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真的好起来了。
我知道,这个结论很反大家的常识。
但节后的数据,确实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变化。
冰山大数据已经发现这项异常。
在其公布的 2 月最新成交数据中,能看到节后小阳春起量非常迅速。
相比去年 2 月,各大城市的二手实时成交量都是翻好几倍的向上涨。
比如东莞,相比去年 2 月,二手实时成交同步上涨 483%;
深圳,相比去年 2 月,二手实时同步上涨 377%;
杭州,相比去年 2 月,二手实时成交上涨 371%;
累计 20 多个城市,近期的成交量都在突飞猛进的上涨。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去年 2 月 10 号是春节,但是对比节后的成交量,今年的实时成交量也上涨了 30%。
并且,节后成交量是持续回升的,不少城市上周的实时成交量,赶得上 10 月政策刚落地的时候。
比如上海,上周实时成交量 7504 套,与 10 月初的周成交量持平。
比如广州,上周二手实时成交量 3294 套,与去年 10 月限购松绑成交量持平。
除此之外,杭州、南京、重庆、成都上周的成交量都有爆发,赶得上 10 月 11 月的成交高峰。
所以说,仔细看看数据,你会发现小阳春其实正在蓄力中。
当然,很多人肯定也想说,这应该只是成交量上来了,成交价还没回暖吧?
我查了些真实的成交数据,给大家参考下吧。
就拿我现在在的深圳来说,我们公司附近的华润城 1 期,88 平这个房型,9 月的时候总价跌到 1150 万,最新的成交价已经涨回到 1260 万。
短短 1-2 个月,单价就差了 1 万多,简单算算也是 110 万的差价。
我也找了边缘些的项目,比如领航城的领翔华府,去年 10 月 85 平最低成交 419 万,到了 11 月 12 月,价格又涨回到 450 万。
短短 1 个月,差价 30 万左右。
所以说,不要不相信政策,止跌回稳已经在慢慢成为现实。
很多人没有真正到市场看过,总是会惯性的带着过去的思维来判断现在。
市场最怕的不是下跌,而是没有成交量,过去 3 个多月的成交回暖,价格自然会慢慢回稳甚至回涨。
现在市场的情绪,确实开始出现变化了,至少真正有预算的刚需和改善,是真的开始进入市场了。
这就跟国补一样,很多人在吐槽,但是很多人也在借着国补消费去改善生活。
看到这些数据,我是非常相信:
2025 年,楼市止跌回稳、甚至回涨一定会成为现实,只是这次不是全面的回暖而是局部的有先后的回暖。
所以,不管你是拿着钱等买房时机的,而是准备卖房的,近期都要开始重视这些信号了。
很多人往往是抢房的时候有你,但是真正在低位的时候,买入的就是没有你。
今晚我的闭门直播,也会详细跟大家聊聊,为什么我认为今年小阳春是楼市重要的转折点?还有哪些市场信号是被大家忽视的?现在这个行情,如何快速判断,你的房子是该买还是该卖?
关注上述内容的,欢迎扫码来我闭门直播,今晚 7 点,我们不见不散。
现在楼市,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核心其实就是库存,换句话说,就是房子太多了。
去年到现在,我们政策的核心逻辑就是去库存。
收储,不仅收多余的房子,还收开发商闲置的土地,为的就是减少市场的供应;比如城中村改造,直接给市场造需求;
比如放松限购限售,那就是增加市场的需求;此外还降低税费成本,这是减少大家持有成本避免大家去抛盘等等。
只是说 2024 年,政策首次直接说明白要促进房价止跌回稳,并且我们的货币政策还没有彻底的转为适度宽松。
今年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各项政策说得非常清楚,另一方面,资金也正在全面落地。
这两者合力,会在今年爆发出更大的威力。
刚刚过去的 2 月,专向债资金已经开始流动到市场了。
2 月份以来,广东省内多地密集发布拟回购存量闲置土地的公示,涉及 15 个城市、161 宗土地、用地面积 684.4 万平方米、收储金额 353.7 亿元,收购规模和执行速度均超市场预期。
2 月 18 日,北京发行了一批地方政府债券,包括 101 亿元一般债券和 462.9 亿元专项债券,均为新增债券。
其中,462.9 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土地储备等领域。
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够行动得如此快,全部都是因为去年年底,国家已经允许经济发达的省份专项债 " 自审自批 "。
资金已经准备好了,正在往市场上涌。
今年开年,深圳已经公开呼吁推动房地产投资尽快恢复增长,重庆更是直接说促进房地产、零售等消费的增长。
如何促进房地产投资的增长?至少在房地产开发上资金要反弹了,如何刺激房地产消费?至少优惠政策可能是要加码了。
所以说,今年已经毫无疑问,就是要呵护房地产回暖,各项资金肯定是要往里面流动的。
而供需上面,经过 24 年的筑底,很多城市的情况已经开始变化了。
比如深圳吧。
去年新房去化周期只有 9 个月,供应已经开始紧张,但是呢,去年深圳全年都只拍 6 块住宅用地。
可以说,如果这个成交量能够继续下去,二手止跌回稳回涨不在话下。
再加上我们今年还要新增 100 万的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名额,以及专项债支持下,各种收储支持等等。
这些都会加速供需开始走向平衡。
但是确实,这轮回暖不是所有城市都有份,因为未来还能有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不多了。
昨天,不是有份文件非常火,就是老大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去购买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去购买宅基地。
这份文件,其实就是为了保护让农民有退路,但是也间接透露了未来人口流动的方向。
大家可以自己看,农村在限制流入,城市呢?却在打开怀抱拥抱人口流入。
这两年,不仅各大城市打开限购限售限贷,还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核心都是让大家去大城市工作生活。
很多人认为保障性住房是对楼市的利空,其实恰恰不是,不然为什么保障性住房大多数是小面积的。
保障性住房,其实就是为城市新市民提供居所,你在这里安居乐业了,未来如果发展好了,继续买房置业,是不是还是在这座城市呢?
所以说,保障性住房,其实就是过渡性的住房,未来会是很多新市民的起点,都是在为城市化进一步深入做准备。
所以说,我们买房,恰恰是要选择有保障性住房储备的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才是真的有人口流入,未来楼市才有支撑力。
2025 年,资金 + 政策同时到位的情况下,有人口流入,有政策倾斜的城市,可能就是首批迎来反转的城市。
注意啊,政策落地到市场是有时间差的,过去每轮救市,政策底到市场底,确实不会超过 9 个月。
3 月两会即将召开,很可能又会迎来一波政策潮,市场本身现在就已经蓄势待发,很可能就会在新的政策推动下,更大范围出现价格回稳,甚至回涨。
想想前面我说的深圳,回暖期短短 1-2 个月,价格可能就差了 30-50 万,如果你说有预算有打算的人,近期真的要来看看市场了。
看过市场,你才知道,你现在到底是应该买,还是应该卖?以及你的房子,现在是继续持有,还是赶紧卖出。
今晚我的闭门直播,我详细跟大家聊聊,市场供需扭转的核心逻辑以及市场最新的变化,以及现在行情下的买卖干货。
关注这部分内容的,直接扫码来我闭门直播,今晚 7 点,我会准时跟大家见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