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们在 2025 年初就提及要开创的 " 全民智驾时代 " 还只是一个概念,甚至连雏形都没有成形的时候,就遭遇了这个时代里最强大的对手。
2 月 25 日,特斯拉官方开始推送最新 OTA 升级,本次软件更新主要升级内容包括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
" 在通行受控道路(道路使用者通过匝道入口和匝道出口进出的主干道)和城市道路上使用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车辆会根据导航路线引导车辆驶出匝道和交叉口,在路口识别交通信号灯进行直行,左转,右转,掉头等动作。并根据速度和路线自动进行变道动作。在不设置导航路线时,会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选择最优道路行驶。"
一时间,# 特斯拉 FSD 在华发布 # 的词条在各个社交媒体上冲上顶峰,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冷静下来细看,特斯拉此次升级推送中从未提及任何与 "FSD" 有关的信息,依旧是以 " 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 " 来命名,换句话说,这最多就算一个城市 NOA。
对比北美版 FSD V12/V13" 车位到车位 " 的完整智驾,这次中国用户收到的 OTA 升级撑死了能算它半个 FSD。
而就是这套并不完整的 FSD,车主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依旧一套完整 FSD 系统的价格。64000 元,已远高于任何本土厂商的智驾方案选装价格,且买的还是期货。另一方面,也并非是所有的特斯拉车型都可接到推送,所需条件是车辆具备 HW4.0 硬件、客户购买了完整版 FSD 服务才有可能被推送。一般来说,国内 2024 年款 Model 3 和 Model Y,以及进口新款 Model S 和 Model X 可能搭载 4.0 版硬件。
当然,功能完不完整与买不买都是买车前要考虑的事,对于早已提车的朋友们来说,好不好用才是现阶段最关心的问题。从已流传出来的视频来看,此次特斯拉推送的 " 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 " 的表现,多少还是有些不尽人意。
实线变道、逆行进入对向车道、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等,有网友调侃,出一趟门 12 分没了。
好吧,特斯拉的铁粉们可以说系统才更新 1 天,以后会升级优化地更完善;毕竟是国外的品牌,对中国的路况有不熟悉的地方,再给它点时间;最起码正常行驶的时候体验还是很好的,车稳地像个老司机……
只是试问一下,如果是自主品牌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们的包容度还会这么高吗?难道只是因为它是特斯拉,好是好,不好也可以是好?
不知道特斯拉自己有没有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纯粹的系统升级就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澜。其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用户们苦 FSD 久矣。就像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再到特斯了在中国建厂,以及特斯来在北美推送 FSD,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就一直被认作是来当标杆的存在,而当我们自主品牌受益于新能源赛道实现换道超车后,我们为什么还在期待 FSD 的到来?
因为我们就是想看一看,中国智驾到底能不能真的比 FSD 更好用。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完完整整的 FSD,而不是被阉割的 FSD。
那么,为什么一套真正的、完整的 FSD 就这么难进入中国呢?真是特斯拉有所保留吗?
其实马斯克早就想把 FSD 引入中国市场,但是国家出于战略安全考量,对数据跨境流动严格监管,因而特斯拉不得不花费数年建立本地数据中心,也因此而放弃依赖全球车队数据回流的传统路径。
其二,每个国家的道路都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尤其是中国道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那真不是一般程序就能囊括得了的。尤其对于一个国外品牌来说,难上加难。
第三,硬件问题。中美两国近些年微妙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和智驾息息相关的芯片进出口问题,特斯拉要依托的高算力芯片 / 计算卡从何而来,决定了车辆的性能,产能,以及价格。而特斯拉所追求的纯视觉方案以及对复杂路况的感知和计算,又该如何抗衡中国品牌们近乎不计成本的硬件堆叠。
不过至此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特斯拉目前的智驾水平,埃隆・马斯克已经下场表示特斯拉正在通过视频训练的方式,使得 FSD 系统能够快速适应中国的道路标志和交通法规。虽然想要在中国实现与北美地区相媲美的 " 丝滑智驾 " 与 " 拟人表现 " 特斯拉还需克服多重挑战,但好在他们一直在努力。
短期内国内体验有信心,中长期互相学习进步,共同普及高阶智驾。这是我们自主品牌的态度,谦逊之中自信满满。所以若真有一天 FSD 能以完全体的状态进入中国,那么真正的华山论剑才正式开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