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7 日,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发布 2024 年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18500.81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331.00 亿元,增长 3.5%;第二产业增加值 5831.06 亿元,增长 2.5%;第三产业增加值 12338.75 亿元,增长 5.4%。总的来看,2024 年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363.19 亿元,粮食总产量创六年新高
2024 年,南京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363.19 亿元,可比增长 4.0%。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实现双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213.4 万亩,较上年增加 4.8 万亩,增长 2.3%;粮食总产量 100.3 万吨,创六年新高,较上年增加 0.9 万吨,增长 1.0%。
畜牧业产能快速释放。全年生猪出栏 35.62 万头、增长 4.0%,家禽出栏 1582.11 万只、增长 19.8%;年末生猪存栏 25.01 万头,增长 2.7%。蔬菜播种面积、总产量、亩产均实现增长。全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 121.98 万亩,增长 0.4%;总产量 285.32 万吨,增长 2.0%;亩产 2339 公斤,增长 1.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2%
2024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2%,增幅较前三季度提升 0.2 个百分点。增长面持续扩大,列统的 37 个行业大类中,有 28 个行业累计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 75.7%,较 1 — 11 月扩大 8.1 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支撑增长。累计增加值前十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4.8%、3.7%、7.3%。
高技术制造业相关行业表现亮眼。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5.3%、5.6%、29.2%、10.7%。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 19.7%、7.4%、17.6%。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4%,科技研发蓬勃发展
2024 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4%,增幅快于地区生产总值 0.9 个百分点。1 — 11 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7810.49 亿元,同比增长 4.0%。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 13.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 7.3%。科技研发蓬勃发展。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7.0%,拉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 1.7 个百分点。知识产权服务、检测服务、标准化服务等科技支持服务需求不断扩大,营业收入分别增长 24.7%、18.1%、9.1%。
新兴领域不断创新突破。互联网平台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6%,其中互联网生产服务平台、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发展迅速。集成电路设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同比分别增长 10.8%、4.8%。群众生活相关服务市场良好。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疗养院、中医医院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22.9%、19.6%、14.3%;体育场馆管理、文化活动服务、博物馆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27.7%、17.3%、1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552.75 亿元,以旧换新成效显著
2024 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552.75 亿元,同比增长 4.3%,增幅较前三季度提升 1.0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8 个百分点。其中,12 月当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20.84 亿元,同比增长 1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9 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单位看,按消费类型分,全年商品零售 4761.23 亿元,同比增长 2.8%;全年餐饮收入 354.45 亿元,同比增长 1.1%。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8.1%、24.5%、11.2%,对限上零售额增量贡献率超 80%。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5.0%
202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56987.55 亿元,同比增长 5.0%。其中,住户存款 17359.40 亿元,同比增长 12.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58818.18 亿元,同比增长 8.2%。其中,住户贷款 18107.59 亿元,同比增长 0.9%;企(事)业单位贷款 40559.80 亿元,同比增长 12.0%。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5180 元,同比增长 4.3%
2024 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5180 元,同比增长 4.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3084 元,增长 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8690 元,增长 5.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上年的 2.17:1 缩小至 2.15:1,城乡收入差距连续 12 年缩小。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
2024 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 0.7%,衣着类上涨 1.1%,居住类下降 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0.7%,交通通信类下降 2.6%,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 1.9%,医疗保健类上涨 3.0%,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3.9%。12 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1%。
2024 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 1.7%,购进价格下降 1.4%,降幅较上年分别收窄 2.4 个和 2.8 个百分点。其中,12 月份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分别下降 1.2% 和 2.2%。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李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