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调整最大,新势力加速转型。
作者 | 迩言
编辑 | 志豪
5 天 77 位高管岗位调整,车圈再迎一波人事 " 地震 "。
车东西 2 月 21 日消息,最近一周,8 家车企的高管岗位都发生了变动。
2 月 18 日,一向低调的北汽集团被曝光 4 名高管岗位调整,其中,原北汽鹏龙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昊接任陈巍,担任北汽股份新任董事长。同时业内有传言称陈巍将调任北汽蓝谷担任董事长。
就在同一天,上汽乘用车公司公布一则任免名单,涉及 63 位高管。
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也成为智能汽车战略的负责人,并从李想手中接过了 " 产供销联席会 " 主任的职位。
2 月 17 日,原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治平出现在兵装集团高管团队中,出任兵装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2 月 15 日,小米汽车也进行了重大人事调整,涉及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汽车部副总裁黄振宇等 4 位高管。
2 月 14 日,小鹏汽车也迎来了跳槽高管的回归。
... ...
2025 年开年,车圈人事换防的火烧得更旺了。
据车东西不完全统计,就在 2.14-2.18 这五天,车圈 77 位高管岗位调整,既包括小米、理想、小鹏等新造车企业,也包括北汽、上汽、东风、长安、奇瑞这五家传统车企。
▲ 2.14-2.21 车圈开年高管变动情况
而在蛇年刚复工时,距离现在也才刚过两周。
2025 年车市竞争如何定调?似乎通过更换高管的焦灼情况就能体悟几分,就连汽车央国企都没有了 " 铁饭碗 ",而一系列事件背后也反映出造车企业积极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本文福利:车圈开年掀起人事变动潮,上汽力度最大。车东西已经帮你整理好了 77 位行业高管变动信息,回复【车东西 0754】获取报告《2025 年,车圈进入淘汰赛》及高管变动表。
01.
一纸文件任免 63 人
贾健旭重整上汽乘用车
2025 年开年,上汽又迎来新一轮 " 人事地震 ",调整高管数量达到 63 人,动作最为激烈。
2 月 18 日,一则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建旭签发的《关于大乘用车干部任免的通知》流出,披露了这波人员调整情况。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
从任免名单来看,此次人事变动涉及荣威、名爵、飞凡三大核心品牌,又在市场营销、战略规划部、制造研发、财务人力等板块进行重点调整。
▲网传上汽集团发布《关于大乘用车干部任免的通知》(图源网络)
业内有消息称,这次人事调整是从年前开始,彼时内部的管理层进行了全员竞聘。
并且,这份任免名单在营销部、战略及型谱规划部板块,上汽集团的高管任免都做了国内、海外市场区分,这也意味着上汽集团要持续猛抓出海,巩固出海优势。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 年中国车企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上汽整车出口 92.9 万辆,仅次于奇瑞(114.4 万辆)。
而加快出海,以及业务板块调整,都说明了上汽集团正在重整乘用车品牌,进行着重布局。
2024 年上汽集团全年实现销量 401.3 万辆,同比下滑 20.07%,同时其连续 18 年国内销量最高车企集团的纪录也被比亚迪正式终结。
▲上汽集团 2024 年全年旗下各品牌销量情况
其中,上汽乘用车是上汽集团旗下除了上汽通用外,销量同比下跌幅度最大的品牌,全年卖车 70.7 万辆,下滑 28.3%。
为了发展乘用车品牌,上汽集团启用了一系列包括周钘在内的年轻 " 少将 ",并且进行了进行了组织架构的革新。
▲上汽集团名爵品牌(MG)事业部总经理周钘
根据上汽的规划,集团内成立 " 大乘用车板块 ",将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MG、飞凡)、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 5 家企业整合," 握指成拳 ",成立大乘用车执管会,对自主板块重大事项集体决策。
此次人事调整也是由上汽集团大乘用车执管会研究决定的结果,贾健旭操刀重整乘用车,一次性任免 63 人,透露了上汽加速自主、补齐短板的决心。
02.
