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2-20
【秦医卫·疾病透视】僵硬、怕冷、疼、无法举高...警惕“冻结肩”来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梳头洗脸痛

穿脱衣服痛

胳膊抬不起来

感觉肩膀被 " 冻 " 住

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

张亮主任医师表示这可能是得了肩周炎!

病情回顾

三个月前,49 岁的王先生早上醒来肩膀周围出现了轻微的疼痛,想着休息一下贴点膏药会好就没当回事,结果慢慢的胳膊抬不起来,穿不了衣服,梳不了头发,甚至一动就疼,自己的肩膀就像" 被冻住了一样 ",晚上症状更明显。于是王先生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综合病区就诊,经过主任医师张亮诊断,王医生患上了肩周炎又称 " 冷冻肩 ",随后,王先生在运动医学诊疗中心康复门诊接受了专业的康复训练。

治疗前

治疗 3 次后

经过 3 次的康复训练后,王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肩部被 " 冻住 " 的感觉已经消失了,目前,王先生还在继续康复训练中。

什么是肩周炎?

肩周炎,也常被称为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等,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炎症及纤维化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受损,因为肩周炎多见于 50 岁左右的患者,所以肩周炎又被叫做 " 五十肩 "。还因为肩周炎到后期会大面积粘连,影响抬胳膊等各个方向的活动,肩膀就像被冻住了一样,所以又叫 " 冻结肩 "。虽然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自己会好转,但是疼痛过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①肩部活动受限(主动和被动均受限)

外展、上举、外旋(特征性表现)内旋

②疼痛(夜间痛)

静息痛

发病原因

根据肩周炎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 原发性肩周炎 " 又称为特发性肩周炎,多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疾病的发生或长期保持固定姿势不动等可引起肩关节活动逐渐减少,造成局部代谢障碍,另一个原因是此年龄正值女性更年期阶段,男性的 " 更年期 " 也接近于此。此年龄阶段人群性激素水平下降明显,引起全身激素分泌水平紊乱, 且女性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2、有明确外在诱因的称为 " 继发性肩周炎 ",多指的是继发于患侧上肢创伤及手术之后的肩关节疼痛、僵硬和强直症状,或是由于颈椎病、糖尿病、心肌梗塞、肺部感染、甲亢等疾病诱发而导致。常好发于办公文员、 教师、会计、司机和长期从事手工业操作者。

三个阶段

通常 " 冻结肩 " 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在 1~3 年不等,其过程又可以被分成相互重叠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疼痛期

症状持续时间 3~9 个月,以肩关节进行性疼痛加重为主要特点,夜间疼痛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治疗重点:疼痛期表现为肩关节疼痛,特别是夜间痛。治疗以减轻疼痛为目标,不建议剧烈运动,严重者可考虑采取措施进行局部的暂时制动(具体需医生判断)。此时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可口服和外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及进行超声波、超短波等物理治疗。

阶段二:僵硬期或冻结期

症状持续 4~12 个月,这一期疼痛有所减轻,但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治疗重点:冻结期和解冻期表现为肩关节粘连,活动不便,此阶段还伴有部分疼痛但较之前阶段减轻。治疗以解除粘连,恢复肩关节活动度为目标,可通过积极的运动训练来促进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治疗重点是在康复治疗师用手法恢复患者的活动度,同时训练肩周力量,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考虑类固醇注射或在麻醉下进行肩关节手法松解。

阶段三:恢复期或融解期

一般持续 6~12 个月,疼痛症状及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改善,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冻结肩都会出现良性转归,一部分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将长期存在,甚至成为顽固性冻结肩。

治疗重点:康复治疗师引导下继续加强功能训练,目标恢复到正常生活,以及预防再次受伤。

肩周炎都可以自愈,等着好可以吗?

肩周炎的确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日常训练缓解疼痛,但是,自然恢复时间无法预计,一般需要几个月到三年不等。有些患者跟练网络视频,但因为不科学锻炼造成肩关节拉伤 + 黏连,疼痛加重,更严重的会出现永久性损伤。张亮主任建议肩周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不管处于哪个阶段,康复治疗和科学训练都可以帮助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加快肩周炎痊愈。

哪些动作可以改善肩周炎患者症状呢?

建议:为了避免产生二次损伤,以下动作请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①前屈爬墙

②外展爬墙

注意:当胳膊产生牵扯感时,维持 10 秒钟,建议 10-15 次 / 组,每天练习 2-3 组。

③ Y-W 训练:

注意:不要弯腰,保持胸部挺直且背部正中有夹住东西的感觉,建议 10-15 次 / 组,每天练习 2-3 组。

④前臂张合训练

注意:双肘尽量不要分开,建议 10-15 次 / 组,每天练习 2-3 组。

⑤瑜伽球挤压训练

注意:两肩并拢,尽量把球夹持在远离身体的位置,在双手保持握球位置的状态下,上下移动,建议 10-15 次 / 组,每天练习 2-3 组。

来源 / 西安市红会医院

相关标签

运动医学 张亮 康复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