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汽车 01-21
极越员工领到钱过年了,车主和供应商怎么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时间向前推一个月,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24 年 12 月 19 日,极越 COO 罗岗召集全员大会,公布了历经七天艰难谈判后的员工善后方案。该方案明确,百度与吉利共同出资,代极越支付相关款项。员工赔偿将按 "N+1" 标准提供,截止到离职日尚未享有的年假及调休予以折算。工资结算至 2024 年 12 月 20 日,将为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至 2024 年 12 月,并在人社部门要求的办理时间前办理缴纳完成。极越方还将建立监管共管账户,代集度公司于 2025 年 1 月 20 日之前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垫付资金由百度、吉利打入。

距离春节还有一周,极越员工终于等来了公司的赔偿款。近日,极越汽车正式开始了对员工的工资支付及经济补偿工作,据前员工透露,12 月工资与公司承诺的 "N+1" 补偿已经发放,同时官方表示将分批处理直至所有款项结算完毕。

员工维权告一段落,但是车主和供应商的维权还在继续,在极越前员工分享收到员工补偿的社媒评论中,也有许多车主留言 " 极越车主怎么办 "。

事件回顾

回顾极越汽车 " 闪崩 ",2024 年 12 月 11 日,极越汽车 CEO 夏一平发布全员信,承认公司面临严重资金问题,宣布进入 " 创业 2.0 阶段 ",并提出裁员、延迟发放工资等自救措施。信中提到,员工可以选择离职并获得 "N+1" 补偿,或者继续工作但无法领取当月薪资和缴纳社保。12 月 12 日,极越汽车上海总部大楼外聚集了大量员工,他们围堵了 CEO 夏一平,要求解决工资和社保问题。随后,员工、供应商和车主纷纷开始集体维权。员工们选出 40 名代表与管理层进行谈判,要求明确解决方案。自 12 月 12 日起,极越全国门店暂停营业,车辆无法试驾,销售团队纷纷离职,仅保留约 100 名车主运维人员。整个公司陷入瘫痪状态,业务几乎停滞。在多方协调下,百度和吉利两大股东最终决定介入,为员工垫付 "N+1" 赔偿资金。同时,车主的车辆使用和售后问题也由两大股东 " 兜底 "。12 月 19 日,经过一周的艰难谈判,极越汽车员工终于等到了满意的赔偿方案。根据方案,员工的工资和 "N+1" 补偿将在 2025 年 1 月 20 日前发放。2025 年 1 月 17 日,极越汽车员工陆续收到工资和 "N+1" 补偿。与此同时,极越官方微博也发布了关于用户退款的通知,宣布将对已支付意向金或定金但尚未提车的用户进行全额退款。

售后无法保障或带来信任危机

在车企出现问题之后,车主的权益保障是关键也是难题。2025 年 1 月 3 日,由极越维权车主联合成立的 " 极越无声—我们发声 " 公众号发布全体极越车主联合公开信,表示自 2024 年 12 月 12 日起,全国极越车主在车辆维修、零配件供应及车载系统稳定性上,面临严重困扰,已对行车安全和车主权益构成实质性损害。公开信中提到极越车主面临两大困境:关键零配件缺货严重影响维修进度,车机软件 bug 频发严重威胁行车安全。修车难的同时,车载系统崩溃、导航失灵、电池管理异常、无法更换(增加)车主授权、ASD 使用中出现严重画龙及幽灵刹车急降速等软件问题不断出现。极越车主提出四大核心诉求:立即恢复售后体系、全力修复软件漏洞、构建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以及明确恢复期限与责任。2025 年 1 月 3 日,车主代表与吉利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吉利承诺在 1 月 10 日前发布公告,说明其能够处理的相关事项,包括质保、权益等问题,并计划组建首批约 30 人的售后团队。然而,百度方面拒绝与车主沟通,并在车辆入口设置地刺,阻止车主进入百度总部。

1 月 7 日,极越汽车发布 " 售后问题解答公告 ",宣布成立约 50 人的售后维保及用户沟通工作小组。1 月 10 日,极越进一步明确,将在全国范围内开放 100 个售后网点承接售后问题,并逐步恢复零配件供应。此外,吉利也表示将协调资源,推进充电桩安装服务。

