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网 02-18
估值200亿的独角兽,进军消费信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消费金融又添了新的市场玩家。

作为一家深耕智能家电领域的公司,消金界近日发现,追觅正在大规模布局消费信贷,除了中国市场之外,还同时将目光瞄准至拉美、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

公开信息显示,追觅成立于 2017 年,起初依托小米生态链发家,2019 年转型自主品牌。期间完成多轮融资,资方包括小米、顺为资本、IDG、昆仑万维等。2021 年,追觅拿下了 36 亿元 C 轮融资,创下一级市场智能清洁家电赛道的最大融资。

根据 2024 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追觅的企业估值已经高达 200 亿元。此外,追觅的业务遍布全球。据雷峰网报道,追觅 2024 年营收或高达 150 亿元,海外至少占 80 亿元。

如此 " 家电顶流 ",如今正在大规模布局金融业务。

根据公开信息,追觅正在组建金融团队,作为其金融科技板块,公司试图打造 AI+ 数字科技平台,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借普惠金融、科技和 AI,以跨境金融信贷为切入点,专注全球金融服务,构建金融科技生态。

比如,在招聘网站上,追觅正在招聘 " 金融科技 - 商务负责人 ",月薪在 30-50K 之间,其岗位职责主要包括 " 负责变现业务机构接入、流量获客等商务谈判及后期合作,对结果负责 " 等。

在金融监管愈发严格的今天,消费金融新入局者寥寥。至于追觅科技为何选择这一赛道,似乎也有迹可循。

首先,从先天背景来说,追觅科技曾获小米、昆仑万维等投资。最早公司依托小米生态链起家,身上多少有一些小米模式的色彩

2017 年底追觅加入小米生态链后,第一代吸尘器 V9 在小米众筹,6 天卖了 1500 万元,靠的就是 " 戴森三分之一的价格,80% 的性能 "。早在 2020 年,俞浩在追觅内部会议上喊出 "3 年 100 亿营收 " 的口号。

小米集团坐拥银行、消金等七张金融牌照,早已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核心战略之一。2024 年 11 月,小米还拿下了保险牌照,金融版图再次扩大。

在这些业务之中,最能快速进行商业化变现的,还得是消费信贷。

而追觅科技和昆仑万维的关系更为亲密。据公开信息,早在 2019 年,账上资金一度告急的追觅,拿到了俞浩的师兄周亚辉通过昆仑万维旗下公司打来的 5000 万元 B 轮投资。

而昆仑万维的三股东为西藏昆诺赢展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由昆仑万维 100% 持股。昆仑万维此前更是靠投资趣店等互金项目,收获颇丰。如今追觅海内外同时布局消费信贷,不知是否又得到其师兄的启发?

此外,从公开报道中看出,虽然追觅科技的创始人俞浩是个典型的 " 技术宅 ",但是也深谙流量之道。

追觅科技拓客的主战场是抖音。此前通过大量撒网的达人合作、信息流投放、直播带货,一边建立用户心智,一边拉动销量。

依托流量,高举高打,快速前进,本就是追觅的扩张之道。同样都是流量的生意,信贷导流也是如此,本质都是靠投放而迅速占领市场。

最后,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看,随着智能清洁机器人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作为智能清洁赛道的新生代力量,追觅科技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同时。几大核心高管的接连出走,追觅高层内部迎来人事震荡,此时也迫切需要新的战略,包括造车、机器人、消费金融,都是追觅追逐的 " 风口 "。

只是,消费信贷会是一条好的赛道吗?

从行业来看,小米、TCL、海尔、美的、红星美凯龙等家电巨头的经验显示,跨界经营消费金融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不过利用场景进行业务拓展,似乎已经成为典型的商业模式。其中不乏做起来的平台,如小米、海尔等集团,旗下金融业务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成为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只是只做助贷导流,在如今流量、不良已上涨的背景下,利润已经微薄。然而,追觅的一大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其本身走的就是 " 先海外市场后国内市场 " 的道路,在海外市场布局较早,其开拓海外信贷业务时应该更具优势。而且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再利用自身渠道,或许会很快起量并做出业绩。至于该业务能否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第二增长曲线,还有待市场检验。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 :消金界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昆仑万维 小米 独角兽 小米生态链 金融科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