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金融投资领域,获取精准且前沿的行业信息对于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至关重要。《风口专家会议》应运而生,作为一款专门为普通投资者打造的专家会议栏目,凭借其专业且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定期策划并邀请经济学家、企业高管、行业领袖等顶尖专家,为投资者带来最新的行业逻辑和产业链梳理。
在 2024 年第 4 季度,《风口专家会议》火力全开,成功策划了 32 场高规格的专家会议。会议聚焦 AI、半导体、算力等市场热度较高且极具潜力的领域,通过专家问答和 1V1 沟通,帮助搭建起投资者和专家之间互相沟通探讨的桥梁,辅助投资者在投资之路上做出更精准、更具前瞻性的决策 。
不仅如此,栏目还精心打造了 26 篇金牌纪要库。团队以前瞻性的视角,梳理市场热点,并将其转化为详尽的文字纪要。即便投资者忙碌于生活与工作,无暇实时跟进市场动态,也能通过这些纪要,迅速把握市场的脉搏,在投资领域快人一步。
【一】持续跟踪 AI 产业链发展进展,梳理提及 AI 眼镜、AI 智能体等细分方向,大涨股频现
在四季度期间,围绕 AI 策划多场会议,涉及 AI 眼镜、AI + 传媒、AI 智能体等领域,在题材起涨前精准覆盖,助力投资者 " 掘金 "A 股市场。具体详情如下:
①传媒有望搭上 AI 东风!栏目火速连线行业专家,调研传媒出海最新情况
消息面上,智谱技术团队推出了一个基于 GLM 技术团队研究成果的新产品—— AutoGLM,能模拟人类操作手机,执行各种任务。栏目敏锐捕捉这一利好,调研发现 AI 从多方面影响传媒行业。尤其是出海广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 AI 的背景下或能持续迎来市场东风。
财联社 VIP 特联合蜂网火线直连 " 传媒 " 行业专家,调研传媒出海最新境况,在 10 月 28 日发布文章汇总并精选专家的观点。
据专家判断:AI 对传媒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带动整个行业在生产形式上的变化。比如语音助手的发展会带动 AI 教育软件的影响力,可以通过问答和对手机画面的感知、操控,形成更有力的产品,也加速了元宇宙中教育的应用。其次,对短剧和游戏也有一定的推动,交互形式可以不再依赖鼠标和键盘,特别是在 VR 眼镜上的表现会更加出色,通过语音指令就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以及决定剧情走向,吸引力大大增加。
结合产业链来看,今年中国公司在海外的表现尤其突出,比如字节跳动和剪映在海外的用户增长明显。除了短剧外,陪聊产品也有很好的表现,昆仑万维和 MiniMax 在海外都有陪聊软件,数据都很不错。
专家会议中提及的粤传媒,公司投资逻辑涉及短剧、游戏出海等,公司随后震荡走高,截至 12 月 31 日收盘区间最高涨幅达 142.69%。
② AI 眼镜热潮有望带动这些显示模组获益,VIP 火速直联行业专家,调研市场潜力及苹果产品规划
媒体报道称,苹果公司探索进军智能眼镜市场,其内部正研究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上周进行代号为 Atlas 的倡议,涉及收集苹果员工对于智能眼镜的反馈意见。相关研究由苹果产品系统质量(APSQ)团队牵头。
苹果探索智能眼镜市场的消息传出后,为进一步研究 AI 眼镜产业链及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财联社 VIP 特联合蜂网火线直连 "AI 眼镜 " 行业专家,调研 AI 眼镜市场潜力及苹果产品规划。
栏目在 11 月 6 日发布文章并汇总出专家的观点,据悉,AI 眼镜作为端侧 AI 落地的重要媒介之一,其硬件微型化和计算能力,使其在人际交互和情感感知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但技术实现难度比较高,预计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实现量的蜕变。
结合产业链来看,AI 眼镜的硬件主要由结构件和电子件构成,结构件指传统的镜腿、塑料和镜片等,电子件指电池、芯片、光学模组等,其中,芯片是价值量最高的,通常是一组芯片组合,高通的 MCU 芯片、SOC 芯片,以及存储芯片等,芯片的成本大概需要 80 美元,单目摄像头不到 10 美元,其它传统结构件不占多少成本。
整机方面有龙旗科技、天键股份、瑞声电子和歌尔股份等,分销有很多企业,博士眼镜虽然规模不算很大,但代理的品牌比较好,是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大分销商。上游零部件方面,MCU 和 SOC 芯片主要是由高通提供,国内的几家厂商应该也能提供一些定制芯片,比如中科蓝讯、恒玄科技和洛达芯片等;摄像头主要是舜宇光学、欧菲光这些企业提供;镜框还是传统的供应商。
文章提及的上市公司中,博士眼镜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界环、李未可、Rokid 等品牌开展合作,提供智能眼镜 " 最后一公里 " 的验配服务,为智能眼镜的消费群体提供视力矫正综合解决方案。公司随后持续拉升,截至 12 月 31 日收盘区间最高涨幅达 63.62%。
