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1-24
【秦医卫·资讯】为什么人越老,觉越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人一生中本该有 1/3 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但睡个好觉对不少老人而言却是种奢望:晚上入睡难、早上醒得早、睡眠质量差 ……

上了年纪以后,为什么觉也变少了?《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解读,教你科学应对睡眠问题。

人老了,真的更易失眠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与多家机构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给出了参考答案:

这与下丘脑分泌素(Hcrt)神经元有关,它是大脑中调节觉醒状态的关键神经元。

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神经元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老年人在睡眠中出现不稳定和片段化的现象。

研究团队在小鼠实验中发现,老年小鼠的 Hcrt 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约减少 38%。

并且这些神经元表现出过度兴奋的特征,从而引发睡眠不稳定。

据估计,约有 40%~70% 的老人存在睡眠障碍,如果不加以管理,可能增加痴呆、焦虑症、抑郁症和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睡眠好不好,不只看时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于欢表示,判断睡眠是否充足、质量是否过关,可以参考这些指标。

!

睡眠长度

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 6~8 小时睡眠时间,65 岁以上老年人也应尽量睡够 6~8 小时。

!

入睡速度

正常应当做到上床不久即入睡,并在入睡后 20~30 分钟内进入深度睡眠。如果经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入睡,建议适当推迟就寝时间。

!

睡眠深度

深度睡眠与身体功能的修复和记忆的形成密切相关,通常占整晚睡眠时长的 15%~25%。

深睡眠在整晚的分布以前半夜为主,如果前半夜不睡或夜间频繁醒来,很可能降低整晚深睡眠的比例。

5 个原因让老人睡不好

《老年慢性失眠慢病管理指南》指出,老人睡不好多由以下原因造成。

生理因素

如松果体功能减退、负责诱导睡眠的褪黑素分泌减少。

躯体疾病

包括疼痛、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肝肾系统等疾病。

一些疾病会导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不少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睡眠障碍,导致其不易进入深睡眠。

药源性因素

如激素药物、利尿药物、催眠药物等。

某些药物会影响睡眠质量;如果催眠药突然停用,也会出现戒断症状,加重失眠。

心理因素

如孤独、焦虑、抑郁、社交范围缩小等,抑郁和失眠还会相互影响。

行为和环境因素

如白天小睡、睡眠环境不佳等。

怎样科学提升睡眠质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赵海滨建议,可以尝试以下方式应对失眠。

情绪调节

如果确定失眠根源是情绪,可以从调畅情志入手,积极寻找调节手段,如心理辅导、情绪转移等,控制不良情绪,使喜怒有节、精神舒畅,睡眠自然能得到改善。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浓茶、咖啡、酒精、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晚餐七八成饱即可;睡前不吃东西,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质量。

减轻负担

睡前 1 小时内,尽量不过度思考复杂工作或问题,少用电子设备,尤其是蓝光屏幕,以免干扰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

控制光照

即使是微弱光线也会影响睡眠。建议在卧室装遮光窗帘,能促进睡眠。

运动 " 治疗 "

建议进行每周 4 次、每次 1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 2 次、每次 20 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引导术,动作轻柔缓慢,适合体质虚弱的老人,长期练习可调节心、肝、肺等脏腑功能。

来源 / 生命时报

相关标签

美国 斯坦福大学 失眠 抑郁症 焦虑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