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02-20
一次性木筷都是二氧化硫漂白过的,不能用?真相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新闻,说是商家会用二氧化硫对坚果(特别是开心果),干货(比如粉丝、银耳等)进行漂白,有些坚果干货还会被检测出二氧化硫超标。

此外,对于二氧化硫,网上也有过新闻报道,称商家会用二氧化硫漂白一次性筷子。

坚果、果干属于直接入口的食物,而筷子也是直接接触食物的物品,它们真的可以用二氧化硫漂白吗?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件事。

" 漂白效果绝佳 " 的二氧化硫

用在食品方面安全吗?

二氧化硫(SO2)算得上是中学化学课本上的 " 明星化合物 " 之一了。它是一种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氧化硫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能够将一些有颜色的有机物还原为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漂白性。高中化学课中就有相关的实验展示环节: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而在重新加热之后,品红溶液又恢复了原来的颜色,说明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可逆的。

二氧化硫这些特性,让它成为了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漂白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与此同时,二氧化硫也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而且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吸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引起哮喘样反应。

那这种有毒的物质,真的可以用来漂白食物、筷子这些直接入口的东西吗?

图源:视觉中国

答案是:可以的。

二氧化硫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比如,在 2025 年 2 月 8 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中,就有对二氧化硫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描述。

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是允许作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添加到食品中的。(需要说明的是,人们往食品中添加的并不一定就是二氧化硫气体,可能是亚硫酸盐等盐类。但最终检测的时候,都会通过处理,以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来计,为了方便起见,后面就直接说二氧化硫了。)

允许添加二氧化硫的食物种类非常多,年货里比较常见的水果干类、蜜饯、坚果、腐竹等都包括在内。另外,生活中很常见的面条、饺子皮、馄饨皮、淀粉、白砂糖及白砂糖制品也都是允许添加二氧化硫的。在葡萄酒和果汁饮料中,二氧化硫也是一种重要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允许使用二氧化硫的食品(部分),图片来源: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所以,二氧化硫在食品中的应用算得上是非常广泛。那食品中的二氧化硫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吗?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二氧化硫的安全性进行过评估,并得出结论,二氧化硫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每公斤体重 0~0.7mg。

也就是说,一个体重 70 公斤的人,每日最大允许摄入量为 49 毫克。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以面条这种食用量比较大的食物为例。它的最大允许残留是 0.05g/kg,即 50mg/kg,差不多相当于每天要吃 1 公斤的面,才会超出这个限额。这还是以二氧化硫残留的最大量来计算的,所以我们并不用对二氧化硫过度担心。

" 小作坊 " 漂白的产品需注意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需要遵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但是路边的小摊贩售卖的食品,安全性就不一定有保证了。

一些不正规的小摊贩售卖的食品来源不够可靠,可能没有经过任何检测就售卖了,而为了让卖相好一些,确实可能会用二氧化硫进行漂白,容易存在二氧化硫超标的问题。

此外,有些黑心商贩可能会把放久了的坚果食品重新漂白,以次充好,这些食物无疑是不安全的。

所以建议购买食品还是要选择正规的商超,毕竟这些商超需要对售卖的食品安全性负责。

图源:视觉中国

而用二氧化硫漂白的筷子,也是类似的道理。无论是用硫黄熏蒸还是用亚硫酸盐浸泡,在对筷子原材料进行漂白处理之后,应该对处理完毕的木材进行后续处理,去除过多的二氧化硫。一些小作坊可能会为了 " 节约成本 ",省略掉后续的处理工艺,使得制作的筷子二氧化硫残留超标。

比如,2010 年,总台 "315 晚会 " 就曾经曝光过使用工业硫黄熏蒸和漂白一次性筷子的 " 黑作坊 "。在使用硫黄熏蒸木材两天之后,工人并不会对木材进行任何去除二氧化硫的操作,而是直接进行削制、抛光,简单包装后便进行售卖。有些发霉的筷子甚至经过漂白之后也就直接 " 混入 " 了其他筷子里。

这样的筷子二氧化硫超标也就 " 不令人意外 " 了。

气味浓重,就别用了!

对于食品,解决方案也比较简单,前面已经提到了,应该尽量去正规商超购买食品,尽量不要贪图便宜购买路边不知来源的产品。退一万步说,万一商品真的有问题,在正规商超购买的,我们还能知道去找谁维权。

而对于一次性筷子,我们能做的确实比较有限。

如果一拆开一次性筷子的包装,能闻到浓浓的刺鼻味道,这种筷子就不要再 " 勉强使用 " 了。

在外尽量选择卫生状况比较好的饭店就餐,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平时在家吃也别 " 偷懒 ",用平时点外卖 " 攒 " 的筷子,家用筷子洗完再用更安心 ~

你平时会注意避免用一次性筷子吗?评论区说说。

来源:央视网综合科普中国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坚果 哮喘 腹泻 高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