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财经 02-20
“味精大王”之战:阜丰起诉梅花,索赔1500万后追加10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初代 " 味精大王 " 冤不冤?

作者 | 伍玥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这是野马财经的第 4273 篇原创

本文约 4350 字,阅读时长约 8 分钟

常言道 " 同行出冤家 ",生意场如同战场,竞争关系注定存在。

十年前,因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梅花生物败诉后(600873.SH ) 被山东阜丰诉赔 1500 万。然而纷争并未停止。十年后,山东阜丰不甘心了,又追加索赔 10 亿元。

梅花生物是国内氨基酸巨头," 梅花味精 " 为其主打产品,成立于 2002 年。案件原告是同为 " 味精巨头 " 的另一家企业——港股公司阜丰集团(HK00546)旗下品牌,福瑞味精为其主打味精产品。

诉讼大战公开后,二级市场掀起一丝涟漪,2 家公司股价表现低迷。截至 2 月 20 日,梅花生物和阜丰集团分别报收 9.41 元 / 股、5.63 港元 / 股,市值 268.4 亿元、141.1 亿港元。

被诉侵犯商业秘密

赔偿 1500 万后再遭 10 亿索赔

2 月 15 日,味精生产商梅花生物公告,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自然人张伟,被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下称 " 山东阜丰 ")以侵犯商业秘密提起诉讼,要求三被告共同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 10 亿元,并承担诉讼费用。目前案件已被法院受理,尚未开庭审理。

山东阜丰认为,自 2012 年起,上述三被告持续侵犯其商业秘密,获利巨大。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在 2024 年 1 月 9 日已判决三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 1500 万元,但其认为三被告并未遵守判决,因此提起新诉讼。

阜丰集团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国际化生物发酵制品公司,主要致力于各种氨基酸及其衍生制品和生物胶体的研发、生产和经营,是全球著名的味精、黄原胶、氨基酸生产商。其下辖多家实体公司,味精产品通过山东阜丰等品牌进行市场推广。

其实,这已是梅花生物被山东阜丰第二次送上被告席。2014 年 12 月,山东阜丰以梅花生物及新疆梅花侵犯其黄原胶生产商业秘密,对其提起侵权诉讼。十年间,该案经 6 次审理,最终由最高人民法院二审终审,于2024 年 1 月,有了判决结果。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新疆梅花、梅花生物,及自然人张伟立即停止侵犯山东阜丰案涉黄原胶生产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不得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案涉黄原胶生产商业秘密;三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连带赔偿山东阜丰经济损失 1500 万元

来源:罐头图库

历经 10 年,战火熄灭,谁料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2024 年 12 月 23 日,梅花生物公告称,收到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执行决定书及罚款决定书,决定将被执行人新疆梅花、梅花生物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各处罚款 100 万元。

对此,梅花生物称,已经对该罚款决定书提出复议,同时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决定书提出异议。新疆梅花已于 2024 年 2 月 1 日主动履行了前述生效判决 1500 万元的赔偿义务,并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一直积极配合济南中院的执行工作。同时,梅花生物、新疆梅花在收到济南中院的执行决定书及罚款决定书后,立即缴纳了 200 万元罚款,并对该罚款决定书提出复议,同时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决定书提出异议。

同时,2024 年 9 月 23 日,梅花生物委托第三方知识产权鉴定机构就黄原胶生产工艺与山东阜丰案涉密点一至九是否相同或实质相同进行鉴定。鉴定意见指出:新疆梅花的技术方案与山东阜丰密点一至四、密点七至九不相同也不实质相同;新疆梅花的技术方案无与山东阜丰密点五至六对应的技术方案

看起来,梅花生物 " 有错就纠 ",乖乖接受处罚,不过,山东阜丰仍旧紧追不舍,继续提起赔偿 10 亿元的诉求。

京师律师事务所张翠英律师表示,计算赔偿的依据通常是被告侵权所得,原告实际损失等。山东阜丰的追加赔偿是否合理,诉求是否合理,要看举证的事实依据,目前没有看到案件起诉材料,不太好判断。梅花生物如果认为不合理,可以通过起诉对方恶意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权利。