然而,车主的权益问题仍未完全解决。1 月 20 日,车主代表与极越、吉利方面再次会谈,明确了部分问题的推进计划。例如,车辆的终身质保政策已调整为国家法定的整车 4 年、三电 8 年 20 万公里质保。极越计划在退订、售后等重大问题解决后,逐步恢复合同内约定的车主权益。1 月 17 日,极越汽车正式启动退款流程,针对已缴纳意向金或定金但尚未提车的用户,按签署终止协议的时间顺序进行退款,同时加速建设售后网点,领克售后服务中心已开始承接部分基础维修服务。极越 App 上发布的消息显示,目前车主可通过领克售后热线咨询服务,线下的领克售后服务中心可进行基础钣金喷漆等在内的维修。同时,极越售后配件供应正在协调中。

车主们的坚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售后维护体系的重建需要时间,车主在等待,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此次极越售后体系等遭到冲击,极越车主坎坷的维权之路受到了强烈关注,在感叹极越车主维权难的同时,消费者也对汽车市场的信用提出质疑,纷纷表示以后购车要多关注车企的发展前景与危机处理能力。

2024 年汽车市场的厮杀愈发激烈,车企的稳定性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极越 " 闪崩 " 事件之后,消费者对此类事情敏感程度明显增加,信任危机之下,所有车企都需要思考如何维系与修复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值。

产业链中供应商们的垫资风险

相较来说,供应商的困境的解决进程慢了许多,据不完全统计,极越汽车欠付供应商的款项接近 20 亿元,供应商联合发布声明,要求百度和吉利承担兜底责任。目前,供应商的欠款问题仍在协商中。在《极越汽车供应商联合声明》中,供应商们表示各家公司都遇到财务上的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够及时回款,各家公司很可能面临着资金链断裂,裁员,员工失业以及拖欠下游供应商账款等一系列问题。很显然,一家车企的倒下其影响范围远大于车企本身,就汽车行业而言,全产业链环环相扣,唇亡齿寒。

据一份名为《极越供应商维权登记表》显示,已有 200 余家来自广告营销、直播代运营、制造、建筑、汽车配件、网络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供应商登记被极越汽车拖欠相关款项的登记信息。供应商需要垫资是汽车行业不成文的规定,甚至其垫资能力与能否拿下订单关系密切,从制造到宣发再到销售,汽车行业的产销链条时间长事情杂,垫资也在此链条中埋下风险因子,一旦遇上某一环节崩盘,多米诺骨牌效应就十分明显,此次极越 " 闪崩 " 就是如此。

在新能源汽车打响价格战之后,车企与供应商在资金方面的问题愈发明显,相关人员表示,为了在价格战中守住一席之地,不少车企通过压账、拖账期的方式将风险和压力分散给供应商们。引媒体 " 知危 " 的相关文章,一位做极越全国家充的服务商告诉知危:" 我们的利润本来就很薄,大头的成本是人工费和电缆等材料费。年底了工人、材料商都在问我们要钱,极越总共欠我们的 258 万充电桩安装服务费,至今还杳无音讯。" 这位老板表示,年底将近,为了先安抚工人情绪、让工人能安心回趟老家过年,只能先贷款付工人工资。

被极越欠款 3700 万的供应商星塘文化负责人李红星发视频谈汽车行业账期长且需垫款的现象,他表示,汽车行业存在账期是普遍情况,若没有账期基本难以接到业务。和极越谈好的 45 天账期,实际项目结束后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核销,再走流程通知开票,至少要三个月才能收到账款,其他车企四到六个月账期也很常见,这是行业多年形成的习惯。

新能源汽车之战,车企在卷,供应商也在卷,于是整个行业被拧成一根紧绷的绳。群雄逐鹿、大浪淘沙等等词语频频出现在 2024 的车市总结,2025 年也被称为车企决战之年,大有继续卷下去之势。极越的 " 闪崩 " 给了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领域一击,也发出一个信号,在这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 稳 " 不容忽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供应商 维权 百度 吉利 社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