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01-31
非遗里的年味丨四代传承 少女引狮郎是位“老艺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兰州安宁素来被称为十里桃乡,春节来临,一场接着一场的社火表演接踵而至,以传统而隆重的方式迎接乙巳蛇年。在仁寿山脚下,爆竹声里,伴随着阵阵激昂的鼓声,一位少女 " 引狮郎 " 出场,手中的绣球刷刷作响,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强有力地带动着场上舞狮表演的节奏,此时周围站满了观众,这热闹的景象使得他们全然忘记了寒冷的温度。

这位身形矫健的 " 引狮郎 " 就是兰州北狮第四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柴楚妍,家住安宁区桃林社区,目前是一名初一的学生,但却切切实实是一位桃乡 " 老艺人 "。

在北狮队伍中," 引狮郎 " 的角色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里的指挥,把控演出节奏、协调每只狮子的表演、指挥队伍摆出队列阵形,甚至垫场演出都是引狮郎要做的,而年仅十四岁的柴楚妍四年级就开始独自带队表演了。

" 从四岁开始,父亲就开始让我学习武术,练习好基本功之后接触舞狮,每一天都会在课余时间训练,中途虽然很辛苦,但是成就感也满满。" 场上英姿飒爽的柴楚妍此时面带羞涩地说道。

记者跟随舞狮队来到了位于安宁桃林社区柴楚妍的家中,这里同时也是柴楚妍的父亲柴宗峰开设的兰州狮舞传习所,柴宗峰是兰州北狮的第三代传人,被誉为 " 兰州狮王 ",同时也是安宁区北狮 " 金典文化传承人 "。

" 传习所主要的学生就是我的女儿、儿子,还有两个外甥,小外甥刚过完 5 岁生日,2 岁多就跟着队伍表演,现在上幼儿园中班,每逢‘大狮子’休息的时候他负责表演倒立、连续侧手翻、后手翻,现场的观众都很喜欢他,人气很高的。" 柴宗峰笑着说。

" 我今年的打算是想通过与更多学校合作,让孩子们了解兰州狮舞、喜欢兰州狮舞,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把兰州狮舞更好地传承下去。" 柴宗峰继续介绍说。

据了解,2015 年 12 月,柴宗峰被评为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兰州狮舞代表性传承人。一直以来,他通过跟安宁区、西固区多所学校开展合作,以授课的形式为学生们教授狮舞技巧。

" 我父亲是兰州本地封手拳的传人,我从三岁起就跟着他习武。" 柴宗峰说。由于从小习武,体格健壮、四肢柔韧有力,14 岁那年,柴宗峰加入了村里的社火队伍,成了狮舞队伍里的 " 引狮郎 ",并以其精湛的技艺包揽了全村狮舞队的训练工作。

兰州北狮的第一代代表性传承人是朱延明,传授北狮传统套路、规矩等,对北狮传承起到重大作用。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柴克明就是柴宗峰的父亲,他精通北狮传统套路和腾空翻滚以及锣鼓,也负责北狮道具设计制作安装等。柴宗峰是第三代,除了来自父亲和老师傅们的传统北狮技艺,柴宗峰还会通过网络视频和现场观摩了解学习其他地方的表演,比如在狮舞动作中加入了南派狮舞的 " 抖毛发 "" 挠耳朵 "" 舔腿 " 等动作,使得兰州北狮的表演在传统基础上更丰富灵动。柴宗峰一直遵守北狮的文化内涵自己制作道具,整理狮头、狮被,修补破损的狮头、上漆,制作新的引球,是每次表演之前的必备功课。

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柴宗峰逐渐成为兰州知名的北狮人,先后受邀在兰州、酒泉、定西等多个地方演出。2024 年 2 月,他受邀参加全国村晚直播甘肃分会场演出,甘肃省文旅厅主办的 " 甘肃非遗大舞台 " 展演,以及甘肃省龙狮大赛嘉宾北狮表演等。" 春节申遗成功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意义非凡,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看到北狮的魅力。" 从小就热爱舞狮的柴宗峰始终秉持着继承发扬兰州狮舞的初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美姣 通讯员 杨璐

相关标签

兰州 代表性 春节 武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