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保时捷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逐步淘汰并优化其经销商网络,预计到 2026 年底将保留约 100 家经销商。此次经销商网络的调整,也反映了保时捷在中国销量下滑的事实,而保时捷遇到的挫折不是独一份,这是当下豪车市场的缩影,甚至反映了进口车市场的整体困境。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 11 月,中国进口车数量为 64 万辆,同比下跌 11%,持续三年负增长。
自 2017 年以来,中国进口车市场整体呈现下降态势,从 2017 年的 124 万辆持续以年均 10% 左右下行到 2020 年的 93 万辆,2021 年进口车市场同比增长 0.1%。2022~2024 年,进口车市场持续进一步下滑,2023 年进口车数量仅为 80 万辆。
进口车分为超豪华品牌、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表示,过去几年进口超豪华车持续增长,但 2023 年以来出现 12% 的下滑,2024 年 1-11 月加速下滑。而进口车中的主力进口豪华车占比呈现大幅增长,合资品牌进口车快速萎缩。
汽车市场进入新能源时代,综合政策影响、环保需求、消费水平、用户体验等多方因素,燃油车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从 2024 年前三季度 BBA 的销量数据来看,奔驰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为 51.22 万辆,出现了同比 10.2% 的下滑,而宝马累计销量为 52.4 万辆,同比下滑 13.1%,奥迪销量则为 47 万辆,同比下滑 8.5%。
在乘联会的统计中,2024 年前 11 个月豪华品牌销量,在 1 万 -10 万的销量梯度里,保时捷、奥迪、路虎、沃尔沃、林肯、MINI、迈巴赫,增速分别为 -16%、-7%、-18%、-22%、11% 和 -16%。超豪华品牌销量也集体 " 失速 ",2024 年前 11 个月累计销量为 5824 辆,销量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别是宾利、玛莎拉蒂、法拉利,销量分别为 2369 辆、1157 辆、806 辆,同比下降 23%、71%、25%。" 跑车皇后 " 玛莎拉蒂成为下滑幅度最大的超豪华品牌,同比下降了 71%。回顾榜单来看,除了宾利、玛莎拉蒂,其余品牌国内月销量均跌倒到了 3 位数,迈凯伦累计销量更是跌到了 35 辆。
此类种种,都反映外资豪车或许逐步成为过去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豪华品牌的冲击极大,国内不断 " 内卷化 " 的竞争方式也让新能源汽车不断寻求技术突破,产品配置水平和实力的提升也让豪华品牌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下降,豪华汽车品牌主打的内燃机技术、加速能力、部件配置等都不如往日突出,新能源汽车不仅在技术上 " 内卷 ",价格战也愈演愈烈,豪华汽车品牌被迫降价参与内卷,而这进一步增加了经销商的财务压力,加剧了豪车品牌经销商网络的缩减。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全方面内卷以及政策加持,国内汽车市场的消费习惯也在快速转型,昔日外资豪车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大潮推动下,中国本土高档品牌迅速崛起,不断蚕食着传统豪华品牌的份额。相关调研报告显示,问界 M9 车主中增购用户里 46% 同时拥有其他豪华品牌,换购用户中有 59% 的人用问界 M9 替换原有的豪华品牌。
新能源品牌在 2024 收官之际纷纷晒出自己的 " 成绩单 " 和 2025 总销量目标,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与信心。从乘联会的数据来看,在今年 10 月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稳定在 50% 以上,目前呈现出油改电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而自主品牌的零售份额已经达到 65.7%,相较去年同比增加了 10.1%;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为 9.2%,同比出现了 4% 的下滑。
如今,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仍在持续钻研动力平权与智驾平权,誓要抓住机遇,啃下更多市场。不过豪华汽车品牌们也仍有着其独特优势,保住品牌和利润,及时止损,不失为求生的明智之举。但是,要想在电汽化的浪潮下分得更多的蛋糕,仍需尽快调整策略,改变或许是求生的必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