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 02-22
EPC价格跌破900元/kW,风电行业自律公约形同虚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夏风电 ,作者华夏能源网

作者   |  解夏

编辑   |  王东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 hxny3060)获悉,近日,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双良包头市园区绿色供电项目 42 万千瓦风电场 A、B 标段 EPC 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两个标包规模共计 420MW。

其中标包一 220MW,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 " 中国电建北京院 "),投标报价 1.896 亿元,折合单价约 862 元 /kW;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 1.935 亿元,折合单价 880 元 /kW。

标包二为 200MW,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 " 中国电建江西水电 "),投标报价 1.827 亿元,折合单价 913.5 元 /kW。

上述数据意味着,风电项目 EPC 单价再度刷新最低纪录。EPC 价格首次跌破 900 元 /kW,中国风能协会主导行业自律建立的价格红线彻底失守。

自律公约签订后,低价竞争还很凶猛

本次风电场招标明确提到,采用单机容量 10.0MW 的风机。这两个标段的 EPC 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设计、设备采购、调试及试验、施工、其他工作。

一般来说,在风电 EPC 工程中,设备采购的费用占比在 80%-85% 左右,风电机组成本(包括风机采购成本、塔筒、风机运输及安装)占设备采购成本的 60%-85% 左右(根据风电场位置等情况不同,采购成本有所不同)。

若以采购成本 85%、风机成本 85% 的最高占比粗略估算,以第一中标候选人的报价计算,该项目标段一风电机组的采购成本约 1.37 亿元,单价约 623 元 /kW,标段二的风电机组采购成本约 1.32 亿,折合单价约 660 元 /kW。

这一价格相较于此前的自律公约 1200 元 /kW 的价格红线差距巨大。

2024 年 10 月,12 家风电整机商达成自律公约,拉开风电行业反内卷大幕。行业自律公约明确了 " 不得以低于其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 ",目的是防止低价恶性竞争。

2025 年 1 月 11 日,在 2025 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明确指出,10MW 机组(叶轮直径 230m,不含塔筒)成本测算的合理价格为 1200 元 /kW,包括直接成本(材料、制造费用、运输费用)950 元 /kW、费用(质量投入、研发费用、其他日常费用)250 元 /kW。

前不久,华夏能源网就曾提出价格红线保卫战注定是 " 持久战 ",这条 1200 元 /kW 红线必然无法守住(见华夏能源网此前文章:《三大难题 " 泰山压顶 ",十字路口的中国风电何去何从》)。

只是没想到,距离风能新春茶话会仅仅过去一个月,风电 EPC 的招标单价就再度创下新低,1200 元 /kW 的红线已是形同虚设。

不仅如此,该项目还要求在合同签订后 7 日内开工,2025 年 6 月 30 日全容量投产,工期仅 4 个月左右,时间紧、任务重,倒逼企业采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牺牲利润换取现金流。

低价竞争呈现三大特征

实际上,自行业达成自律共识以来,低价竞争依然非常凶猛,呈现出三大特征,即持续性、普遍性和系统性。

持续性表现为,尽管 2024 年四季度以来风机价格已经有所回暖,但低价竞争的局面并未全面刹车,在 11-12 月,仍然有 4 家整机商以低于 1200 元 /kW 的价格中标了 6 次,2025 年以来,低于红线的价格中标也依然存在。

中国电建此前在 2025 年度风力发电机组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开标中,其陆上风电项目最低单价约 1149 元 /kW,也低于 1200 元 /kW 的价格红线。而在近期多个风电 EPC 项目竞标过程中,中国电建旗下子公司均报出过低价。

这意味着,低价中标并非孤例,已经具有普遍性。

以去年 12 月靖远山发投(靖远)A 区 40 万千瓦风电项目(北滩 20 万千瓦)工程总承包招标为例,该项目共两个标段,标段一容量 100.1MW,中国电建北京院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报价 2.18 亿元;标段二容量为 100MW,中国电建北京院为第二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 9150 万元。

该项目中,中国电建北京院标段一单价约 2178 元 /kW,标段二单价约 915 元 /kW,不过标段二的三名中标候选人的折合单价均在 915 元 /kW 左右,也是 EPC 工程中的低价。

作为大型央国企,中国电建是亏损抢标吗?显然不是。EPC 的话语权高于整机商,承包方在不亏损的情况下,通过压缩设备采购费用转嫁成本压力,体现出开发商、整机商及产业链的系统性低价竞争。

尽管央国企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龙头效应分摊成本,但长期低价竞争已导致产业链大面积亏损。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整机商毛利率已普遍低于 10%。

若持续下去,整机商是否能覆盖研发、运维和质量成本并不好说。更严重的是,技术迭代会停滞,还将引发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

早在去年北京风能展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副司长史立山就直指问题核心,表示只是风机厂签订自律公约是不够的,要把开发商统一考虑进来," 一定要把最低价格中标条款给去掉,把价格主导的选择原则变成全生命周期主导,一定要是综合性的考量问题。"

行业亟待新的规则和机制的构建,风电反内卷依然任重道远。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王东 北京 内蒙古 江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