小米理想奇瑞高管大调整
小鹏跳槽高管回归
相比传统车企高管的较大规模调整,小米、理想、小鹏等新势力高管变动相对较少。
小米汽车日前迎来重大人事调整。
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被任命分管智能制造部、工厂、体系运营部,并向集团 CEO、汽车部总裁雷军汇报。
▲小米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
同时,汽车部副总裁黄振宇继续兼任供应链部总经理、质量部总经理,黄振宇曾是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于 2023 年 6 月开始兼任供应链部总经理。
此外,小米产品部门、智能座舱与 APP 部门也都迎来了新任总经理。
产品部总经理由于锴担任,于锴曾是小米早期员工之一,曾经参与小米汽车座舱方面的筹备工作。
刘黎担任智能座舱与 App 部门总经理,他将负责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与优化,以及 App 的用户体验提升,同样直接向雷军汇报。
此次调整后,雷军作为集团 CEO 兼汽车部总裁,将直接听取智能制造、供应链、产品研发及智能座舱四大核心板块汇报。
▲小米集团 CEO 兼汽车部总裁雷军
当前,产能是小米能否达成年销目标的最大挑战,此外,小米汽车内部还有 YU7 等多款新车正在筹备,此次高管调整一方面是为了冲刺产能,另一方面也是扩大新车研发力量。
▲小米 YU7
理想汽车也发生了重大变动,总裁马东辉主管理想汽车业务,董事长、CEO 李想专心搞 AI。
理想汽车决定任命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担任智能汽车战略的负责人,负责制定与智能汽车业务相关的战略目标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
为了支持马东辉开展相关业务,战略委员会还决定任命他为 " 产供销联席会 " 的主任。此前,该职位由理想汽车的董事长兼 CEO 李想担任。不过,李想依然是产供销联席会成员,会参与汽车相关业务决策。
▲理想汽车董事长、CEO 李想
小鹏汽车也迎来了跳槽高管回归,前智驾泊车规控业务负责人刘懿在离开小鹏近半年后,重新回归小鹏汽车,继续负责泊车业务的研发。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火爆的背景下,老牌车企奇瑞集团旗下的新势力品牌 iCAR 也进行了重要人员调整。
原新能源产品规划负责人苏峻正式升任集团副总裁,并接掌 iCAR 品牌事业部。
▲苏峻升任奇瑞集团副总裁
而原 iCAR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章红玉,调任奇瑞品牌国内事业部任执行副总经理,主抓品牌有关项目。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iCAR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章红玉
自此,奇瑞 iCAR 品牌正式换帅,由一把手苏峻带领。奇瑞的高管换阵目的是为了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进品牌变革。
03.
东风两高管重组前调离
央企整合高管名单曝光
东风、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也都迎来了高管团队调整。
2 月 17 日,原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治平的名字出现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官网上,他出任兵装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周治平出任兵装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同时,周治平已经不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团队行列中。
▲原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治平
而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玉金的名字则出现在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 集团领导 " 一栏,其职务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玉金
这两项人事变动,似乎响应了此前关于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的间接控股股东筹划重组的传闻。
根据官方消息,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的间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组,如果东风和长安能够合并,将诞生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全球第五大车企。
▲世界主要车企集团销量排行榜(2024 年)
毕竟,2024 年,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的汽车销量总和(516 万辆)已经超过了中国汽车销冠比亚迪(427.2 万辆)。
若只统计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东风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约为 137 万辆,同比增长 34.3%。长安汽车自主品牌达到了 223 万辆,占比超过 80%,双方销量总和达到 360 万辆,和比亚迪相比还存在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文件指出,本次重组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实际控制人不会改变。
而此次人员调整或将拉开双方高管人事调整的序幕,更大范围的国有车企高管变动或将浮出水面。
04.
结语:车企高管换防谋开新局
短短 5 天时间,8 家车企爆发了 78 起高管易位事件,事件之纷杂、时间之紧密,也体现了整个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家车企都在经历转型寒冬。合资销量不振,本土传统车企转型缓慢,新势力车企洗牌加剧,不少车企开启自救模式,调整对组织架构,以便应对全新一年更卷的车市。
可以预料到的是,2025 年中国车市竞争会更加激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