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02-18
子品牌旗舰大乱斗:性能释放只是基操,谁更值得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来源:雷科技 AI 硬件组 |   编辑:茶督掌柜

子品牌向来是各家大厂高性价比机型的集中地,主打配置均衡,同样的配置能给到更低的起售价。

个别机型甚至会倒反天罡,部分参数超越母品牌旗舰,其售价还恰好踩中了国补 500 元的上限,可以说子品牌的旗舰机型跟当下的国补力度最为匹配。

(图片来自雷科技)

这期内容我们找来了各家子品牌定位最高的旗舰产品,分别是真我 GT7 Pro、REDMI K80 Pro 以及 iQOO 13,围绕最影响体验的关键地方,游戏屏幕、影像、续航等项目展开对比。三款子品牌旗舰哪家强,小雷希望这篇内容可以给到你参考。

性能配置拉满:

真我略欠火候、iQOO 大杀四方

按规矩来,先看性能表现,三台手机都采用了高通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因为这些产品面向的是线上消费群体,散热配置以及性能释放上都会更激进。

三台手机的安兔兔跑分结果如图所示,其中 iQOO 13 的跑分最高,其次是真我 GT7 Pro,最后是红米 K80 Pro。这排名很符合我们的主观印象,不到 3 万的分数差距其实很小,手机跑分也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也因此被调侃为 " 娱乐 "。

(图片来自雷科技)

可一旦到了 " 实战演练 ",这几款手机的实际表现和跑分却有较大的出入。

王者极致画质加 120 帧,所有特效全开,REDMI K80 Pro 平均帧率达到了 119.7 帧。开头加载压力大,出现了一些波动,CPU 占用高达 60%-70%,好在整体的功耗控制出色,平均只有 3.34W,最高温度也才 37 ℃,在手上还没有明显的热感。

(图片来自雷科技)

真我 GT7 Pro 平均帧率达到了 120.1 帧,插帧后的数字很好看,但曲线整体没有 REDMI K80 Pro 平滑,有的 CPU 核心全程 " 摸鱼 "。其他核心都在 70%-80% 的占用率之间徘徊,平均功耗 3.5W,机身最高温度 36.5 度。

iQOO 13 的表现仿佛像 " 开挂 ",平均帧率 122.9,最小帧率达到了 121。个人主观上,游戏画面确实如帧率图显示那样平顺,全程丝滑性能调度策略很开放,平均功耗 3.04W,机身最高温度 36 度。三款机型的《王者荣耀》运行表现就是如此,实际上这些细微的帧率差异对体验不会构成感知上的影响,也正说明现在的移动处理器和调度策略上面,各家都已经驾轻就熟。

(图片来自雷科技)

接下来是负载相对更高的《原神》,都是画面效果最高的情况下,整体的表现相比去年会好多了,REDMI K80 Pro 平均帧率来到了 59.8 帧,帧率图保持在一条线上。虽说游戏过程中有些小掉帧,但小雷认为没啥感知,整机温度接近 39 ℃,超大核全程很少被调动,猜测是调度策略认为当下的负载还不至于调动超大核,没必要给手机增加发热和耗电。

真我 GT7 Pro 这边平均帧率 60.1 帧,帧率则是相当平滑。超大核被调动了起来,CPU 核心占用在 60% 到 70% 附近,机身最高温度 40 ℃。看得出来现在《原神》对于高通骁龙 8 至尊版面前就是小菜一碟。

(图片来自雷科技)

iQOO 13 还是最有冲劲的那位,性能释放比前两款要激进许多。最高帧率 62,平均帧率 61.2,性能核心和超大核的占用率在 80% 左右,CPU 总体比较活跃,最高温度 36 ℃,性能释放强,机身温度在三者当中最低,散热效率和调度策略无需言说。

再来看看负载最高的《星穹铁道》,黄金时代跑图,REDMI K80 Pro 在跑到一半时突然掉到 52 帧,短暂波动后又恢复到 60 帧,最后下来平均帧率为 59.7 帧。这一次 REDMI K80 Pro 的两颗超大核终于舍得动起来了,只是保存了一定的实力,占用率在 60%-80% 之间,整体的功耗 5.1W,提升最高温度 40.1 ℃。

(图片来自雷科技)

真我 GT7 Pro 这边最高帧 61 帧,最低帧 57 帧,平均帧率 59.6,帧率曲线堪比一条直线,CPU 核心全体出动,占用率在 80% 内,整体的功耗 6.08W,机身最高温度 37.8 度。说实话真我 GT7 Pro 这个成绩属于中规中矩,甚至是有点偏下的。毕竟从渲染分辨率、调度情况等综合分析,GT7 Pro 都是开销更低的一款,但功耗却比 REDMI K80 Pro 高出 1W,说明还有优化升级的空间。

iQOO 13 的帧率波动比较大,最高帧 61,最低 45,平均帧率来到了 59.4。别看平均帧率不弱,掉帧的情况却不少。看了一下 CPU 的调度,它们并不是全程保持在一个水平上,偶尔会出现 CPU" 离线 " 的情况,CPU 负载也不高,平均功耗只有 5.41W,整体机身温度 37.8 度。

