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值得买 02-18
199块小熊座4盘NAS机箱!价格屠夫?比蜗牛星际更优的入门机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碚 Zheteng- 程亮

首先,视频在此,看视频更直观:

要说近期 NAS 圈最让我关注的两件事,第一是飞牛终于支持虚拟机和人脸识别,第二就是星之海在年前发布了小熊座机箱。小熊座主打入门级,四盘位设计,带背板,支持 SFX 电源,还能安装半高的 PCIE 卡,只要 199 块!这个价格直接让我震惊了。毕竟,在 NAS 圈稍有名气的厂商里,四盘位 NAS 机箱从来没见过如此 " 离谱 " 的价格。说它是价格屠夫(仅以 价格来看),绝对不过分。毕竟,就连二手的蜗牛星际机箱,包邮也得 100 多。

但正如我一贯的观点,判断一款产品,不能光看宣传,而要看实际表现。渲染图再精美也代表不了什么,实物才最有说服力。便宜自然有便宜的道理,低价也一定有它的取舍。所以,我直接下单了一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 199 块的机箱到底值不值得买,它能否取代低价位 NAS 机箱的霸主——蜗牛星际,成为入门装机首选

为了保险起见,我选了黑色款。经验告诉我,黑色机箱通常更低调耐看,放进机柜里也更和谐。

从喷涂质量来看,表现还不错,没有明显的瑕疵,防指纹设计也让机箱不会显得油腻腻的。整体造型方正,尺寸为 222x223x201mm,总体积 9.9L。对于四盘位机箱来说,这个体积并不算小。

风格上,小熊座延续了星之海一贯的简约设计,正面没有多余的装饰,颜值谈不上出彩,但也不算难看。正面主要是一大片开孔,确保硬盘、电源和主板仓的通风散热。

右上角集成了 Type-C、USB 3.0 接口和电源按钮,但没有指示灯。值得注意的是,Type-C 和 USB 3.0 共用 19PIN 插头,所以 TYPE-C 接口速率为 5Gbps。

右下方是磁吸设计的硬盘仓面板,面板预留了拉手,方便取下。但这个拉手设计多少有点突兀,硬盘仓面板装上之后也并未和前面板齐平,有点小遗憾。

机箱左侧板几乎整块都做了开孔,为 CPU、主板和 PCIE 设备提供散热通道,而右侧板则完全封闭。两侧板均采用螺丝固定,并未采用快拆设计。正面能明显看到侧板的拼接痕迹,这点在渲染图上不太明显,但实物一眼就能看出,正面观感来说是减分项。

机箱背部设计较为简单,分别为电源位、12CM 风扇位,风扇位简单粗暴的直接开了一个圆孔,右侧是挡板口,以及半高 PCIE,PCIE 上方有一排散热孔。机箱主体采用铆接方式固定,不能拆卸,因此挡板口和风扇位的中间预留了四个孔,作用是方便用螺丝刀固定背板,这种设计让我想起了蜜獾超存——当时我还吐槽过这种设计方案,只是没想到小熊座也用了类似的解决办法。机箱棱角比较分明,甚至可以说是 " 棱角分明 " 到了咯手的地步,各个角基本都是尖角,背面和底部的铆钉突出也比较明显。

拆开两侧的侧板,第一感受是,这个侧板是真的薄,稍稍用一点点力,就能感到明显的弯曲,拿着卡尺测量厚度,显示 0.7 毫米,抱着疑问问客服,客服回复实际测量厚度达标,本着严谨的态度,找来了更精确的卡尺和千分尺进行测量,发现厚度确如描述,外框 0.8 毫米,并未虚标,用不精确的量具所测量的结果下结论,确实是我莽撞了

机箱的设计采用了左右分层的解构,左侧为主板仓,右侧上层为电源仓,下层为硬盘仓,小熊座仅支持 ITX 主板,值得表扬的是,电源方面,支持 SFX 以及 SFX-L 电源,SFX 电源的支持让机箱有了更好的散热和噪音控制,电源仓足够大,对于理线会非常友好

机箱内框部分标称使用 1mm 板材,实际测量发现硬盘笼部分确实是 1mm,其他地方,比如电源仓部分,只看照片都能看出明显比硬盘笼部分薄一些

实际测量来看,依然是 0.8mm 板材。

虽然并非所有的内框架都是 1 毫米板材,但是总体来看,机箱主体部分强度还是过关的,并没有没有不稳定的感觉

但是,PICE 和挡板口连接的位置,因为板材薄,连接的面积小,稍微用了就会有非常明显变形,强度实在是差强人意。

另一个让我惊讶的地方是,机箱虽然是全新,但主板仓和硬盘笼的板材上居然有明显的划痕,品控方面还有待加强。

主板仓有预留走线孔位,但只是简单的直开孔,并未做任何的处理,边缘锋利,装机时得小心,否则装机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滴血认主这句玩笑话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远

