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1-20
痛悼,胡谦盈逝世!曾在陕西工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月 19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布胡谦盈先生讣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胡谦盈先生,因病于 2025 年 1 月 19 日在北京去世,享年 95 岁。

胡谦盈先生 1930 年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市,1953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同年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先后任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山西分队队长、安阳工作队副队长、丰镐工作队队长、泾渭工作队队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胡谦盈先生曾先后主持或参加了洛阳中州路、西安半坡、宝鸡李家崖、丰镐、安阳殷墟、芮城东庄村、安徽寿县、柘城孟庄、镇原常山、庄浪徐家碾、长武碾子坡等遗址的发掘,主持了晋南、豫东商丘和泾渭地区的考古调查,在研究仰韶文化、先周文化、周文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创立山西工作队的过程中,他最先辨识并论证了晋南地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过渡阶段的东庄村类型。在陇东地区,他最先发现并辨识出马家窑文化向齐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过渡阶段的常山下层文化。他曾主持斗门镇和张家坡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并在长安沣河以东地区进行广泛调查,勘测汉昆明池及其相关诸水道,提出了确定丰、镐二京故址的规划和工作方案。

他根据丰镐地区的遗迹关系,首次区分了西周和先周两种文化,并提出了周文化发展三期说,为探索先周文化、西周文化提供了依据和线索,解决了一系列有关周代考古的重要问题。

1978 年,他组建泾渭考古队,在陇东与关中西部地区开展工作,主动探索先周文化,以碾子坡和徐家碾遗址为重点,经过一系列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先周文化及与之相关的寺洼文化研究。胡谦盈先生是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学家,是中国考古学家的杰出代表。胡谦盈先生一生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他扎根田野,踏实严谨,潜心研究,成果卓然。他的去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重大损失。

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相关标签

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山西 中山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