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2-14
【金融棒棒糖】并购大年启幕:烽火电子打响“2025第一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我们一直预期,2025 年将是 " 并购大年 ",但谁也没想到 1 月就有了另类信号。

16 日,深交所官网显示,陕西国资委旗下控股企业烽火电子(000561)发行股份以购买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 " 长岭科技 ")98.3950% 股权的申请正式获批。

探挖可知,1992 年以前,两家公司竟然同根同源,都来自那座以 " 长岭冰箱 " 闻名遐迩的宝鸡国营长岭机器厂。

01

567 天筹划终兑现:溢价 45.79% 也要上

对于 " 长岭冰箱 " 这个名字,像笔者一般年轻一代可能会稍感陌生,但稍微上一点年纪的老陕们一定记得那句 " 大树底下好乘凉 " 的央视广告词。

那么,我们不妨先将 " 长岭冰箱 "" 长岭科技 " 的历史按下不表,转而聚焦在收购动作本身。

首先,这是一次同一集团内部的科创资产整合。

从标的公司来看,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 陕西电子集团 ")及其全资子长岭电气、孙公司长岭实业与参股公司金创和信,分别持有长岭科技 31.0297%、36%、1.605% 与 31.3653% 的股权。也就是说,陕西电子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的长岭科技全部股权,高达 70.203%。

介入到烽火电子来看。截至去年三季度,陕西电子集团及其控股公司 " 烽火集团 " 分别位列上市公司第 2 及第 1 大股东,持股占比 12.75% 与 33.18%。

其次,烽火电子与长岭科技的业务高度协同。

自 1992 年拆分后,长岭科技一直专注于雷达及配套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 " 十一五 " 期间,还承担了多项国家高新工程的配套任务,系我国军工电子核心企业与雷达导航设备主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

烽火电子,则是我国通信设备科研生产核心骨干企业,成立至今已获 15 项国家级科技型企业认证。研发成果方面,该企业曾自主研制出多代短波通信装备,可提供全功率系列的机载短波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无线通信、搜救定位通信、音频综合管理、卫星通信导航设备等相关系统。

在雷达通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两家公司的合并有望产生 1+1>2 的效应。对此,烽火电子也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整合长岭科技优质资产,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在主营业务方面,完成了高新通信装备及电声器材 + 雷达及配套部件的双线布局,以拓宽行业应用领域。

然而,尽管并购前景一片向好,但具体推进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早在 2023 年 6 月 30 日相关公告就已披露,但后来因股份发行数量和价格问题而受阻。直至去年 3 月,烽火电子提出将原本的发行价格从 7.92 元 / 股降至 6.12 元 / 股,才最终确定了按照总股本的 19.55% 发行 1.47 亿股,预计募资总额超过 8.99 亿元。

行至 2024 年 10 月,又因财务资料过期而被迫中止。随后,烽火电子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最终在 12 月底再次上会,并在 16 天后正式获得批准。

至此,这场历时 567 天的交易终于尘埃落定。

02

老国企新生:从陕长岭到烽火电子

事实上,回顾金融棒棒糖此前报道,无论 " 长岭冰箱 ",还是烽火电子借壳 " 陕长岭 " 上市,其实都有相关记录,唯独缺少了借壳前的那段历史。

因此,本文尝试向前追溯,为年轻读者厘清 " 长岭科技 "" 陕长岭 "" 烽火电子 " 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是 1992 年以前的国营长岭机器厂。

上世纪 80 年代,为响应国家 " 军转民 " 号召,该机器厂率先在军工基础上开发出冰箱、纺织电子两大民品业务。其中冰箱业务,是在技术上完成对意大利阿里斯顿公司制冷技术与设备的进一步优化;产品上又推出了大冷冻室冰箱、无氟冰箱等多款中国首台。此后,其纺电也逐渐走向正轨。

1992 年因军工业务不得上市的政策,长岭机器厂选择 " 一分为二 ":保留家电、纺电业务创办了股份制公司,这也有了后来 " 陕长岭 " 的上市主体;而军工业务也在 "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 下开始独立运行。