(图片来自雷科技)

总体下来,iQOO 13 很有可能针对《星穹铁道》做了一定的专项优化,能耗和帧率表现优秀,只是在帧率稳定性上有些瑕疵;真我 GT7 Pro 的运行情况稳定且流畅,就是功耗有些不太好看;REDMI K80 Pro 的狂暴引擎不再是 " 虚空摆设 ",功耗和实际游戏表现倒是给了一个不小的惊喜。

(图片来自雷科技)

日常体验 PK:

iQOO 拍照垫底、红米综合最强

在线上用户看来,手机的性能、屏幕、电池、快充等都是日常体验感知最强的地方,GT7 Pro、iQOO 13、K80 Pro 的性能表现都比较强势,但挑剔的消费者肯定不会只盯着性能一个环节,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屏幕,以及涉及到用电焦虑的续航能力,都备受关注。并且,性价比旗舰的影像能力可以差一些,但不可以没有。

先来快速过一遍三款手机的屏幕规格,其中 iQOO 13 和 REDMI K80 Pro 都配备了 2K 级别分辨率的屏幕,真我 GT7 Pro 则是 1.5K,并且先进的调光策略、120Hz 刷新率均没有一项缺席。

(图片来自雷科技)

小三款手机用下来,小雷主观判断观感最舒服的是红米 K80 pro,低亮下屏幕显示均匀性好,护眼做的也足够理想,光线柔和久看不干眼。

(图片来自雷科技)

GT7 Pro 的屏幕一分钱一分货,看久了会感觉到眼睛有些干涩,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下使用,比如晚上刷抖音,小雷不建议刷视频的时候打开评论区,因为那白底显示有可能会在一瞬间给眼睛较大的刺激。

而 iQOO 13 的屏幕精细度很不错,2K 分辨率放到 6.82 英寸的显示尺寸当中也很够用,白底显示纯净,侧看也没有明显的亮度衰减,国产 OLED 屏幕的确和以往有很大不同。

说完了屏幕,就该说说影像了,三款手机的影像参数如下图,其中真我 GT7 Pro 配备了一颗潜望式长焦,整体配置在三家里拔尖。iQOO 13 相比上一代,影像配置 " 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规格在性能手机里也只能说普普通通。而 REDMI K80 Pro 则继承了小米 15 上的 5000 万像素长焦,支持微距拍摄。

(图片来自雷科技)

先看主摄部分,光线良好的白天场景下,iQOO 13 凭借蓝厂同款算法,给人的第一印象不错,但经不起细看,更多是表现在光影和色彩方面的领先,传感器面积不大,算法对清晰度的补充很有限。主摄的表现,三款产品一眼看过去,除了成像风格之外,清晰度上其实不会有过多的落差。

(图片来自雷科技)

夜景部分,由于 REDMi K80 Pro 主摄传感器面积更大,占据更多的进光量优势,画面整体更纯净,涂抹感更少,暗处的细节保留的更多。至于 GT7 Pro 和 iQOO 13,也更多是高光压制策略和色彩风格上的标定有区别。

(图片来自雷科技)

真我 GT7   Pro 的 3 倍浅望长焦跟 REDMI K80 pro 的 2.5 倍直立长焦打的有来有回,光线充足的白天场景可能看不出太大的区别,但是到了弱光场景,真我 GT7 Pro 发挥了焦段远、传感器面积更大的优势,清晰度、高光压制、色彩是三者当中最强的。REDMI K80 Pro 的长焦微距很有特色,给日常构图提供了别样的可玩性。

由于 iQOO 13 采用了 2 倍中焦,且传感器面积不大,焦段和感光能力下限都很低,望远能力和夜景的拍摄能力都欠缺,很难和另外两款手机做对手,有些可惜了,明明 iQOO 12 的拍照还能和更贵的旗舰打得有来有回。

(图片来自雷科技)

最后是超广角,硬件上 iQOO 13 是 5000 万像素,REDMI K80 Pro 是 3200 万,真我 GT7 Pro 是 800 万像素,可以看到各家采取的方案都会有比较大的区别,最后在日常使用里也会呈现不同的侧重点。

(图片来自雷科技)

很显然真我 GT7 pro 超广角聊胜于无,在实际成效上也是如此。爱酷作为 vivo 的子品牌,超广角硬件有些缺陷,倒是用算法挽救了回来,是三者中最优的一位。REDMI K80 Pro 的也不错,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日常成像很稳定。其实这两年各家手机厂商对超广角的态度已经比较明显了,从用户的拍摄需求出发,主摄和长焦是重点,超广角的规格基本上有就行,但总不能直接取消。

来到了大家最关心的续航方面了,三款手机的电池容量都不小,真我 GT7 Pro 的 6500 毫安时,是电池最大的一款机型,iQOO 13 的为 6150 毫安时,REDMI K80 Pro 为 6000 毫安时。

