阳市乌当区第四中学

一直以来,贵阳贵安教师们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正是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得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贵阳市乌当区第四中学

据了解,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市不断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行师德师风 " 一票否决 " 制;实施中小学教师 " 县管校聘 " 改革,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与潜力;实施 " 特岗计划 "" 接收公费师范生 "" 人才引进 "" 公开招聘 " 等方式,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实施学科带头人、" 三名 "(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和骨干教师 " 十百千 " 工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 通过一系列改革,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整体提升,办学质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家长满意度大幅提高,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以强校为基 增进民生福祉

教育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在贵阳贵安,各地各校在多方协同、多方发力、共同推进下,持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这一初衷正逐渐变成现实。

近年来,贵阳市教育局通过调整区域教育布局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学位供给,规范招生秩序,扎实做好基础教育、素质教育、" 双减 " 政策落实、校园安全,开展违规招生收费治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资助对象识别精准度,精准落实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细化 " 一人一案 " 控辍保学措施,规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大对特殊学生、困难学生的关心关爱力度等措施,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义务教育获得感、满意度。

学校更强了,口碑更好了,学生受益了,家长满意了,各校不断探索新路径,孕育出符合校情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的 " 公办强校 " 出现。这不仅是教育质量的象征,更是教育创新的典范,它们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未来,贵阳市教育局将继续以 " 公办强校 " 工程创建目标为引领,坚持分级分类指导;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育投入,建强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养;拓展优势资源,推动协同发展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带着良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编辑 陈亚 / 审核 罗海兰 / 签发 崔林林

相关标签

义务教育 贵阳 教学 择校 教育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