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美学 02-23
vivo X200系列两款新机爆料汇总,4月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随着 3 月份的即将到来,多家新机陆续传出了发布消息。

其中,vivo 可能会在今年 4 月更新 X200 Ultra 和 X200S。现在这两款新旗舰新机的配色已经曝光。

据博主 @数码闲聊站 发文透露:"4 月上线的两个新机,天玑 9400+ 直屏机摸到了黑白紫,拼色版本似乎没落地;骁龙 8 Elite 影像超大杯摸到了黑白红,都是比较经典耐看的配色 "。

评论区的讨论来看," 天玑 9400+ 直屏机 " 指的是 vivo X200S," 骁龙 8 Elite 影像超大杯 " 指的是 vivo X200 Ultra。

按照他的说法,vivo X200S 或将提供黑、白、紫 3 个配色,或许取消了之前爆料的拼接工艺;vivo X200 Ultra 或提供黑、白、红 3 个颜色。

而对于之前 X200 系列提供的粉色、青色、钛色、蓝色,这次 X200S 和 X200 Ultra 似乎不再提供。

除了配色消息外,来自同一位博主的爆料中还提到,vivo X200 Ultra 在机身右下侧新增了一颗 Action Button 按钮,主要用于拍照录像。影像方面,该机采用 50Mp+50Mp+200Mp 定制光学全大底方案,并与自研芯片做硬化整合。

另据以往的爆料显示,vivo X200 Ultra 将采用 6.8"2K 8T LTPO 等深微曲屏 + 极窄四边框设计,镜头 DECO 有点类圆柱设计,三摄镜头排列不变。

具体为一颗 50Mp 1/1.28" 超广角镜头、50Mp 1/1.28" 主摄以及 200Mp 1/1.4" 潜望式长焦镜头,工程机的主摄默认焦距为 1.5x35mm,切换至 1x 时会启用超广角镜头。

续航方面,vivo X200 Ultra 预计内置 6000mAh 的电池,支持百瓦级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功能。

作为参考,vivo X200 Pro 配备 6.78 英寸 OLED 屏幕,分辨率 2800 × 1260;前置 3200 万像素自拍镜头,后置 5000 万像素蔡司大底 T* 主摄、2 亿像素蔡司 APO 超级长焦、5000 万像素超视野超广角镜头组合;内置 6000mAh 电池,支持 90W 闪充、30W 无线充电,售价 5299 元起。

综合来看,vivo X200 Ultra 将在 X200 Pro 的基础上带来屏幕、影像、快充等多方面的升级。

而对于 vivo X200S 来说,博主 @数码闲聊站 的一份爆料中显示:"X200S 单电芯定在 6K 以上,1.5K 直屏天玑 9400+,50Mp 大底三摄带中底潜望长焦微距,无线充和 3D 单点超声波,金属中框和新工艺拼接玻璃机身 "。

结合其中的信息来看,vivo X200S 将搭载天玑 9400+ 芯片。

据悉,天玑 9400 + 将是天玑 9400 的小幅升级版,将在今年 3 月亮相。这颗芯片将延续全大核架构设计,沿用 1 颗 Cortex-X925 超大核、3 颗 X4 大核以及 4 颗 A720 大核的组合,但 X925 超大核频率提到了 3.7GHz。

与此同时,这款新机还将内置 6000mAh 以上的电池,爆料称其预计采用 6.67 英寸 1.5K 中置挖孔直屏;后置 5000 万像素 +5000 万像素 +5000 万像素 IMX882 3X 潜望长焦镜头组合;内置 6K ± mAh 电池,支持 90W 有线快充和无线充电;配备单点超声波指纹。

整体来看,vivo X200S 作为 vivo X200 系列的小改版,核心处理器将有所调整,带来细微的性能提升,同时可能也在其他配置上有不同程度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使用体验。

作为对比,vivo X200 配备一块 6.67 英寸 OLED 屏幕,采用全等深微四曲设计,分辨率为 2800 × 1260,支持 2160Hz PWM 调光和类 DC 调光;首发蓝晶 × 天玑 9400;前置 3200 万像素自拍镜头,后置 5000 万像素超感光 VCS 仿生主摄、5000 万像素超视野超广角摄像头、5000 万像素蔡司超级潜望长焦镜头组合;内置 5800mAh 蓝海电池,支持 90W 闪充和 OTG 反向充电,售价 4299 元起。

近期文章精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长焦 蔡司 无线充电 骁龙 分辨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