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 02-26
亚冬速度:580天的奇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跨越山海的奔赴、超越地域的携手,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创造了筹办时间最短、场馆利旧率最高、参赛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东道主哈尔滨与亚洲冰雪健儿共同创造出亚洲冬季运动史上的荣耀与辉煌,亚冬史册镌刻下厚重的 " 尔滨 " 印记。

" 第九届亚冬会筹办工作非常高效,在短短 18 个月内,你们将哈尔滨打造成梦幻的冰雪之都,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如此评价。

从成功申办到开幕,热情、创新、开放的哈尔滨,倾城行动,昼夜兼程,以超短周期刷新大型国际赛事 4 至 7 年的筹办节奏,向世界上演一场 "580 天的奇迹 " ……

亚冬会奖牌发布

创新提速亚冬节奏

时间回溯至 2023 年 7 月 8 日,第 42 届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哈尔滨市成功获得 2025 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权。时隔 29 年,第二次承办亚冬会的哈尔滨由此开启 " 亚冬时间 "。

580 天筹办,摆在哈尔滨面前的是一次极限挑战。面对筹办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哈尔滨亚冬会执委会将筹办常规做法的战略规划、运行设计、测试运行、赛时运行 4 个阶段进行大幅压缩,重新梳理,确定 52 个业务领域、188 项里程碑任务以及 1220 项各业务领域任务计划,快马加鞭推进亚冬会筹办各项工作。

工作人员在亚冬大厦指挥中心内紧张地工作

时不我待,亚冬节奏拉满。申办成功后,哈尔滨市与黑龙江省体育局选调首批 180 人成立筹办工作专班,高质高效推进亚冬会各项筹备工作。2023 年 9 月 3 日,在亚冬会组委会副秘书长、亚冬会执委会副主任、哈尔滨市副市长张海华的积极对接下,亚冬会执委会选派了 15 名优秀干部到杭州亚运会跟赛,以干带学足足 58 天。

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以一场 " 极美、极燃、极暖 " 的视听盛宴令人惊艳且难忘,而开幕式场地——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当时的改造却颇费心思。将会展建筑变成大型比赛开闭幕式场馆,这在全国都很少见。最终,在数字孪生、大跨度钢结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等技术方法 " 加持 " 下,仅半年时间,这座有着 20 多年历史的老馆焕新迎来了 " 第二春 "。

从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接到承建亚冬会火炬塔任务起," 争分夺秒 " 就成了专班的座右铭。9 天奔赴 4 省 14 地确定材料和加工厂家,不到百天,主火炬塔 " 雪韵丁香 " 完美绽放。

亚冬会倒计时 100 天主题活动现场

" 丝滑。" 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组委会总顾问、原北京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部长、北京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副主任姚辉这样形容哈尔滨亚冬会竞赛场馆的运行状态。姚辉透露,场馆运行模式在哈尔滨亚冬会成功实践,还得益于一项创新举措:在开幕前一个月,哈尔滨在各比赛场馆场地派驻了所属区的区长、副区长,实现最大程度调用物资保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 " 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 " 共识下,执委会全力攻坚、社会力量倾力支持,连续举办 7 场冰上项目测试赛、10 场雪上项目测试赛,以及 1 次全流程演练活动,使办赛机制更顺畅、流程更顺滑,实现了场馆建设、流程测试、城市升级的全面突破。

利旧实现节俭办赛

目标在前、路线清晰,哈尔滨确定了 "2 地 9 馆 37 村 " 布局方案。"2 地 " 即哈尔滨市区冰上赛区、亚布力雪上赛区;"9 馆 " 即 1 个开闭幕式场馆、8 个竞赛场地场馆;"37 村 " 即 37 个亚冬酒店。考虑赛会需求和赛后利用,全部利用原有设施维修改造,不搞大拆大建,既节省时间又利于环保,创下亚冬会场馆利旧率最高纪录。

