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刷手机、打游戏 …
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假期日常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
眼睛视力是尤为重要的
但有人
在这方面总有欠缺的时候
就 ......
就有那么一丝丝的
迷之尴尬
......
这事闹的,你说说
就这眼睛 ......
这可咋整!
只想说一句
视力不好要看清
不然容易认错形!
说到视力,最近又赶上了开学季
很多家长发现
过了一个春节假期
孩子们天天抱着手机
出现了视力下滑的现象
紧接着就有家长提出了一个问题
低视力和视力低是一回事吗?
来来来,今天来揭晓答案
低视力 ≠ 视力低:关键信息看这里
在视力相关的概念中
低视力和视力低常常被混淆
其实它们有明显的差别
什么是 " 视力低 "?
" 视力低 " 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也是我们老百姓就诊时用的最多的词,只要视力检查结果低于正常视力标准,都可以称为视力低。例如正常视力在 1.0 及以上,那么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导致的视力下降,像 0.8、0.6 甚至低于 0.1 等情况,都属于视力低的范围。这种视力低大多可以通过配镜等常规方法来矫正,还有白内障,角膜病变等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视力基本都可以提高,甚至完全恢复至正常。
什么是 " 低视力 "?
" 低视力 " 则是一个专业概念。低视力是指经过标准的屈光矫正、药物或手术等治疗均无法改善的视觉障碍,就是说视力很难提高,但仍然有潜力应用其残余视力,通过视觉功能学习,让他参与生活和工作中。
低视力的标准是什么?
我国 1987 年制定的低视力及盲的标准规定,双眼中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于 0.3 且大于等于 0.05 属于低视力,BCVA 低于 0.05 至光感属于盲,视野半径低于 10° 也属于盲。
低视力的几种常见成因
眼部疾病患者:如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及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会影响眼睛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视力下降。
全身性疾病患者:糖尿病可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会导致眼底病变,此外,肾病、血液疾病、脑卒中等也可能影响视力。
先天因素患者:如先天性小眼球、角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视神经发育不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眼病)、皮质视觉障碍(脑损伤)、白化病等。
外伤因素患者:眼外伤可损伤眼球各个部位,颅脑外伤、震荡造成的器质性病变、脑肿瘤等可能损伤视路、视皮质,进而导致视力下降。
低视力都有哪些表现?
视物模糊,阅读时难以看清字体、辨认字迹,眼睛易疲劳、干涩、酸胀,还可能有立体视觉障碍、色觉障碍、对比敏感度下降等症状。即使配戴眼镜、药物或手术治疗下,低视力人群的改变微乎其微。
图片摘自《低视力康复临床指南(2021)》
《中华眼视光与视觉科学杂志》2021,23 ( 03 ) : 161-170.
有哪些低视力患者心理疗愈办法?
当获悉视觉发生不可逆转后,一定调整好心态,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克服愤怒、沮丧等感觉,并积极了解视力康复的策略,即使在低视力的情况下,患者依然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正常生活,但一旦陷入抑郁症,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
视觉是人类感觉信息来源的主体(>82%),视觉损伤不仅影响视觉功能,更降低患者的独立生存能力,增加家庭以及社会经济负担。视力低下不是衰老的正常症状,当您无法判断时,请立即到专业眼科医生处就诊。眼科医生将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来诊断影响视力的因素。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视觉损伤是可避免、可预防、可治疗的,定期检查、早预防、早治疗,可减少或延缓低视力的发生;虽然可能视力很难提高,但通过心理干预,视觉及非视觉训练,就是系统的低视力康复,使低视力患者获得独立生存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融入到主流社会。
来源 / 西安市人民医院 西安市第四医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