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固态电池的热度很高。不少厂家纷纷发布消息,称自己的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很大进展和突破。有的说明年就可实现量产,有的说 2027 年可实现量产。甚至有的厂家说已经实现量产,配置了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很快就将进入市场。
一些宣称自己产品采用了全固态电池的厂家,都是在吹牛。这些电池顶多称之为半固态电池,离真正的全固态电池还差得远。
所谓全固态电池,与现在广泛使用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的电解质是固态的。全固态电池重量轻、体积小、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高。具有充电时间短、续航距离长、输出功率大等特性,并且耐高温低温和高电压。
目前,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面临技术、成本和产业链等多重挑战。短期内很难投入商业运营。即使投入商业运营,受到成本高企的影响,要普及还需要相当长时间。
全球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宁德时代掌门人曾毓群日前指出,全固态电池距离真正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用 1 到 9 分来衡量全固态电池的技术和制造成熟度,目前的水平只有 4 分,宁德时代自己也不过如此。距离真正可靠、可大规模量产的全固态电池,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般认为,全固态电池市场化时间表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个阶段:小规模验证与高端应用阶段(2025-2027 年)。在这个阶段,全固态电池进行试验和小规模量产。广汽集团计划 2026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成为全球最早商业化案例。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的目标是在 2027 年前后推出小批量产品,初期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或特定领域。
在这个阶段,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分化:硫化物、氧化物等不同电解质路线将并行发展。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第二个阶段:规模化拓展与成本下降阶段(2028-2030 年)。随着工艺优化和产业链成熟,全固态电池成本有望逐步降低,装机量大幅提高。除新能源汽车外,全固态电池将拓展至储能、医疗设备、无人机等领域。
第三个阶段:2030 年后主流化普及。
由于成本问题,比亚迪预测全固态电池在高端车型普及后,需要 15-20 年才能下沉至经济型电动汽车。
在这个阶段,界面阻抗、锂枝晶生长等核心问题解决后,全固态电池有望完全取代液态和半固态锂电池。短期内,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仍将持续占据主流地位。(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