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01-15
蒸馏酒历史或提前至商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月 13 日,济南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在大辛庄遗址出土的商代铜鸮卣内发现约 200 毫升液体,有淡淡的酒味,经检测属于蒸馏酒。尽管考古发现表明我国的蒸馏酒技术有可能早至汉代,但是在商代的器物中检出蒸馏酒还是首次。这表明在距今 3000 年之前我国已经掌握了蒸馏酒技术,将我国蒸馏酒的历史提前 1000 年左右。这项成果将有望改写我国的酿酒史和科技史。

检测项目负责人、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研究员吴朦说,经过检测发现,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存在乙醇等成分,确定是酒类。果酒、米酒,只有发酵没有蒸馏环节,会留下糖类、蛋白质等物质,即便长时间埋藏也不会完全降解。而这件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长期保存在封闭的无氧环境中,经过鉴定,只有水、乙醇、乙酸乙酯等成分,是采用蒸馏工艺制作的酒。

▲检测出 3000 年前蒸馏酒的商代铜鸮卣(受访单位供图)

吴朦介绍,中国蒸馏酒的起源研究一直是科技史和酒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国内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陆续有汉代的蒸馏器实物出土,包括海昏侯墓出土了西汉的蒸馏器,西安张家堡新莽墓葬出土了新莽时期的蒸馏器。这些考古发现表明,至少在汉代中国已经有了蒸馏技术。

" 但当时,蒸馏技术是否被用来制作蒸馏酒尚不可定论。" 吴朦说,此前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利用多种分析方法检测,鉴定烟台三十里堡汉墓群出土的酒为蒸馏酒,证明了汉代的蒸馏技术已经被用来制作蒸馏酒。而此次大辛庄遗址铜鸮卣内的液体样品,检测为蒸馏酒,将中国制作蒸馏酒的时间又向前追溯至 3000 年前。(新华网)

更多阅读

" 盛酒器 " 铜鸮卣造型前所未见

时间追溯到 2010 年 6 月,济南大辛庄遗址重大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聚集了当时国内顶尖级考古专家。大家一致表示,这次考古发掘的成果充分说明,大辛庄遗址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统治中心,在商代前期后段至后期早段,是我国东方地区规格最高的一处遗址,在商代考古与历史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当时出土的随葬品可谓 " 超级豪华 ":一件直径 40 厘米、通高 60 厘米的大铜鼎,被认为是除商都之外发现的很大的一件。次日的齐鲁晚报以《豪墓开 铜鼎出》在头版做了报道 ; 一件超大铜钺表明墓主人拥有军事指挥权,是当时商朝的 " 东方战事总司令 "; 另外,还出土包括铜觚、铜爵等青铜重器,均受到当时采访的各家媒体聚焦。

▲大辛庄遗址出土的商代铜鼎

▲铜觚

▲铜爵

▲铜钺

尤其是大辛庄遗址还出土甲骨文。当时参加发布会的北京大学博导、教授刘绪说,当时国内发现甲骨文的只有安阳殷墟以及郑州商城,大辛庄是第三处,而 " 只要是出土甲骨文的地方都不是一般的地方 ",凸显大辛庄遗址在商代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来源 酱香仁怀综合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山东大学 阅读 济南 新闻发布会 西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