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这几天,西安的地标性景区兵马俑,又上热搜了。
作为网红城市的头号网红景区,兵马俑上热搜不稀奇。不过这次的讨论点,不是 " 客流爆满 "、" 一票难求 "、" 羽绒服都被挤出来毛了 " 这些,而跟老生常谈的 " 公共素养 " 这个话题相关。
▲跳进兵马俑坑的男子被工作人员拉出
(图:网络)
据报道:2 月 5 日 15 时许,现场游客正在有序参观兵马俑时,一名男子突然翻越围栏,直接跳进了兵马俑坑,被工作人员拉上来时,还说他要 " 近距离观赏 ",这一极具魔幻色彩的行为艺术当场把在场所有人都干沉默了。随后,该男子被当地警方带走。
这位老铁的操作,弥漫着 " 过年来家里乱动我收藏的手办 " 的 " 亲戚家的熊孩子 " 的强烈气息。只不过,这些手办的主人比较硬核,秦始皇可不是几句 " 他还是个孩子啊 " 就能糊弄过去的。
01
2 月 6 日,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分局秦俑派出所确认:跳下一号坑的男子是外地游客孙某,虽然在跳下后立刻就被现场的工作人员控制,没有触摸和损害文物,但孙某的行为仍然构成 "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临潼分局已依法对其进行了治安处罚。
这件事的赛博之处在于:这位奋不顾身试图要和兵马俑亲密接触的孙某,似乎在全过程中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在他的眼里,自己只是想要 " 近距离观赏 ",从现场视频来看,不光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甚至还有点 " 理直气壮 " 的既视感。
而近些年来,关于游客没素质导致景区景观、文物被不可逆性破坏的消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一次热搜。
2022 年 5 月,陕西考古博物馆刚开放不到半个月,就有多件珍贵展品遭到损坏:从发掘地整体提取打包回来的蓝田地裂喷砂遗址,上面被 " 秀恩爱 " 的情侣们涂满了爱心;一楼展厅内切成立方体的土块,出现了明显的缺角、开裂和人为划痕;明确贴着 " 禁止触摸 " 标示的西汉彩绘漆箱复原品,上面遍布被触摸后留下的指纹。
▲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品被人涂抹后
留下的心形痕迹(图:网络)
2023 年 8 月,靖边波浪谷景区。一女子不顾景区规定,公然翻过护栏,踩在岩石上拍照,在丹霞地貌上留下要半个多世纪才能恢复的脚印。
对于这类情况,工作人员也是有苦说不出,因为很多肇事者根本无从追查,就算能查到并且对其作出处罚,他们对景观和展品的破坏也很难修复,有些像喷砂遗址上的爱心痕迹这种甚至根本无法修复,只能强行把最外一层刮掉。
每当类似新闻出现,网友们都是忍不住口吐芬芳:" 太 Low 了 "、" 太没素质了 "、" 连守规矩都不懂就别出来玩 "...... 然而,不管怎么说怎么骂," 讲秩序、守规则 " 这样看似简单的事,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前段时间还有人在参观了陕博之后吐槽:" 东西很多,很好看,但隔了一层厚厚的还会反光的玻璃,就让人感觉不到宣传里说的那种‘一眼千年’的味儿了。" 与文物近距离接触,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体验,但是一旦没了这层玻璃,博物馆里那么多珍贵而又脆弱的展品能有几个见到第二天早晨的太阳,可就不好说了。
不信?兵马俑坑那么深,还有那么高的护栏围着,都架不住有人敢往里跳,你真敢把文物暴露在游客一伸手就能够得着的地方吗?