梅花生物曾在 2024 年半年报称,新疆梅花在当前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信息与案涉黄原胶生产商业秘密是否相同及是否需要停止使用,应由人民法院另案依法审查认定。公司已提出再审申请,2024 年 7 月 1 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具了受理通知书。

10 年商战,味精行业 " 龙虎斗 "

除了大家熟知的莲花味精,梅花、重花、菊花、菱花、敏花、滕花、味花……你有听过这些 " 花 " 的品牌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味精品牌的名称。

梅花生物成立于 2002 年,前身为河北梅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氨基酸综合品类较多和产能较大的生产企业之一," 梅花味精 " 为其主打产品。目前业务覆盖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人类医用氨基酸类等,旗下产品包括 " 梅花牌 " 味精、" 梅花鲜 " 调味料、黄原胶、赖氨酸、苏氨酸等产品。但是,主力产品味精近来市场价格却不断下滑。

阜丰集团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国际化生物发酵制品公司,主要致力于各种氨基酸及其衍生制品和生物胶体的研发、生产和经营,是全球著名的味精、黄原胶、氨基酸生产商。

梅花生物在 2018 年年报内,已将阜丰集团与公司并列为国内谷氨酸钠(味精)、苏氨酸、黄原胶行业的主要生产厂家。

根据中信建投披露的数据,目前阜丰、梅花、伊品是我国味精行业规模前三的企业,市占率已经达到 90% 以上,其中阜丰集团市场占有率为 47.04%,占比最大。

来源:罐头图库

2024 年三季报显示,梅花生物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186.81 亿元,同比下降 8.99%;归母净利润 19.95 亿元,同比下降 7.65%;扣非净利润 17.69 亿元,同比下降 15.7%。作为梅花生物的主要产品之一,黄原胶一直是其重要收入来源。2024 年前三季度,黄原胶收入 10.63 亿元,约占总营业收入的 5.69%;净利润 3.44 亿元,约占公司净利润的 17.26%。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认为,如果 10 亿元索赔成立,将对梅花生物的财务状况产生显著冲击。不过,2024 年三季度,梅花生物账面可支配资金为 56.53 亿元,短期内流动性风险可控。

来源:罐头图库

阜丰集团也有隐忧,2023 年其业绩颓势就已经显现。全年收入 280.07 亿元,同比增长 1.9%; 归母净利润 31.44 亿元,同比减少 18.6%。其中,包含味精在内的整个食品添加剂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收入 134.95 亿元,同比增长 1.5%,占比达 48.18%,毛利率 16%,同比下降 3.5 个百分点。

再细分来看,味精在 2023 年的收入约 103.38 亿元,占总营收的 36.9%,平均售价同比减少约 6.9%;销量同比增加约 3%。因此,味精这一产品价格下跌也是公司利润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 2024 年中期业绩,阜丰集团取得收入 133.68 亿元,同比减少 1.56%;股东应占半年度溢利 10.41 亿元,同比减少 32.29%。集团期内的整体毛利较去年同期下跌 22.3% 至约 22.98 亿元,主要由于食品添加剂及胶体分部的毛利下降所致。

王思露表示,这个事件对于阜丰集团的保护意识会增强,会促进业态的发展。双方均为国内黄原胶主要生产商,阜丰集团在港股上市。此次纠纷或许会加速行业技术壁垒的提升,推动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总之,作为调味品行业内首次商业秘密纠纷案件的案例,10 亿元的索赔金额,很可能影响消费者对梅花生物的信任度,难免对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去年被判决 1500 万元赔偿后,梅花生物在半年报中曾表示,结合专业意见并综合评估后,公司认为判决对公司生产及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可能性很低。针对此次被追加 10 亿元的赔偿,梅花生物表示,由于案件尚未开庭,诉讼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暂无法判断是否会对公司损益产生负面影响。

