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月芹 2 月 17 日,一场重磅座谈会上,中国科技界的新锐和元老同台亮相。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和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紧挨着,坐在了会场第一排的位置。
2025 年 1 月 20 日,将满 40 岁的梁文锋刚发布 DeepSeek-R1 模型并宣布开源,DeepSeek 也成为史上最快突破 3000 万日活的 App。
2011 年 1 月 21 日,同样将满 40 岁的马化腾刚推出微信,掀起一场即时通讯革命。微信上线首月注册用户突破 50 万,次年突破 1 亿,成为全球用户量最大的社交应用之一。
而就在这场座谈会前后,常被称为庞大但 " 保守 " 的微信为搜索功能接入 DeepSeek-R1 并进行灰度测试,随后几乎整个腾讯生态内的应用都陆续跟进,从新增一个搜索端口到功能上快速融合。这与腾讯近两年异常冷静、慢几拍推 AI 的风格大不相同。
DeepSeek 的出现,或多或少燃起了马化腾以更大决心、更多资金投入、更开放姿态入局 AI 的信念。
在梁文锋少有的对外表态里,他曾提到马化腾这位科技和创业领域的 " 前辈 ":所有的套路都是上一代的产物,未来不一定成立。拿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去讨论未来 AI 的盈利模式," 就像马化腾创业时,你去讨论通用电气和可口可乐一样,很可能是一种刻舟求剑 "。
快!全跟上!
2 月初,华为云、腾讯云等多家 AI 大模型厂商纷纷接入 DeepSeek-R1 模型时,包括腾讯在内的许多大厂员工还以为,这可能只是公司为了拥抱大火的 DeepSeek 而让云服务部门秀出的动作,和自己没有关系。
2 月 11 日,腾讯智能工作台 ima 接入,两天后腾讯 AI 助手腾讯元宝更新支持混元和 DeepSeek 两大模型。
接入元宝的 DeepSeek 获得了图片解读、解析多种格式附件、联网搜微信公众号、从微信上传文件等能力,而 DeepSeek 官方应用目前仅支持文生文、解析文本附件。
这种变化大不相同:不仅要让 DeepSeek 融合混元的多模态理解能力,还得打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腾讯生态的核心信息源。
在 DeepSeek 的加持下,腾讯元宝下载量激增。从苹果应用商店免费 App 排行榜 200 名外直线上升,2 月 19 日至发稿日,元宝都霸榜前 3,另外两名分别是 DeepSeek 和豆包。
更大的转折点到了 2 月 16 日,微信试水接入 DeepSeek-R1" 满血版 ",一批获得灰度测试资格的用户可以在 " 搜一搜 " 界面选用 DeepSeek 的深度思考模式。这是微信对 " 嫡出 " 的混元大模型都未曾开放过的绿色通道,却对 DeepSeek 破例了。
一位腾讯 WXG(微信事业群)员工告诉经济观察网,微信接入 DeepSeek,有人解读为蹭热度,这对拥有 13 亿日活用户的微信来说完全没必要,也不是张小龙(微信创始人)的风格。目前仅对少部分用户开放在微信上免费使用 DeepSeek 搜索的资格,刚上线前几天频频出现服务器繁忙," 微信流量太大了,不得不扩容、加(GPU)机器。微信为了让用户免费用上 DeepSeek,几乎是不计成本了 "。
此外,腾讯旗下产品开启 "AI 团战 ":腾讯文档、QQ 浏览器、QQ 音乐、腾讯地图、企业微信、理财通等十余款产品集体接入 DeepSeek-R1 和混元大模型。腾讯正借力 DeepSeek 优化云计算、社交、办公、娱乐、理财等产品的用户体验。
DeepSeek 让大厂们都着急起来:习惯 " 慢半拍 " 的腾讯系抢跑了,正在深度拥抱 DeepSeek;百度的动作是发出一则预告:文心一言将于 4 月 1 日起全面免费。曾放言 " 开源是一种智商税 " 的李彦宏想通了,决定在 6 月 30 日开源文心大模型 4.5 系列。
元宝的难处
腾讯全生态对 DeepSeek 展开怀抱,起初也引起内部担忧,有员工在内网发帖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公司都有元宝了,为什么还要接入 DeepSeek?要放弃元宝了吗?