▲兵马俑一号坑(图:网络)
跳兵马俑坑的人再多几个,早晚有一天整个一号坑都会直接被用玻璃罩子罩起来,彻底杜绝某些人千方百计想要跟文物近距离交流感情的主观能动性。那时候,游览体验感必然会进一步下降——但那有什么办法呢?兵马俑太金贵了,所以虽然低素质的只是个别人,但也只能让群体来买单。
近些年一直有些同志在那里大声疾呼,说要增强中国人的 " 民族自豪与自信 "。与其嚎着嗓子喊口号,不如付诸行动,先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怀着敬畏的心态欣赏文物,以文明的方式把中华文化接过来、传下去。
02
2025 年的春节档,风头全被由杨宇编剧和导演,吕艳婷、囧森瑟夫、瀚墨、陈浩、绿绮担任主要配音的奇幻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俗称《哪吒 2》)抢走了。
这也没话可说,《哪吒 2》是真的能打,豆瓣开分 8.5,从上映第一天起就是场场爆满,排片率不断上升,票房截至 2 月 6 日 21 时 33 分,已突破 62.2441 亿人民币,不仅刷新了中国影史的票房纪录,在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排行榜也已杀入前二,仅次于十年前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而根据预测,其最终票房有望达到 87 亿。
▲《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图:网络)
说起来,春节档不是只有《哪吒 2》这一部电影,同期上映的还有《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蛟龙行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探 1900》等大片,其中不乏一线名导和实力派戏骨坐镇,票房也普遍不算差,但在《哪吒 2》面前,可以说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于是网上又是一阵哀嚎:被一部动画片拿了影史票房冠军,内地电影市场完了。
内地电影市场完没完暂且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这个局面,都是内娱自己一步一步作出来的。
《哪吒 2》的爆棚票房,固然有一些 " 非质量 " 的因素,比如作为动画片,其主要受众是孩子,而孩子要去电影院看电影,就必须得有家长陪着,相当于别的电影卖一张票,《哪吒 2》至少能卖两张甚至更多。这种 " 先天性 " 的优势在客观上助推《哪吒 2》刷了不少票房,但说到底,《哪吒 2》能卖出去票,本质上靠的还是过硬的品质。
而过硬品质的最根本来源,恰恰在于:《哪吒 2》是一部动画片。
对于真人出演的电影,有相当一部分的成本,需要花在演员的身上。而反过来,知名度高、粉丝多的演员,也可以在电影上映后 " 反哺 " 票房。但是这里有一点:如今很多演员圈粉和提升知名度,主要依靠的已经不是演技和敬业精神,而是脸。
所谓的 " 流量生 "、" 流量花 " 们,只要在镜头前抛个媚眼,秀一下自己的盛世美颜,那无论这个片子质量如何,都会有粉丝们心甘情愿花钱买票。例如和《哪吒 2》同时上线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由于其过于破碎甚至可以说是抽象的剧情而被嘲讽为《沙雕英雄传:侠基霸扯》,但凭借主演肖战巨大的粉丝基础,这部被吐槽 " 能让金庸夜里去找徐克 " 的影片,就能做到票房数据不难看。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海报(图:网络)
在刷个脸就能吃到饭的大环境下,自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把钱花到打磨演技和雕琢剧本上了。而《哪吒 2》由于是动画片,省下了找演员这部分成本,也意味着没法靠流量明星来吸引票房,那就自然只能着力在剧情、特效、音乐、画面 ...... 这些实打实的方面下功夫了。
这样一来,近些年的动画电影诸如《白蛇:缘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长安三万里》等等,基本都能做到票房口碑双丰收,而各种 " 大片 "、" 巨制 " 之类,却只能在网上 " 哪部电影让你觉得内娱完了 " 之类讨论话题下被拉出来团建。
内地影坛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配得上他们经受的苦难。
03
2 月 2 日,中国台湾女演员徐熙媛(大 S)在日本因病去世,终年 48 岁。
根据媒体报道:大 S 与家人 1 月 29 日到日本家族旅行,她在出发前身体已经不太舒服,但还是强撑着上了路。1 月 31 日,大 S 突然病危,送医治疗后仍不见好转,2 月 1 日又转往东京,但病情急转直下,最终于 2 月 2 日抢救无效去世。公开的病情为 " 流感引发肺炎 ",最终直接死因则是 " 败血症 "。
▲大 S(图:网络)
这一消息震动了全网,无数人纷纷转发 " 爷青结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闻的发酵,朋友圈里密密麻麻的 " 童年女神一路走好 " 的抒情背面,让不少带福尔摩斯们品出了很多难以解释的诡异细节。
最奇怪的一点就在于:大 S 死得真的有点太快了。
捋一下大 S 去世的时间线:1 月 29 日出现感冒症状→ 1 月 31 日叫救护车送入急诊→ 2 月 1 日转往东京医院→ 2 月 2 日去世→ 2 月 3 日火化。从发病到去世仅间隔了不到 4 天时间。
按已知细节,如果大 S 真的在去日本之前就已经患病并且虚弱不堪,那她就没有理由跑去这么远的地方旅游,所以她的病只能是去日本之后得的。而无论流感还是肺炎,都不是短时间就会致命的病,日本这样的老牌发达国家,医疗技术再差也不至于能让肺炎这种病能在几天时间内就把人给整没的。再加上大 S 前一天晚上刚没,第二天就被急匆匆地火化——台湾可是非常讲究 " 人死为大 " 传统文化的地区,效率这么高,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其他想法。
再加上大 S 这些年的生活习惯一直就不怎么健康:吃素、过度减肥、有癫痫病史、体重常年维持在 40 公斤上下、嗑药史更是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 所以问题就来了:大 S 真的是死于所谓 " 流感引发的肺炎 " 吗?