主板仓底部预留了一个 2.5 寸硬盘安装位,可拓展 SSD 或者笔记本硬盘,硬盘仓可接入 4 块 3.5 寸硬盘,背板支持 SATA 和 SAS 硬盘,不过 SAS 硬盘需要主板支持,背板比较简单,常规的两个 D 口,4 个 SATA 接口设计,支持热插拔

此外,机箱附带脚垫并无减震能力,而脚垫的造型我个人来讲也不是太喜欢,所以直接更换成直径 30MM 圆形脚垫,虽然更换的脚垫也不算好,但是至少在减震和防滑方面一定会比硬塑料更强

装机方面,我选用了豆希 B250 主板,I3 8100 CPU,AVC28MM 散热器,12G 内存(4G+8G),全汉 350 瓦 SFX 电源,580 T2 网卡以及一把利民 C12C 风扇,主板板载 6 个 SATA 接口,一个 MSATA 接口 , 一个 M2 接口,一个 PCIE X16 插槽,搭配小熊座非常合适

机箱附带的装机小配件

电源和机箱颜色很搭配,装机过程中,除了一个固定孔位略有偏差,整体还算顺利。电源仓空间足够大,即使是非模组电源,理线也很轻松,甚至还可以再放置两个 2.5 寸固态。风扇方面,我选择了 1225 规格风扇,由于空间有限,使用侧弯 SATA 软线会更合适

否则直头线需要硬折弯才能安装。机箱附带了防尘网,为了装机美观且发挥防尘网作用,风扇选择了往内部吹风,不过,缺点就是噪音方面感觉似乎会更明显一些

前面板看起来太单调,我买了一个小熊的配饰装上去,可惜的是这个配饰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看

装好小熊配饰以后插上了 580T2 网卡,当所有的空位被配件填满以后,整个机箱的背部明显较之最初美观了很多,完全不见了之前简陋的样子

机箱并未配置硬盘托架,在 NAS 机箱中,虽然托架从体积来看占比并不高,但要和硬盘笼契合,且做到美观实用风道通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本也并不低,托架所需配件多,生产成本较之把手会高几倍甚至十几倍,同时选用硬盘把手和减震钉还可以降低硬盘笼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单从成本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方案完胜普通的硬盘托架,但整体的观感和推入的便利程度来看,明显常见的硬盘托架会更胜一筹,从实际硬盘推入的情况来看,安装比较稳固,推入的阻尼也适中,且减震钉能一定程度缓解硬盘振动问题

不过,推入硬盘的那一刻,这个拉手设计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正面朝下,硬盘会不会掉落,为找到答案,我插入了两块 3.5 寸硬盘,正面朝下并不断晃动,让两块硬盘用生命来寻找答案,最终的结果是:硬盘并不会掉落,完全可以放心。(温馨提示:硬盘有价数据无价,本测试请勿模仿)

装机完成以后,简单的做了一下烤机测试,室温 13 度的情况下,CPU 待机 30 度左右,单烤 5 分钟,CPU 最高来到了 72 度,虽然主板仓几个方向都有大面积开孔,但空气并没有像硬盘笼那样对流,且散热器太差,所以散热不够理想

机箱支持最高 70MM 的散热器,散热器的选择比较多,换了一个高度 58MM 的散热器

进行了第二轮的测试,单烤 5 分钟的情况下,CPU 最高 59 度,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

这两个散热器都是最便宜最普通的散热器,如果换更强的散热器,散热能力还能有进一步的提升,温度能控制到更低的水平,硬盘测试方面,4 块硬盘两两之间进行大体积文件拷贝测试,让硬盘保持高负荷的工况,持续 30 分钟,此时硬盘温度从最初的 18 度来到了 22 度,得益于机箱 12CM 风扇直吹硬盘笼,所以硬盘区域散热非常不错,甚至比我预期中还要好一些

总结

最后说说对于机箱的整体感受,从外观,设计和用料以及做工来看,成本压缩的痕迹比较明显

整体板材较薄,机箱除部分区域有折弯以外,并未使用其他工艺增加强度,开机键无指示灯,硬盘把手替代了托架,以及铆接固定、脚垫简陋且无减震、风扇位直接开孔等,但整体强度还算勉强合格,且散热表现良好,功能性基本满足 NAS 需求。但是 199 块的售价摆在这里,定位就是入门级,不能用高端机箱的标准去苛责

客观的说,拿不在一个价位的机箱比设计做工不够客观,如果不看价格只谈设计做工,基本就等于耍流氓,还是最初的那句话,便宜有便宜的原因,低价肯定也有低价的道理,值与不值,看完视频以后,相信朋友们应该有了自己的判断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小熊座是否和你预期中一样?你觉得他能否撼动蜗牛机箱的霸主地位呢 ? 欢迎各位朋友评论区留言发表看法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smzdm.com)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nas 蜗牛 type-c 方正 渲染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