只从理论上来看,GT7 Pro 的电池最大,屏幕分辨率低一档,续航应该是最好的,在各大手机续航榜单中,它也常常名列前茅。根据我们的实测,在最新系统版本上,真我 GT7 Pro 的续航仍旧是坚持最久的,亮屏时间长达 8 小时。

红米坚持了 7 小时 28 分,而 iQOO 13 坚持了 7 小时 24 分钟,反映到各自的电池容量,这样的表现都算令人意外了。可以确认的是,今年这一批新机器的优化水平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几乎没有再拿出半成品的情况,小问题就还是等等后续 OTA 吧。

在快充方面,三款产品都支持百瓦级别的有线快充,真我 GT7 Pro 和 iQOO 13 是有线快充功率最高的,REDMI K80 Pro 额外支持 50W 的无线快充。从充电的形式上,REDMI K80 Pro 更具优势了,不过对于没有无线充电需求的小伙伴而言,肯定会选择充电更快的手机。

最后说一下它们的周边配置,现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关键的周边配置应有尽有,同时还下放了防水防尘等旗舰特性。三款手机都支持全功能 NFC、红外遥控、双扬声器、X 轴震动马达、IP68/69 防尘防水认证,以及单点超声波屏幕指纹,所以在配置方面大家的差异非常小,你有的我都有。

(图片来自雷科技)

其中在接口方面,iQOO 13 提供了高规格的 USB3.2,而 REDMI K80 Pro 采用的是 USB 2.0,大概又是 " 祖宗之法不可变 " 了。总体来看,三款机型的硬件配置在这个价位当中都尽可能不留遗憾,线上用户对硬件参数最为敏感,想必厂商也是懂得他们的需求,关键还是看用户更看重哪些配置。

评测总结:

子品牌性价比都高,且各具特色

老规矩,我们对这几款手机进行一次总结吧。

首先是这些手机是否存在先发布后调好的情况呢?综合这次评测和之前的测试结果来看,在性能和续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负优化的情况没有出现,大家可以放心选购。在最新系统版本下,REDMI K80 Pro 的狂暴引擎也算是名副其实了,发挥了该有的作用。

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三款手机谁更值得买呢?首先小雷认为 iQOO 13 在价格更贵的前提下,产品力相比另外两款并没有多大的优势,游戏体验的确很强,但拍照表现只能说一般般,《星穹铁道》这类超高负载的游戏还欠缺打磨,更适合不看重拍照的群体入手。

(图片来自雷科技)

真我 GT7 Pro 的价格和 REDMI K80 Pro 在同一水平,配置看起来也有点优势,是三者当中唯一配备潜望式长焦的,适合各方面都要的小伙伴。日常体验小雷认为还有不小的优化空间,跟宣传片有一定的差距。总体来说 REDMI K80 Pro 的竞争力要略胜一筹,日常体验不错,尤其是修复了狂暴引擎的 bug 后,短板更少了。

" 机无完机 ",任何一款产品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小雷认为不要光看硬件配置谁最顶,还需要结合系统操作、售后服务等来综合考量,线下体验给自己的感受会更加真实,祝大家都能买到自己心仪的新手机。

备注:以上内容雷科技已同步输出视频评测,可在 B 站、视频号、抖音搜索雷科技查看。

End

聚焦 DeepSeek

1、DeepSeek-R1 大战豆包、Kimi,国产 AI 大模型第一花落谁家?

2、我把 DeepSeek 装进了电脑里:生成能力一般,但确实很好玩

3、DeepSeek,引爆 AI 手机?!!!

4、AI 闯入了玄学圈!我用 DeepSeek 算命,结果真绝了!

5、DeepSeek 太猛了!人形机器人靠它了?

6、我用 Deepseek 开发了款文字冒险游戏:AI 创造力太牛 X 了

7、DeepSeek 逆袭,凭什么?

8、DeepSeek,引爆 AI 汽车?!

9、这一波 DeepSeek 硬件,把我看傻了

10、一举 " 干翻 " 英伟达!DeepSeek 震惊世界,国产 AI 忽然这么强了?

11、联想个人智能体 " 小天 " 接入 DeepSeek 打造更便捷 AI 交互体验

12、优惠结束!DeepSeek 不再是性价比之王?全球六大模型 PK 结果出炉

13、靠着 DeepSeek,我 3 小时拿下鸿蒙开发者认证!

14、百度文心一言免费!体验真不如 DeepSeek?我们评测了一番

15、文心一言免费!这次轮到 DeepSeek 颤抖了?

16、海信长虹官宣!DeepSeek 风吹到电视圈,AI TV 要爆发了?

17、联想 moto 接入 DeepSeek-R1 满血版!无需下载,点击即用

18、小心!App 狂蹭 DeepSeek 热度,千万别花冤枉钱

19、太牛了!我用 400 块的 " 洋垃圾 ",跑通了 DeepSeek!

20、微信突然上线!AI 新功能太炸裂了

21、雷军夸赞 DeepSeek 却不接入,小米咋回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王者荣耀 ai iqoo 安兔兔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