③智谱 AI 重要升级!栏目特邀专家全面解读国产 AI 大模型商用进展
消息面上,11 月 8 日智谱视频生成大模型产品清影重要升级,支持生成 10s、4K、60 帧超高清以及人物表演细节,当日即在智谱清言 app 上线。此外,智谱宣布本月将上线从视频直接生成音效的模型,意味着 " 默片 Sora" 将进入 " 有声电影时代 "。
跟踪到此重磅进展后,栏目在 11 月 12 日携手专家全面解读国产 AI 大模型商用进展。据专家分享来看,目前 AI 模型和 toB 公司的合作模式来看,ToB 端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为私有化,第二种为云端的自有化,第三种为简单的 API 的调用。去年私有化的比例很高,为他们制作 AI 应用、开发并在客户当地布局,但 11 月以来,下游的付款意愿没有以前高,企业更愿意采购训练平台、采购数据,自己做相应的开发。
因此,智谱的重心也从给企业做定制化,逐渐向 API 开放平台转向
第一大服务领域是央国企,央国企的第一种应用场景是 AI 普惠,比如帮助员工写公文、合同、做知识问答,第二种是基于核心业务做场景赋能,比如设备管理、产能提升赋能等。
第二个大服务领域是金融,做量化选股比较难,更多偏知识问答、数据分析,以及生成个人的智能体。现有合作对象主要是银行和券商。
其它跑得通的场景比如简历招聘,Boss 直聘等机构采用的是智谱 AI 模型,做简历的匹配、智能客服问答,这种是比较成熟的。另外,最近智谱 AI 还与荣耀做了一个深度的合作。
会议期间,专家点评了目前市场中的头部大模型企业,观点如下:
裸模型的企业如通义千问和 DeepSeek,这两个大模型的评价比较好。两者打法不同,通义千问背靠阿里,阿里可以送推理资源、卖阿里云,有多种服务模式。DeepSeek 的代码能力非常强,在单场景的突破上很厉害而且价格便宜,DeepSeek 是上半年大模型价格战的源头。
对智谱来说,要达到通义千问同水平,参数要比他大,所以同等能力下智谱的推理速度没有那么快,需要通过与企业更深度合作以打出差异化。
在大模型产品层面,国内最强的是豆包,豆包的市占率已经接近一半,月活数据应该超过 5000 万。文心一言和 Kimi 属于第二档,Kimi 的优势在于其网页端,文心一言的优势在于其移动端。第三档企业很多,比如智谱 AI、阿里的通义千问、昆仑万维的天宫 AI,三六零的星火。
文章中将专家的观点加以梳理,最终精选出的核心要点如下:
大模型赋能主要以 AI 普惠、业务赋能、业务替代等业务为主,上市公司中涉及到相关的都有望获益。文章提及了焦点科技、豆神教育、金山办公等有望受益的上市公司,其中焦点科技随后震荡走高,截至 12 月 31 日收盘,区间最高涨幅达 64.37%。
【二】AI 硬件多个环节需求增长,栏目 10 月多次邀约专家专场解读铜连接、光通信方向,相关公司或迎来发展契机
①铜连接进入批量加单阶段!2025 年相关市场规模将达到 245 亿元,Ta 们有望率先受益
消息面上,英伟达 CEO 在 24 年表示 B 系列芯片已全面投产。10 月,微软 Azure 官方 X 账号发文称公司已经拿到了搭载英伟达 GB200 超级芯片的 AI 服务器,成为全球云服务供应商中首个用上 Blackwell 体系的公司。
同时,鸿海高管透露公司正在墨西哥建设全球最大的英伟达 GB200 制造厂,以帮助缓解外界对英伟达 Blackwell 平台的巨大需求,预计到 2025 年,英伟达 NVL72 服务器产能将达到 20000 台。
伴随 GB200 逐渐上量,其核心增量铜连接板块也在经历了市场科普、信心动摇、送样通过、出货递延之后,终于来到了批产加单的阶段。为探究铜连接板块当前的竞争格局,财联社 VIP 特联合蜂网向 " 算力 " 专家进行调研,以探究铜连接未来的出货量规模,以及 GB200 所带来的更多影响。
栏目据专家观点,梳理出产业链的核心要点并于 10 月 18 日 08:43 发布文章,如下:
市场前景来看,英伟达 GB200 NVLink Switch 和 Spine 由 72 个 Blackwell GPU 采用 NVLink 全互连,具有 5000 根 NVLink 铜缆(合计长度约 2 英里)。据测算,NVL72/NVL36*2 单方案所对应的铜连接价值量分别为 65 万元、72 万元。其中,背板连接、高速 I/O 连接、近芯片连接的价值量之比接近 6:3:1。倘若 2025 年这两种方案分别出货 1 万套和 2.5 万套,那么对应2025 年 GB200 铜连接市场规模将达到 245 亿元。
结合产业链来看,铜连接产品涉及到线材与线缆、高速背板连接器、高速 I/O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与代工三个主要环节:
高速背板连接器:过去,安费诺等海外头部厂商凭借专利壁垒在高速背板连接器领域占据较高份额。因此自 2019 年起,华为、中兴开始扶持国内高速背板连接器厂商。华丰科技、庆虹电子等在 112Gbps 的研制进度上逐步追赶上海外巨头。其中,华丰科技在 2023 年上半年完成 112Gbps 的主要客户产品测试;224Gbps 产品在 2023 年上半年实现样品试制合格。