1999 年,在证监会要求规范化管理契机下,机器厂才将各项业务进行彻底分离。也就有了后来的长岭集团(含上市公司)、长岭科技(军工业务)、长岭机器厂(后勤业务)。

其次,是从陕长岭到 ST 长岭。

1994 年,长岭集团以 " 宝鸡历史第一股 " 的身份上市挂牌(000561),股票简称 " 陕长岭 "。此后一年里,其营收达到历史最佳的 12.6 亿元,冰箱年销量超过 62 万台。

此时," 弹药充足 " 的陕长岭持续扩产,总计拿出 3.34 亿元现金,先后引进了单班年产 15 万台的空调器生产线、占全球主流的日本风冷技术、双班年产 50 万台的高性能冰箱生产线。

然而,面对日益饱和的国内冰箱市场以及品牌间的激烈竞争,加之此前快速扩张带来的反噬,陕长岭迅速由盛转衰。1999 年至 2003 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 12.3 亿元,并于次年暂停上市,被戴上 "ST 长岭 " 的帽子。

最后,介入到烽火电子的借壳上市。

事实上,在烽火电子出手前,省国资委与宝鸡国资委就曾尝试引入江苏民企 " 斯威特 " 对 "ST 长岭 " 进行债务重组。然而,后因 " 斯威特 " 侵占 "ST 沪科 " 巨额资金的负面新闻而被迫中止。

基于此种背景,ST 长岭只得甩卖旗下长岭纺电、长岭冰箱等核心资产,以求保牌机会。2007 年 3 月,在最后一笔的冰箱业务交割完毕后,"ST 长岭 " 仅剩一具空壳。

2009 年 5 月,陕西电子集团正式将烽火集团所持有的总计 7 亿元的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ST 长岭 " 更名为 " 烽火电子 "。

03

2025 并购主轴:瞄准外部科创标的

行文至此,金融棒棒糖想说的是,烽火电子与对长岭科技的并购,绝非简单的产业协同所能概括。

在我们看来,这一战略动作不仅意味着国营长岭机器厂的又一次新生与延续,更是一场对数万 " 长岭人 "30 年拆分漂泊、渴望合并的情感回应。

要知道,现如今的烽火电子董事长赵刚强、总会计师马玲等高管都是从曾经的国营长岭机器厂起步的。此后,他们又在长岭科技、长岭电气等公司中担任过诸多要职。这些从那段峥嵘岁月走来的 " 老兵们 ",当然会对被剥离出去的 " 长岭系 " 公司有着更多牵挂与怀念。

不过,作为专注本土的财经自媒体,我们还是要落回到产业视角之上。因此,针对此番并购,我们亦有两条市场预期:

1:烽火电子的 " 第一枪 ",或将成为 2025 年省属上市公司内部资产大整合的风向标。

如烽火电子这样的省属上市公司,会积极调动集团内部的科创资产,借道内部资产整合来强化自身实力和前景。这种内向性整合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还能促进整个集团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链协同升级。

典型案例就有,陕西煤业(601225)156.95 亿元收购的控股股东陕煤集团旗下陕煤电力集团 88.6525% 的股权,旨在打造 " 煤电一体化 "。此外,还有延长石油集团旗下的兴化股份(002109),从 2023 年至 2024 年间,先后两次整合母公司在陕北的核心资产,为北上榆林做足准备。

2:与国资内向性整合不同的是,上市民企的外向型并购或许会在 2025 年更加激烈。

仅过去两年时间,就有华秦科技(688281)远赴安徽宿州,斥资 2.82 亿元收购汉正轴承;金花股份(600080)拟通过现金方式取得云河药业不少于 55% 的股份,以加强药品生产领域的业务规模;炬光科技(688167)3.5 亿元收购韩国公司 COWIN DST CO 的 100% 股权,只为加注泛半导体制程领域的系统集成与工艺开发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陕西的民营企业不仅正在积极走出本省,寻求跨地域、跨行业的新质并购机会,而且在并购频次上也日渐活跃。

鉴于外向型并购将有效提升存量上市公司的创新水平与竞争实力,尤其是叠加当前上市难与退出难,因此我们预期:2025 年,必是陕西并购大年。

来源 / 金融棒棒糖

相关标签

烽火 陕西 雷达 科研 上市公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