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粉丝网红博主潘宏因给阿拉斯加犬 " 艾特 " 洗澡意外致其死亡,争议不断并被推上热搜," 训犬师 " 这一职业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1 月 23 日,现代快报记者实地探访部分训犬基地,了解这一行业背后的故事。
无门槛,训犬师鱼龙混杂
" 我之前是房产销售,2018 年才进入这个行业。" 常先生是南京一家犬类训导基地负责人,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是在朋友介绍下进入训犬行业的。" 我喜欢与动物接触。" 常先生表示,从入行到现在累计培训约三个月,培训包含理论课与实操," 实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类犬只训练,其中攻击性的犬只占比不足 10%。" 他认为,从业者中部分人的学历、专业与动物、生物学科相关,但大部分老板或训犬师此前并无相关经验。
△ 常先生的训犬基地
南京另一家训犬机构老板徐先生也证实此说法。徐先生说:" 训犬师这一行的门槛在里面,类似于手艺人。宠物训导师这一职业,国家层面并没有什么资格认证或者及格线,有些行业协会可能会颁发一些水平证书。" 徐先生原本从事食品行业,2003 年开始做训犬师," 大部分靠学习国外同行,或者向业内优秀先行者取经。我们这行有点类似相声演员,需要拜师学艺。2006 年一名美籍华人来南京开相关讲座,我就去听课、学习相关技能。"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人社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 修订版)》里," 宠物训导师 " 已单独列行。人社部也曾于 2023 年颁布宠物训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记者于 1 月 24 日向人社部下辖事业单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标准处工作人员求证,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少数几类需要持证才能上岗的职业以外,其他大部分职业的技能标准,仅仅是作为等级认定和评价机制,并不具有强制性。
无监管,企业靠市场淘汰
现代快报记者在常先生的训犬基地了解到,6 个月以下幼犬每月训犬费 4500 元、6 个月以上犬只每月 5100 元、攻击性犬只每月 6800 元。徐先生处的训练周期为 25 天到 60 天不等,费用为 3500 元至 8000 元。常先生提供的寄养训练合同显示,常规训犬内容有坐下、握手等动作训练,以及乱咬、乱叫等行为纠正,饲养者参与的课程,与徐先生提供的合同内容大致相同。" 除了我之外,目前训犬基地还有 7 名训犬师,其中大部分为刚毕业的职业院校生物类相关专业学生。" 记者在现场看到,训犬师训犬较随意,无固定时间标准。" 我们对于犬类训导,主要看次数,时间上可能几分钟,也可能一小时。" 常先生说。
" 除了办理营业执照,我们不需要像兽医类商户那样办理相关行业准入许可。" 常先生介绍。记者注意到,按 2022 年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从事动物饲养、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需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这一证件仅需由寄养的个人提供,我们训犬基地并不需要办理该证。" 常先生如此回应现代快报记者的疑问。记者就此向有关部门求证,南京江宁区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对于犬类的训导和规模,并没有办理、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这一项行政许可。" 目前,动物防疫合格证只发给猪牛羊、鸡鸭鹅等相关养殖场和屠宰场,还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行。" 该工作人员说。
在徐先生看来,虽然国家层面没有对训犬师和训犬基地有强制性的规定,但市场本身的优胜劣汰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监管。" 如果训犬师最后的训导效果达不到顾客要求,久而久之,顾客不认可你,自然而然训犬基地也就开办不下去了。" 徐先生如此认为。
怎么训,训什么
在常先生和徐先生看来,训犬工作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一是服从性训练,教犬只坐、卧、立、定、来、随行等基本指令动作,建立服从意识;二是社交性训练,让犬只适应社交场景,消除恐惧、攻击等不良行为;三是行为问题矫正,如扑咬、过度吠叫等。训犬师通过观察犬只行为表现,分析攻击原因,如领地意识、恐惧、护食等,采取相应训练方法矫正,如调整犬只行为习惯、改变主人管理方式等,或通过增加运动量、提供合适玩具、进行行为训练等,帮助犬只改掉破坏行为。
△ 训犬师正在给犬只下指令
他们还表示,目前多数训犬基地采用正向反馈训练法。犬只按照指令完成动作的全部过程,训犬师就会给予食物奖励或者玩具奖励。" 对犬只进行殴打的负向反馈并不能让犬只得到真正的行为纠正,殴打只会加深它们的创伤记忆,更容易让它们产生咬人等应激行为。" 徐先生说。
常先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训犬的目的和效果,最关键要看宠物饲养者。饲养者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想让犬只被训导到什么程度,是不去扑咬人,还是非常听指令,这个对于训犬的工作量完全不同。" 我们虽有攻击性脱敏业务,但如果一个送养过来的犬只有过非常严重的咬伤人经历,比如造成贯穿伤口,那么即便饲养者给出再高的价码,我们也很难训导到位。因为即便在我们这里训练好了,送回饲养者手里,它可能还会‘记仇’,再次发生咬人行为。"
这一说法,也在徐先生那里得到响应。" 对于和饲养者之间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犬只,我们基本不收。不仅在于训练成本高,也在于犬只回到原有环境后,容易‘复发’。" 在徐先生看来,训犬过程中,饲养者如果没有深度参与进来,犬只和饲养者之间仍然存在创伤记忆,这些犬只短时间内就很难消除这些记忆。一旦这些犬只看见原有的房屋、家具,包括饲养者等,它在很大程度上还会触发 " 痛苦记忆 ",再次发生扑咬等行为。
训犬屡出争议,行业未来何在
在常先生看来,潘宏的做法,甚至不能称之为训犬," 潘宏的训犬方式过于粗糙,在我们业内可能连 10% 都达不到。" 不过他也表示,这与地域有关,有些地区的训犬师仍采用类似殴打方式。
徐先生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潘宏的行为与训犬无半点联系。" 他的做法也不能称之为负向反馈训练,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式表演行为,是打着训犬名义拍摄视频。"
谈及行业未来,常先生和徐先生都认为国家层面制度性监管很必要。在常先生看来,行业鱼龙混杂,不仅对消费者不利,对于训犬师本身的技能提升和行业规范化也不友好。徐先生也认为,尽管由于行业本身限制,训犬师更多地实操训导、与饲养者线下沟通,但如何与宠物犬互动的一些知识和技巧,由于多数以类似手艺人一样的师承方式教授,所以许多训犬的知识和技能,仍然并不为大众知晓。" 如果行业规范了,一些隐性的、碎片化、割裂化的知识,就可能会形成门槛,不仅让这个行业更加成熟,也能够更好地教育饲养者如何与宠物相处。" 徐先生说。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朱绍岳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