如果再考虑到当地医院爆出的一些细节:2 月 1 日大 S 被转到东京医院后,院方曾经提出住院留观,但被拒绝。似乎真正的死因已经昭然若揭——毕竟一旦住院观察,血检、尿检之类的各种检查必定是躲不过去的,所以这里面是不是真的藏着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呢?
更赛博的是:大 S 病得气都快喘不过来的那个晚上,她的妈妈和妹妹还在隔壁房间里乐不思蜀地载歌载舞 ......
最后还如此迅速地火化,就更让人不敢细想了,怎么想都绕不开 " 毁尸灭迹 " 这几个字。
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负责任的家人、拉胯的日本医疗和旅游保障 ...... 害死大 S 的因素太多了," 流感引发的肺炎 " 反而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了。
恐怕大 S 自己也没想到,全过程中表现最正常的,竟然是挨骂最多的她的前夫和前婆婆吧。
04
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山西大同古城的商户老板们收到了一份《古城亮化倡议书》,要求:为了保证游客的旅游体验,商户们春节期间必须每晚亮灯,室内必须彻夜留灯,室外的门头灯、广告牌、LED 电子屏甚至灯笼,全都必须点亮。
▲大同的《古城亮化倡议书》(图:网络)
你要是说这个出发点吧,本着 " 提高游客体验 ",那肯定是好的。但是既然标题写的是 " 倡议书 ",那似乎就可以理解为亮灯不是强制要求的,因此,就有古城商户选择了不响应这个倡议,没有亮灯。
结果令人震惊的名场面上演了:2 月 3 日晚,十几个制服老哥找到了没亮灯的这家商铺,强行撬开三道门锁,把店里的所有灯全部打开,出门之后,还不忘 " 贴心 " 地帮老板把门用新锁重新给锁上——没错,是新锁,老板自己都打不开的那种。
看吧,这就是 " 抗命 " 的下场,不光灯还是要开,甚至生意都不让你做了。就问你威武不威武?霸气不霸气?
▲现场视频截图(图:网络)
" 撬锁开灯 " 这个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极为离谱的。
首先,在法律的角度上,倡议书不是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法律文件,所以是否开灯完全取决于商户自由。未经他人允许,强行进入私人住宅并破坏门锁,这已经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和财产权,从根本上就不合法;
其次,即使是出于 " 公共利益 " 这一层考虑,也必须按程序走,不能任性地采取强制性的暴力手段,这种行为和春晚小品《花架子》所讽刺批评的 " 层层加码 "、" 官僚主义 " 如出一辙。换言之 " 公共利益 " 也好," 顾全大局 " 也罢,都不应该凌驾于法律明文保障的个人权利之上;
再次,这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对于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地区的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去年江西的 " 提灯定损 " 事件被嘲了大半年,到了今年春晚上还要被沈腾和马丽在小品里拉出来 " 鞭尸 "。大同好歹也是老牌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今一个 " 撬锁开灯 " 引发舆论哗然,山西文旅这一波怕是要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后,2 月 7 日凌晨,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发布道歉声明,称 " 此次 " 撬锁开灯 " 事件是由于 " 沟通不畅造成的误会 ",表示 " 诚恳接受批评 "。但一来选择大半夜道歉,多少显得有点诚意不足,想要打马虎眼的意思;二来这声明是典型的雷大雨小,谁下的命令,谁撬的门,后续如何处理,全部语焉不详。如前所述: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毫无道理的未经允许就撬锁进入他人住宅,都涉嫌违法,不能只以一个轻飘飘的 " 引以为戒、规范管理、改进工作、转变作风,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 收尾。
还是说,都 2025 年了,还有人玩 " 刑不上大夫 " 那一套呢?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