从国内 C 端 AI 产品的入场顺序来看,元宝几乎最晚才来。百度的文心一言于 2023 年 3 月最早上线,约半年后智谱 AI、通义千问、豆包、kimi 等陆续加入抢夺第一批 AI 用户的战场。元宝在 2023 年 12 月才在腾讯内部立项,到 2024 年 5 月底才上线。
一位接近元宝团队人士回忆,2024 年元宝团队压力很大,很怕听到外界或内部质疑元宝上线 " 太慢 " 的质疑。管理层并没有为元宝定下短期内达到千万级别用户规模的 KPI,也没有商业化诉求,就是先获取用户,根据用户反馈和数据去调整模型和产品策略。
上至腾讯集团管理层以及技术工程事业群(TEG)的管理层,下至元宝团队,都秉持着 " 不争一时之先 " 的理念," 团队要想清楚,把模型的能力打造好 "。
" 不急 " 也是马化腾的意思,他在 2023 年股东大会上就表态,对于工业革命来讲," 早一个月把电灯泡拿出来 " 没有那么重要," 不着急拿出半成品(去提振股价)"。
在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首席执行官汤道生看来,找对方向、想清楚、保持迭代最重要,不仅仅要起得早,更重要是熬得久——有时候前期过度投入,坚持不下去,反而不能笑到最后。
事实上,元宝也不具备猛火 " 大力出奇迹 " 的先天条件。
前述接近元宝团队人士解释,元宝诞生于 TEG,这是负责腾讯技术支撑的事业群,而这类团队的做事风格是闷头钻研代码和推理能力,相比之下其他事业群少了些产品思维。更重要的是,元宝在腾讯内部优先级不高,和腾讯集团内数百个同时 " 赛马 " 的应用区别不大。
从用户视角来看,接入 DeepSeek 前的元宝,最多只获得了搜索公众号内容的支持,微信没有给它搜索入口、从微信上传文件等权限。
自起步阶段,元宝就背负着太多期待和难处,例如外界将其定义为腾讯基于自研的混元大模型推出的 AI C 端产品代表,期待它背靠腾讯偌大的内容生态体系讲出新故事。但在内部,不同部门之间想打通,有现实的壁垒问题," ‘赛马’机制下,大家要归位和分权责,谁也没法把其他板块的内容轻易地拿过来 ",这位接近元宝团队人士说。
2 月 19 日,腾讯也对产品和组织动刀,在 1 月将元宝从 TEG 转入 CSIG 后,又把 QQ 浏览器、搜狗输入法、AI 办公产品 ima 等产品和团队也汇入 CSIG。四款 AI 产品 " 合龙 ",覆盖 AI 助手、办公、搜索。腾讯集团员工张勀对此总结为 " 打组合牌、不要赛马 " 策略。
DeepSeek 似乎让马化腾更加坚定地全方位拥抱 AI,也搅动着腾讯内部的组织变革,而元宝在近两年时间没有打通的多部门协同的墙,让这个外来者做到了。
" 拿来主义 " 能否弯道超车
张勀告诉经济观察网,腾讯没有放弃元宝,相反,腾讯希望借着 DeepSeek 的东风 " 推 " 元宝一把。
从 2 月 13 日元宝接入 DeepSeek-R1 满血版开始,一周时间内,腾讯自研的深度思考模型 " 混元 T1" 完成了灰度上线到全量上线、并迭代图片理解能力等功能。
为了解决用户在微信上使用 DeepSeek 访问过载而频繁卡顿的问题,2 月 18 日,腾讯紧急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还没被灰度测试覆盖的用户能跳转去元宝体验。
DeepSeek 的官方入口一直显示 " 服务器繁忙 ",为什么在腾讯元宝使用反而更流畅?张勀解释,因为元宝有腾讯云充足算力的支持,而且技术部门对 DeepSeek 的推理效率做了优化。
DeepSeek 完全开源,所有公司都能部署 " 满血版 " 模型。对 AI 产品 C 端成熟用户而言,更换掉已训练一段时间的 AI 产品而去使用元宝,腾讯必须给用户一个选择它的理由," 这也是元宝要接住这波流量正在做的三件事:补充算力、提高推理效率、获得微信公众号内容生态的支持。" 张勀说。
从 2023 年 9 月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上线,到 DeepSeek-R1 模型发布,中间隔了正好 500 天。马化腾终于等来了一阵东风,看到了混元和 DeepSeek 双模型驱动的玩法。
在 AI 产品抢用户混战的近两年,各大 App 的开屏、贴片、Banner、视频合作等广告位也是 AI 产品烧钱抢夺新用户的战场,豆包、kimi 等应用在此投入最明显。
元宝此前几乎没有投放广告和投流买量的动作。2 月 21 日,B 站开屏广告第一次出现了腾讯元宝的身影。
在 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豆包等前辈们培养出国内较早一批 AI 用户后,腾讯系叠加 DeepSeek 后的 " 超级应用 + 垂直模型 " 组合,能否中途截客、弯道超车,还需要时间验证。
一位腾讯员工对此解读为:DeepSeek 让各家公司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眼下须优先解决的是给自家用户提供稳定的服务,但与此同时,不能放弃自研。长远来看, AGI(通用人工智能)才是未来的首要目标。
14 年前,和今天的梁文锋年纪相仿的马化腾正处在其职业生涯的关键阶段,除了推出微信,还首次提出 " 开放平台 " 战略,宣布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 API 接口,鼓励开发者在微信、QQ 空间等平台创建应用。
此举让腾讯通过投资合作扶持了一批新兴企业,如早期的滴滴出行、美团等,构建了庞大的互联网生态圈。如今,梁文锋也在通过节省算力、完全开源,推动一场 " 大模型平权 " 运动,风风火火地搭建 DeepSeek 的 AI 生态圈。
(应受访者要求,张勀为化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