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02-06
春节档确证中国电影消费密码:连续7天单日票房破10亿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哪吒势如破竹,带动大盘一路风火,连破纪录的春节档亮出中国电影精气神,也确证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密码。

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 2 月 5 日零点,2025 年春节档(1 月 28 日至 2 月 4 日)总票房约 95 亿元,大盘自大年初一起连续 7 天单日破 10 亿元,总观影人次 1.87 亿,全都创造了新纪录且在数据上大幅提升。《哪吒之魔童闹海》堪称档期 " 定海神针 ",以 48.35 亿元筑起了春节档票房半壁江山。《唐探 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别以 22.76 亿元和 9.97 亿元分列档期二、三位。

在春节档的助力下,2025 年度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正式超过 100 亿元,超北美成绩,成为全球单一票房市场冠军。全国城市票房排行榜上,上海以 3.2 亿元坐稳第一。大江南北,各地电影院排起长队,热销的饮品和爆米花意味着今年电影院有了开门红。同时,春节档的火爆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得益于 " 电影 + 旅游 "" 电影 + 美食 " 及 " 电影 + 文创 " 等融合发展,佳节里的电影市场推动了文化消费体验 " 一业兴多业旺 "。

春节档红火,可喜可贺,《哪吒 2》即将缔造的中国影史纪录也春山在望。而对更多中国电影人来说,破纪录提振士气很重要,全新档期格局里透出的消费密码才更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盘点档期得失,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说:" 观众越来越挑剔,好电影也必须越来越好。"

IP 创新: 从路径依赖到融合创新

一个档期见证了两个百亿元系列电影诞生,史无前例。" 唐探 " 十年四部,大年初四率先达成 " 中国影史首个百亿系列电影 " 的目标。随着《哪吒 2》票房迈过 50 亿元大关,这个 IP 就将以五年两部的速度锁定第二个 " 百亿系列 "。

一边是 " 两个百亿 " 记录在册,一边是春节档六部新片都以熟面孔返场。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对成熟 IP 的路径依赖吗?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将问题一分为二," 春节档 IP 云集,这是电影工业化趋势的必然,也是市场的选择和观众的期待 ";另一方面,"IP 生命力的延续,更考验创作者的创新表达和想象力突破。既要延续前作的核心价值,又要为观众带来新观影体验,从而建立有效沟通、达成更深层次共情 "。

2019 年暑期登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用人类原始的亲情羁绊对接了观众情感,又借神话里的 " 叛逆少年 " 为当代青年不认命不由天的勇气内心代言,在那年夏天赢得了 Z 世代广泛共鸣。归来的《哪吒 2》从 " 逆天改命 " 到 " 打破规则 "" 改变世界 ",与其说升级的精神内核让已有的拥趸满足,毋宁看成续作融神话、喜剧、动作、灾难片等多种类型元素于一体,以多维的解读向度,为自己的第一趟春节档征途铺垫了老少咸宜的基础。

" 唐探 " 系列第十年,《唐探 1900》反将故事往前追溯。" 喜剧 + 探案 " 的风格依旧,1900 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连通的八国联军侵华、兴中会成立、排华法案等事件,让素以喜兴消费见长的 " 唐探 " 系列增添了几分历史纵深感。同样,作为长达 11 年的长效 IP," 熊出没 " 系列绝非原地吃老本,今年《熊出没 · 重启未来》混搭科幻、冒险、喜剧等多类型元素,将低幼向的叙事升级为带有思辨色彩的冒险故事,继续拓维低龄动画电影的叙事边界。

技术升级: 从应用型学习到原创性突破

数据显示,过去的五个春节档新片里,特效电影占比 46%。今年,就在机器人舞动春晚《秧 BOT》、DeepSeek 搅动 AI 世界风云之时,春节档六部新片里,特效电影占五部。恢弘场面、精湛制作、雄奇想象力的背后,中国电影工业技术从 " 应用型学习 " 向 " 原创性突破 " 转型升级,以中国美学、中国价值为核心的技术,俨然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新基建。

《蛟龙行动》是国内首部聚焦深海潜艇作战的军事片,通过 " 龙鲸号 " 核潜艇这一大国重器的全景式呈现,构建了一个兼具科技感与真实感的近未来战场。片方打造了四艘 1 ∶ 1 潜艇置景,从惊险刺激的鱼雷战、充满科技感的人与机械之战到深达 18 米的水库模拟深海环境等,创作者用工业级的规模与精细度,刷新了全球潜艇道具的行业标准。中国海军科技强军的时代面貌,在中国原创的电影里可管窥一豹。