哈尔滨冰球馆改造后进行亚冬会冰球测试赛

哈尔滨冰球馆作为 1996 年哈尔滨亚冬会开闭幕式、男子冰球和女子冰球的比赛场馆,当年仅 1.55 万平方米,此次改扩建至 3.26 万平方米,在制冷、除湿、照明、采暖、网络等功能上实现全面提升。冰壶比赛场馆原是哈尔滨市平房区南城第一小学的冰球馆,经过百余名施工人员 180 多天的忙碌,场馆建设团队和运行团队便完成交接。改造的场馆在赛后既可以恢复正常教学功能,也能作为冰球冰壶等比赛场地。

此次雪上赛区位于亚布力,曾是 1996 年亚冬会的雪上项目举办地。当时,由于雪量少、造雪条件有限,甚至需要人力背雪上山、铺垫赛道。如今,大型造雪设备随时保障高标准赛道要求,为运动员创造理想的比赛条件。" 这里完美的赛道和极佳的空气质量帮助我拿到了奖牌。" 参加第九届亚冬会的哈萨克斯坦滑雪运动员瓦迪姆库拉莱斯赞叹道。

绿色铺就亚冬底色

从申办到筹办再到举办,一路走来,"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 办赛理念和 " 简约、安全、精彩 " 办赛要求贯穿始终。

亚冬会冰上项目场馆采用环保节能新型电动浇冰车

改造采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和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把清洁能源、环保产品广泛应用到赛会各方面。" 场馆改造了制冷系统,更新了电子显示屏,升级了网络系统,还配备了电动浇冰车等,提升了使用功能和节能水平。" 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场馆群设施运行经理邢军说。

绿色亚冬,低碳融入细微。第九届亚冬会首次实现 100% 绿电供应,这也是亚冬会历史上首次实现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测试赛及正赛期间 100% 绿电供应。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在赛时源源不断供应各个场馆,保障场馆的用电需求;引入新能源汽车,保障了赛事期间的用车需求;投用环保、节能、高效的新型电动浇冰车,取代燃油浇冰车;应用数字传感技术,精准控制场馆能耗,通过智能化管理,优化能源分配。

全城跃动亚冬心跳

580 个众志成城的日夜,成就了 12 天赛程的精彩挑战,刻画出一座城市与一场盛会的双向奔赴。

亚冬会不仅是一场冰雪运动的盛会,更是一次全方位展现城市综合实力的舞台。哈尔滨将赛事保障与城市发展、群众期盼紧密结合,凝聚起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推动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全面跃升。

亚冬会期间,哈尔滨积极营造高品质灯饰亮化氛围,让中外宾朋充分体验 " 冰雪文化之都 " 魅力

当一项项承诺变成现实,万千市民真切感受到亚冬盛会牵引下身边 " 抬头可见、驻足可观 " 的发展变化。" 一年多来,市区‘含绿量’明显增加,城市愈发有韵味。中央大街上的‘洋面孔’越来越多,城市热搜一个接一个,‘国际滨’含金量更足了。" 市民张女士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东二跑道投用,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拥有双跑道的国际机场;改造 48 条亚冬会配套保障道路,提升 6 区 16 处城市客厅节点及重点区域景观品质;清理违建和占道经营,开辟停车泊位,释放车行道和人行道;更新改造 4022 公里水电气热管网,清理绿地 1683 公顷,27 处新建公园开放共享,场馆沿线、松花江沿岸环境面貌持续提升……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 哈尔滨亮堂了、整洁了 "。

城市美丽宜居,让市民更有底气和心劲参与亚冬、服务亚冬," 尔滨 " 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 " 人人都是东道主 " 的自觉与自信。在各大地标性建筑前,亚冬会吉祥物 " 滨滨 "" 妮妮 " 热情地向人们 " 问好 ";" 的哥 " 集体学习英语,只为更好地服务中外游客。在确定 36 家接待酒店的基础上,开放宾馆、民宿、大学等社会住宿资源,共享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满足赛事和旅游需求。民航、铁路部门,根据需要及时增加到哈航班航线和列车班次。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580 天,千余项筹办任务," 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 " 的美好愿景在 " 雪韵丁香 " 的映照下灿然呈现。

同心梦飞扬,

追梦的脚步不停;

冰雪暖世界,

一路繁花期重逢。

来源:龙头新闻 · 黑龙江日报

相关标签

奇迹 霍震霆 哈尔滨 数字孪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