艾媒咨询 CEO 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梅花之前因为失信被罚,还是有一定负面影响。不管如何,因为这个案子跟当年的王老吉和加多宝一样,是同行之间的官司,对双方的业务其实都没有帮助。不管从商誉、心力,还是从耗费资源来看,这么漫长的官司对于双方可能都没有受益。这背后也折射出,企业在商业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相关保密工作以及竞争门槛的构建还是要有长远的规划。

初代 " 味精大王 " 还能东山再起吗 ?

1972 年,24 岁的孟庆山自部队转业以后,捧了十年 " 铁饭碗 "。1982 年他辞职下海,加入廊坊东沽港木材公司担任经理,又在 1989 年独自创业,成为个体户。

1992 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味精生产大国,此后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1999 年,孟庆山创立了梅花味精,成为行业里较晚一批入局的味精企业,彼时莲花味精还独占鳌头。

21 世纪初," 味精致癌 " 的谣言一时间甚嚣尘上,包括梅花生物在内的味精产品相关企业,站在风口浪尖。

但孟庆山不服输,除了 C 端用户,他将销售范围进行了拓展,还布局原料出口与 B 端大客户市场。梅花集团成为联合利华、太太乐鸡精、豪吉鸡精、康师傅方便面、洽洽瓜子、贵州老干妈等知名品牌的供应商。

2006 年,梅花获得 " 中国驰名商标 "" 最具竞争力品牌 " 称号;2008 年,梅花签约倪萍为产品形象代言人,也确立了初代 " 味精大王 " 的行业地位。

2010 年,梅花生物通过借壳五洲明珠成功进入 A 股市场;2014 年 4 月,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 " 梅花生物 "。

2017 年 1 月,孟庆山辞任梅花生物董事长,由王爱军接任。王爱军是孟庆山长女,现任梅花生物董事长、董事。目前孟庆山持股上市公司 29.94%,为第一大股东,王爱军持股 2.54%,为实际控制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 5133 亿元,2027 年有望达到 10028 亿元。2024 年中国味精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 280 亿元,同比增长了 10%。可见,味精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023 年,梅花生物实现营业收入 277.61 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 31.81 亿元,与阜丰集团和宁夏伊品并列国内味精行业前三强。

据财富中文网发布的 2024 年《财富》中国 500 强排行榜信息,2024 年,梅花生物以 3921.4 百万美元(277.61 亿元人民币)营收,入围中国 500 强,排名 479 位。

张毅表示,味精作为调味品市场方向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过去主要还是依赖家庭和餐厅的需求,就 B 端和 C 端都有。但是随着大家对健康意识和营养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味精受到的挑战还是比较大的。在调味品赛道上,比如说像松茸调味料,很多植物端健康理念的这些产品,最近这几年正受市场的欢迎。在调味品赛道上,并不是大家对产品的需求下降,而是对调味品产品本身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去适应时代和消费者的诉求,就非常重要。

不过,梅花生物不甘心只做调味品,近年来,其开辟第二赛道——氨基酸。

动物营养氨基酸是一种对动物营养类饲料添加剂中使用的氨基酸的统称,而梅花生物主营的赖氨酸和苏氨酸产品,是蛋白质的基础单元,也是畜禽生长的必需氨基酸。2022 年,动物营养氨基酸营收达到 145 亿元,占梅花生物总收入的 53%。2020 年起,氨基酸的收入占比持续上升。

来源:wind

从初代味精大王,到 " 动物保健品 " 的生意,梅花生物目前仍面临营收、净利下滑的境地。如今又遭遇竞争对手 10 亿元的索赔,你认为梅花生物能翻盘吗?这场商业诉讼大战,你支持谁?留言聊聊吧 !

© 野马财经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