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国风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 2 ”)的片头曲全网发布。当侗族大歌空灵的吟唱与哪吒的东方奇幻世界交织,网友惊呼“血脉觉醒”。
这背后,是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各村寨组成“舞乐蝉歌”乐团的十位侗族姑娘,用千年非遗之声为电影注入灵魂。
从深山侗寨到受邀至北京首映,从 B 站 UP 主到国漫配乐人,创始人杨想妮带着一群“ 95 后”姑娘,让侗族大歌首次“触电”国漫,导演饺子说:“这就是我要的中国声音。”
如何让侗族大歌与热门国漫完美契合?
“第一次收到杨导的私信,我差点把他当成骗子。”杨想妮笑着回忆起与《哪吒 2》结缘的始末。
翻看 2023 年 8 月在 B 站上的聊天记录,音乐人杨芮的消息跃然屏上:“你们的声音太适合这部电影了!”那时,“舞乐蝉歌”乐团刚因参与米哈游《星穹铁道》配乐而小有名气。然而,这个邀约却神秘兮兮:不能分享曲目、剧情细节,甚至影片的名字都需保密。
直到 2023 年 11 月 13 日,在北京五环外的工作室里,当杨芮和导演递上那份保密协议时,杨想妮才恍然大悟 —— 原来他们将为《哪吒 2》献声。“那一刻,我激动得难以自已,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一部国民级动画 IP。”她随即把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告诉了乐团的姐妹们。
然而,这份惊喜并未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是对合作未知性的担忧:如何让传统的侗族大歌与热门国漫完美契合?怎样才能既保留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风味,又能贴合动画的情感需求?
“侗族大歌是文化瑰宝,承载着祖先的记忆。”杨想妮说,为了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电影情感,团队进行了无数次尝试。起初进展并不顺利。
“敖丙的姑姑敖闰需要带有 ‘ 心机深重 ’ 感的转音,但侗歌唱法过于清冽。”编曲老师挠头不已,团员吴银燕多次进出录音间,直到导演指导说“带点气声,想象你是条妩媚的龙!”最终,她用鼻腔共鸣结合头腔假声,巧妙地把侗歌的“蝉鸣腔”转变成敖润的“妖气”。
“侗族大歌的多声部如同山林中的波浪,正好符合哪吒龙宫场景所需的自然神性。”杨想妮回忆,十人乐团在北京的录音棚中奋战了五个小时,克服高难度谱子的挑战。虽然唱词从侗语换成了普通话,但古老的发声方式依旧保留了下来。“老歌师常说,我们的声音是 ‘ 山鬼借来的嗓子 ’,而导演正是看中了这份野性。”
从接到消息到正式录制完成,这段经历不仅是侗族大歌与国漫的一次精彩碰撞,更是两者之间一次美妙的“双向奔赴”。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王欣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