《哪吒 2》的幕后随着影片的现象级传播,引人注目,甚至泪目。三倍于前作的角色数量、等同于前作全片镜头量的特效镜头——由于故事体量升级,《哪吒 2》的制作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导演饺子承认,团队曾寄希望于找些国际团队来帮助完成重点镜头,但效果不尽理想。" 以前我们所仰望的大山,其实也是‘死磕’出来的。" 在同国际顶尖团队接触的过程中,饺子认识到,国内团队与国外先进的工业流程、技术的差距正不断缩小," 既然有潜力追赶,何不自己‘死磕’,‘拼了命’去够一下?" 更重要的或许还在于,中国动画要满足中国观众、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交付具有中国审美、中国文化内涵的技术升级," 这些是不能外包的 "。

最终,来到观众面前的《哪吒 2》其实集结了国内最优秀的一批动画制作人,众志成城去冲击更高远的目标。大银幕上,众人联手奋力冲出天元鼎,哪吒 " 不知天高地厚 " 想改变世界;大银幕外,主创团队孜孜以求、滚石上山,戏里戏外奇妙互文,让观众见证国漫在实现一个又一个 " 不可能 " 中崛起。

东方美学: 出圈出海金名片

" 传统神话、武侠故事蕴含着民族精神,唤起浓烈的民族情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认为," ‘中国风’带动票房节节攀升的背后,是文化自信的彰显。"1 月 31 日,《封神第二部》在欧洲部分国家上映;2 月 14 日起,《哪吒 2》将登陆北美等海外市场。2025 年春节档新片出圈及至出海,一路行销的金名片当属它们对东方美学的创新性表达。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金庸小说影视化长廊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最新一版的尝试,徐克借用现代技术手段重新诠释了武侠世界的侠义精神。影片将 " 降龙十八掌 "" 九阴真经 " 等武功招式的想象性描述转化为具象化的视觉呈现,同时保留了传统武侠片 " 以意御形 " 的美学内核。这种 " 技术赋能传统 " 的路径,标志着中国类型片在美学体系上的自觉建构。

" 有女怀春,河水其泱。何不同舟,共泛水中央?"《封神第二部》中邓婵玉渡河的剧情是不少观众心目中的高光。古典配乐演绎 " 风 ",令影院里的观众耳目一新,西岐麦浪中的农耕祭祀,也瞬间将观众拉回《诗经》的古典意蕴。

观众需求升级: 创作者的永恒命题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坦言,今年春节档 " 一超多强 "。《哪吒 2》不但在春节期间打破了 29 项影史纪录,包括七天吸引 9500 万人次观影、史上最快破 40 亿元电影等。业界普遍相信,这部动画电影登顶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冠军只是时间问题,甚至有可能直接跳过 60 亿元、70 亿元级体量,将中国电影单片标杆带上 80 亿元的新里程。

《哪吒 2》远超预期的表现,既是影片自身质量过硬、触达了全年龄受众使然,又何尝不是外部环境推波助澜?尹鸿谈到,单片一家独大,从侧面暴露了其他各有特色的某些影片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叙事不够完整、人物缺乏鲜明性、所谓社会情绪价值被概念化等艺术创作的短板," 其背后则是创作者左右逢源面面俱到的迎合,立意的保守和投机,主观表达与影像呈现的不匹配,电影观念和语言陈旧等理念上的不足 "。

源源不断的观众走进影院支持《哪吒 2》,固然是年节时分 " 举家看部好电影 " 的过节新年俗,从某种角度看,也掺杂了观众的投票意图——把钱留给对观众真诚以待的创作者。这份双向奔赴,加剧了今年春节档头部票房的虹吸效应。

又是一年春节档落幕,我们见到了国产电影 IP 锐意创新、工业化制作流程和特效技术进步的一次集中展现。但诚如尹鸿所说:" 仅有 IP、题材、类型、明星、投资是不够的,内容为本,艺术为本,特别是要与观众对人性、社会、价值观的理解达成一致。观念的落后、保守,能力的匮乏、枯竭,创作的过度取巧,都可能影响到观众的选择。" 如何满足不断升级的观众需求,是创作者的永恒命题。

作者 王彦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春节档 中国电影 哪吒 元和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