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不只关乎钢铁之躯,更在于对承诺的永恒坚守。"
这场始于信任危机的风暴,或许终将成为沃尔沃重塑行业标准的里程碑。
2025 年初,一场由 " 宝华韦健音响疑似造假 " 引发的舆论风暴,将沃尔沃这个以安全著称的北欧豪华品牌推上风口浪尖。当 # 多名沃尔沃车主怀疑 4S 店装配山寨音响 # 的话题登上热搜,公众的质疑如同锋利的冰锥,刺破了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 " 厂商 - 经销商 " 责任模糊地带。
在这场风波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起产品质量争议,更是一场关于品牌信任体系能否经受住利益诱惑拷问的考题。
值得深思的是:当消费者权益受损时,责任究竟该由谁来承担?经销商的不规范操作是否等同于品牌价值观的崩塌?
厂商与经销商的 " 楚河汉界 "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沃尔沃车主反馈在 4S 店购车时,所获赠送的 " 宝华韦健 " 音响及水晶挡把,被网友指出 " 宝华韦健 " 的 "Bowers & Wilkins" 的 "W" 中间存在间隔,变成了 "VV",与正品标识不符。
随后在 2 月 12 日,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发文回应,沃尔沃表示,高度重视近期部分客户反映的 " 新车销售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 问题,事件发生后,沃尔沃汽车第一时间展开专项调查。沃尔沃称对原厂配件实行严格的全链路溯源管理制度,每一件原厂配件均符合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为客户提供安心、无忧的用车体验。
在笔者看来,这件事其实并不复杂,涉事的 " 宝华韦健 " 音响作为沃尔沃车型的选装配置,其采购、安装本应在品牌方监管体系内完成。但涉事 4S 店可能通过某些方式突破监管:利用信息不对称以 " 专车专用配件 " 名义替换非原厂产品;在售后加装环节使用非官方渠道配件。简单来说,就是经销商行为,让品牌方背锅了。
而这次事件的核心矛盾就在于,授权经销商对原厂服务承诺的背离。
根据沃尔沃官方声明,原厂配件需符合全球统一质量标准,且全链路可溯源。在声明中清晰划定了品牌方与经销商的责任边界:沃尔沃作为生产商,负责制定标准并输出合规配件;而 4S 店作为服务终端,应严格执行服务流程。
这种越界行为本质上是经销商对沃尔沃 " 安全、透明 " 品牌价值观的背叛。
正如沃尔沃在声明中强调的 " 加强对授权经销商的监督管理 ",其应对措施已直指问题根源——厂商与经销商并非利益共同体,而是互为质量防火墙的监督者。历史案例也反复印证:经销商管理失序,才是豪华车市场最大的 " 灰犀牛 "。
其实汽车行业中 " 厂商强管控、经销商弱执行 " 的问题存在已久,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受理的投诉中,34.7% 的售后纠纷源于经销商私自更换非原厂配件。
从行业视角看,汽车品牌与经销商的关系犹如 " 共生体 " ——厂商依赖经销商拓展市场触角,经销商则依托品牌溢价获取利润。但这种模式的脆弱性在于,经销商可能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突破规则。当经销商的短期利益与品牌长期价值冲突时,部分 4S 店会选择铤而走险。
沃尔沃的 " 安全基因 " 与制度护城河
至于这件事究竟是否该沃尔沃品牌方负责,从法律层面看,《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 经销商、售后服务商销售或者提供配件应当如实标明原厂配件、质量相当配件、再制造件、回用件等,明示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生产日期、适配车型等信息,向消费者销售或者提供原厂配件以外的其他配件时,应当予以提醒和说明。"
该条款直接将 " 配件真实性告知义务 " 锁定在经销商和售后服务商层面。沃尔沃作为供应商的法定责任,仅限于向授权渠道提供符合标准的原厂配件,并确保配件流通可追溯。
沃尔沃在声明中强调 " 零件终身保仅适用于原厂配件 ",实际上已尽到告知义务。品牌方与经销商的关系本质上是标准输出方与执行方的契约关系——沃尔沃制定质量规则,4S 店承诺遵守规则。更深层的行业逻辑在于:沃尔沃从未从配件造假中获益。
所以结论也显而易见,这次宝华 " 伪 " 健音响事件,完完全全是经销商自己的责任,与沃尔沃品牌并无关系。
尽管如此,沃尔沃品牌方仍然迅速响应、真诚致歉,并采取公开透明、严格质控、强化监管等措施。在企业责任感上,沃尔沃是值得被信任的。
其实从品牌基因看,这家诞生于 1927 年的车企,早就将 " 安全 " 二字刻入骨髓——从发明三点式安全带无偿开放专利,到首创孕妇碰撞假人研发体系,其商业逻辑始终围绕 " 长期主义 " 展开。这种价值观投射到售后服务领域,便催生出极具行业标杆意义的制度设计。
沃尔沃的 " 零件终身保 " 政策更是堪称破局之举:自 2020 年起,车主在当地任意授权经销商处购买并安装原厂指定零件后,即可享受终身保修(非外力损坏)。这一政策背后是惊人的成本投入,单个配件终身维保成本会大幅提升。但沃尔沃仍坚持推行,因为其深知售后服务不是成本中心,而是品牌信任的放大器。
在数字化服务层面,沃尔沃更构建起透明的 " 养修旅程 7 步骤 " 体系。从预约到调研,每个环节均实现数据留痕与实时同步。
以车主更换刹车片的经历为例:系统自动推送施工进度照片、旧件处置视频,甚至展示配件溯源码对应的瑞典工厂生产线录像。这种 " 玻璃房式服务 " 彻底颠覆传统汽修行业的黑箱操作,将信任建立在技术赋能的确定性之上。
当然," 透明 " 不应是企业的加分项,而该成为汽车后市场的及格线。纵然再严密的制度设计,也需直面人性的利益博弈。但值得肯定的是,沃尔沃在此次事件中展现了百年品牌的担当——不推诿、不护短。
信任重建没有快捷键,但甚至 " 安全无法平替,服务亦无捷径 " 的沃尔沃品牌却在铺设与消费者之间的柏油路。经销商的一时贪婪,更不应成为埋葬品牌信誉的推手。
结语
对沃尔沃而言,这场风波反而成为检验品牌成色的试金石。用 " 零件终身保 " 对抗行业潜规则,用 " 养修旅程 7 步骤 " 打破信息不对称,用 " 服务透明指数 " 重建质量共识,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被动防守的品牌,而是一个主动重构行业标准的革新者。
正如其 " 让安全,更周全 " 的服务理念所昭示的——真正的安全从不局限于钢板厚度,更在于制度设计能否守护信任的每一道裂缝。在这个万物皆可 " 平替 " 的时代,沃尔沃的选择证明:有些价值无法妥协,因为信任一旦破碎,再精湛的工艺也黏合不起用户心中的裂痕。
而这,正是所有渴望基业长青的车企应有的觉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