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实体经济的 " 脉络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物流大省,如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2025 年 1 月 3 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举措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苏提出 6 方面 22 项重点举措,明确到 2027 年,江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力争降至 12% 左右,努力把江苏建成物流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安全韧性强、服务环境优的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物流业 " 提质增效降本 ",江苏发展水平如何?
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到 2027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力争降至 13.5% 左右。
目前,江苏物流业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蔡剑峰介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多次作出专门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江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由 2012 年的 15.4% 降至目前的 1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 个百分点,但离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仍有下降空间。
据介绍,在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和座谈,认真听取有关部门、物流园区、企业的意见建议,逐个领域、逐个环节分析,分领域、分环节测算挖潜的基础上,江苏提出 6 方面 22 项重点举措,明确到 2027 年,江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力争降至 12% 左右,届时这个目标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5 个百分点,努力把江苏建成物流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安全韧性强、服务环境优的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推动重点港口打通集装箱海铁联运堵点卡点
水路运价是公路运价的 1/7,铁路运价是公路运价的 1/5…… 作为水运大省,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明显,大宗货物 " 公转水 "" 公转铁 " 成效显著。据介绍,2024 年 1-11 月,全省水路、铁路货运量累计 11.9 亿吨,同比增长 3.8%;其中水路货运量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 21 个百分点。
《重点举措》从放大江苏水运优势、推广多式联运、推动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务实管用举措。
蔡剑峰介绍,比如,围绕畅通物流运输通道网络,全面推进 " 水运江苏 " 三年行动计划,到 2027 年建成二级(准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超 1100 公里,三级及以上干线航道里程达到 2800 公里。围绕推广多式联运 " 一单制 ",提出积极推动南京、苏州、连云港等重点港口打通集装箱海铁联运堵点卡点。到 2027 年,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 10% 左右。
降低物流体系运行成本,增强物流枢纽辐射带动力
据悉,截至 2024 年底,江苏共创建 9 个国家物流枢纽、4 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8 个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4 个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同时,江苏还开展全省物流园区上云行动,实现 106 家园区统一接入全省物流园区信息服务云平台。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级物流枢纽能级,《重点举措》提出,加快推动纳入规划的 12 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储备并滚动实施一批支撑性物流项目,研究并推进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
在提升国际物流通道能力方面,加快推动开辟至重要地区的国际海运航线,增加面向重点国家的全货机航线;积极推动徐州、连云港联合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接下来,江苏将加快南京陆港型、商贸服务型、南通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谋划,尽快纳入国家建设名单。综合城市发展和产业需求,积极争取有条件的城市纳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按照 " 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 " 的要求,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专项债券等资金,优先支持标志性、支撑性、基础性物流重大项目。
到 2027 年,新增省级重点物流企业 80 家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培育了一批现代化、专业化的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但依旧缺少国际竞争力强的综合物流企业。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欣坦言,调研情况显示,当前物流单一环节成本并不高,但全链条运行成本却没有优势,物流资源配置效率和流通循环效率也是影响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应抓住调整运输结构、优化物流发展环境等关键点,不断打通物流堵点卡点,从单一环节降本向系统性降本、结构性降本转变,从单一降低运输成本向产业链综合降本转变。
对此,《重点举措》聚焦领军企业培育、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物流标准化水平提升,提出引领性发展举措。
比如,培育物流领军企业,提出到 2027 年,新增省级重点物流企业 80 家;支持省内大型远洋航运企业打造自有海运战略船队。加快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出支持物流行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业等高效衔接、深度融合,推广应用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案。提升物流标准化水平,提出围绕数字物流、绿色物流、即时配送、多式联运等领域,力争率先形成一批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南京苏州将开展低空物流试点
" 低空经济 " 是近年来的热词、热门产业,《重点举措》明确,未来江苏要前瞻布局这类新兴业态,推进物流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提出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比如支持南京、苏州等地开展低空物流创新试点工作,重点在即时配送、医药物资配送、区域联程接驳等领域打造一批低空物流应用场景。
聚焦物流智慧化发展,《重点举措》还提出推动智慧仓储、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园区、智慧分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到 2027 年,江苏全省规划布局 10 家左右新质物流园区。
不仅如此,未来江苏的物流企业还会变得更加 " 智能 ",《重点举措》鼓励企业集成应用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巷道堆垛机等智能仓储设备。
此外,到 2027 年,全省规划布局 10 家左右近零碳物流园区,支持物流枢纽、园区等绿色化升级和更新改造,推动物流绿色化发展。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出 4 大港口通行费打五折
发布会上,蔡剑峰介绍,全省减税降费工作落实取得实效,2023 年,全省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共减免税额 7279.3 万元、高速公路累计年度优惠金额达 56.5 亿元,年度优惠车辆达 6.3 亿辆次。
为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能力,《重点举措》聚焦公路治理改革、降低车(船)通行成本、推进物流领域 " 放管服 " 改革,提出一系列改革探索举措。比如,围绕公路治理和改革方面,提出优化城市货运网络规划设计,对不同类型货车城市通行实施精准化、差异化监督。
围绕落实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方面,提出对进出连云港港、太仓港、南京港、南通港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执行通行费五折优惠政策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围绕持续降低水路通行成本方面,提出对集装箱货运船舶实行免收过闸费和优先过闸政策;加强 " 直进直靠、直离直出 " 绿色通道服务。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支撑
为持续加强资金、土地、人才等保障支撑,《重点举措》提出一系列惠企减负举措。比如,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加强仓储物流用地保障,重点保障规划明确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及省级园区(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指标。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开展 " 一链一策一批 " 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鼓励银行机构依法合规开展重点领域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服务。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王益 李娜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