高速 I/O 连接器:与背板连接器类似,过去国内高速 I/O 连接器市场同样由安费诺等巨头垄断。不过在国产化持续推进下,意华股份、方向电子均有 112G 相应产品实现小批量生产,立讯精密则是完成了 224G 连接器样品的初步 SI 测试数据。
连接器组件:鼎通科技、奕东电子等厂商通过生产连接器组件,最终配套供应通讯设备厂商。
文章提及兆龙互连,主营数据电缆、专用电缆和连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曾在互动易表示,公司高速无源铜缆产品(DAC),在交换机、服务器应用时,其功耗在 0.1W 以内,广泛应用于存储区域网络、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机连接,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建设运维成本及制冷能耗。截至 12 月 31 日收盘,兆龙互连区间最高涨幅达 113.73%。
②光模块产业链进入爆发节点!栏目特邀专家解读其发展趋势 + 后市空间
消息面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对该公司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 Blackwell 的需求是 " 疯狂的 "。
伴随海外巨头财报验证 AI 景气度持续,国内资本支出回暖以及自主可控加强两大背景,算力核心环节——光模块进入海内外共振期。同时,广东省出台光芯片产业政策,进一步推动建设光芯片产业创新高地 。
为深入了解当前光模块产业的变化趋势,财联社 VIP 特联合蜂网火线直连 " 光通信 " 行业专家,调研光模块出货节奏、新技术迭代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情况。栏目于 10 月 24 日发布文章,指出:
光模块产业的整体趋势来看,当前,AI 的产业亮点主要是英伟达的 Blackwell 环比增速极为迅速,从 2024 年第四季度至 2025 年第一季度,其需求量远远超出市场预期。
Blackwell 对光模块产业的影响主要聚焦于对 1.6T 光模块需求的有力拉动。鉴于 Blackwell 标配为 1.6T 光模块,其超预期的需求增长会直接促使 1.6T 光模块的市场需求上扬。最初市场对 1.6T 光模块的需求预期约为 200 万颗,而如今乐观的观点已将这一数字提升至 400 万颗,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攀升至 800 万颗。这便意味着 1.6T 光模块的需求量将实现翻倍式增长。
目前头部光模块厂商如中际旭创、新易盛、Finisar、海思、索尔思(万通发展拟收购)均展出了 1.6T 产品,相关公司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小批量生产,在 2025 年实现放量。在行业逐步向 1.6T 光模块升级的环境下,硅光凭借着强性能优势、高集成度、低成本,有望加速迎来产业爆发节点。
结合产业链来看:
硅光技术涵盖了硅光器件、硅光芯片和硅光模块三大产品类别。
硅光器件:在实际硅光光模块中,除激光器外,大部分已实现了多种光电器件的硅基集成。目前硅光光模块多采用外置 CW 激光器,较 EML 激光器芯片可获得成本上的优势。国内源杰科技、仕佳光子、光迅科技、长光华芯都布局了 CW 激光器产品。此外,太辰光与海外康宁等巨头保持了长久的光器件供应关系;腾景科技也是优秀的国内光器件供应商。
硅光芯片:主要整合了调制、探测、波导、耦合等功能,同时将多路调制集成单颗芯片中。仅美国 Intel 公司通过片上键合异质集成技术实现光源集成的量产。国内主要依靠光模块大厂自研,也有细分调制器芯片厂商光库科技等公司。
硅光模块:国内的公司主要有华为、中兴、旭创、光迅、新易盛、海信、立讯等。这个部分也涵盖一些细分环节,比如天孚通信提供光引擎(用于实现光信号的收发、传输和处理,是实现光信号转换的核心部件),罗博特科(拟收购 ficonTEC,提供硅光光模块封装与测试系统)等。
文章提及的光迅科技随后震荡走高,截至 12 月 31 日收盘,区间最高涨幅达 62.31%。
附上栏目梳理出的 AI 硬件方向专家会议及涉及公司名单:
注:栏目为内容资讯产品,并非投资建议,栏目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及栏目作者无关。
- 财联社 VIP-
VIP 是财联社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的高端资讯板块,记者独家首发、星矿大数据核心支持、数十家券商和公私募机构联动使得 VIP 具备更好的前瞻性和市场契合度,成为行业中备受欢迎的高端付费产品之一。
《盘中宝》《风口研报》《电报解读》《狙击龙虎榜》《财联社早知道》《九点特供》《研选》《公告全知道》《风口专家会议》《金牌纪要库》十大产品,汇聚了机构观点、游资动向、行业新政策等系列具有极高投资价值资讯、分析、观点,取精华资讯的精华,进一步淬取。
风险提示:财联社 VIP 均为内容资讯产品,并非投资建议,栏目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及栏目作者无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