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9 日上午,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南京开幕,省长许昆林作政府工作报告。2024 年是实施 " 十四五 " 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4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 13.7 万亿元、增长 5.8%、增量全国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次达到万亿级规模,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了带动和支柱作用," 强富美高 " 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关键词:经济回升向好
省重大项目投资 7300 亿元、超年度计划目标 13.9%
着眼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发展动能、保障改善民生、提升服务效能,出台 "33 条 " 增量政策;坚持 " 小切口 "、抓关键,陆续推出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专项政策和改革举措,推动经济运行在前高、中稳的基础上实现后扬。
狠抓 " 两重 " 项目和 " 两新 " 政策实施,247 个项目得到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省重大项目投资 7300 亿元、超年度计划目标 13.9%,230 个计划新开工项目 9 月底前全部开工。
率先出台制造业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支持项目 684 个、撬动银行贷款 1470 亿元,完成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33.6 万台套;大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家电销售 735.4 万件,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 52.8 万辆。
落实国家取消限购限售、降低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支持政策,在设区市全面推开房票安置政策,鼓励实施住房 " 以旧换新 ",推进改善型住宅建设,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总量第三、第四季度实现当季正增长。新增本外币贷款 2.36 万亿元、居全国第一。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 4 年全国第一
努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 3.33% 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74.5 件。
新设基础研究专项资金 24.8 亿元,布局建设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三大省基础科学中心,在全球首次发现引力子激发,13 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居全国第一。累计获批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 44 家。高新技术企业超 5.7 万家,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 4 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 10 年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首次超过 5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41.8% 左右。新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4 个,累计 14 个,总数全国第一,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新增 711 家、累计达 2215 家、均居全国第一。新入选国家 5G 工厂 113 家、累计 210 家,均居全国第一。
关键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 高效办成一件事 " 年度重点事项办件超 760 万件
率先出台省级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任务清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加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力度,1.3 万户小微企业获得首贷 274 亿元。
推出 85 项年度营商环境改革事项," 高效办成一件事 " 年度重点事项办件超 760 万件,经营主体在册总量达 1463.2 万户。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退税超 3000 亿元,用 " 真金白银 " 助力企业放手发展。
以 " 一带一路 " 交汇点建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占全省比重提升至 47.5% 左右,开行中欧班列 2286 列、增长 7.7%,启动运行江苏中亚中心,与共建国家缔结友城数量达 148 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出口分别占全省的 50.6%、41.9%,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增长 20.1% 左右,船舶海工出口规模占全国 1/3。江苏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首批政策措施全部落地。
关键词:城乡区域发展
粮食总产 762 亿斤,新改建 " 四好农村路 "2330 公里
全面融入国家区域战略,联动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84 项政策措施,细化落实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80 项重点任务,牵头组建首批 12 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累计形成 154 项制度创新成果。
耕地总量连续 3 年净增加,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 298 万亩,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实现 " 两增一稳 ", 总产 762 亿斤,又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
编制完成 1.1 万个村庄规划,新改建 " 四好农村路 "2330 公里,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241 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5.5% 左右。沪苏湖高铁建成通车,盐泰锡常宜铁路、南京北站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关键词:美丽江苏
太湖湖体平均水质 30 年来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水平
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 7 年保持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 100%,自然岸线率提升至 64.5%。
深入推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总磷浓度达到 2007 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湖体平均水质 30 年来首次达Ⅲ类、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水平。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 浓度 32.3 微克 / 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 82.5% 左右、提升 4.6 个百分点左右,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 5 年获评优秀等级。
5 个地方和园区开展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 9000 万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量,新型储能项目规模达 665 万千瓦,绿电交易量增长 144%。完成生态保护修复 78 万亩,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发现物种数更新至 8842 种,在全国首批开展湿地生态补偿工作。
关键词:民生福祉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6.6 万元和 3.2 万元
积极促进就业增收,城镇新增就业 143.02 万人、占全国 1/10 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6.6 万元和 3.2 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 2.04:1。12 类 55 件民生实事保质保量完成。
" 江苏医惠保 1 号 " 超 500 万人参保,长期护理保险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新增托位数超 3 万个,建成老年助餐点 8000 余家,为 358 万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上门服务。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 1114 个,实施城中村改造 8.52 万户。16 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加速推进。新增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 21 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12 个。新增 4 所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中录取比例、高水平大学录取人数再创新高。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达 14 座。接待境内外游客超 10.9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 1.3 万亿元,分别增长 15.8% 和 11.5%。打造 " 博物馆夜游 "" 城市足球赛 " 等新亮点,公园绿地共新增球类场地 405 片。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徐红艳 卢河燕 / 文 顾炜 刘畅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