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 02-26
北京跑出超级隐形冠军:年入2.41亿,国内第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铅笔道作者 | 大熊

近日,来自北京经开区的天星医疗更新了科创板 IPO 招股说明书。

这一家运动医学创新医疗器械企业。运动医学(器械)作为新兴治疗领域,主要针对运动过程中关节类损伤疾病,其中肩关节和膝关节部位是常见发病处。

据灼识咨询相关报告显示,在 2023 年重国运动医学医疗器械市场中,天星医疗占据约 4% 的市场份额,在国产企业里排名第一。

该领域又潜藏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呢?

01

天星医疗聚焦关节镜微创手术,其核心产品涵盖植入物(如锚钉、界面螺钉)、有源设备及耗材(刨削器、等离子刀)、手术工具(瞄准器、钻头)三大类。

这些产品主要服务于骨科医生与运动损伤患者,有效解决了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的难题。

在盈利模式上,天星医疗主要依靠 " 卖器械 + 耗材 ",其中超 95% 的收入来自植入物与耗材的协同销售。

从营收数据来看,天星医疗 2021 年营收为 7301 万元,到 2023 年增长至 2.41 亿元,期间增幅高达 230%,年复合增长率达 81.75%。净利润方面,2021 年至 2023 年度,天星医疗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 亿元、4034.43 万元、6357.94 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 455.18 万元、3881.32 万元、5515.22 万元。

天星医疗的产品矩阵中,运动医学植入物是其营收的主力军。

从 2021 - 2023 年以及 2024 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分别达到 0.58 亿元、1.18 亿元、1.89 亿元、1.69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80.00%、79.80%、78.20%、75.81%。

运动医学植入物是在手术干预下,用于全关节镜或关节镜辅助修复韧带、关节囊、肌腱等软组织形态及重建功能的特殊材料,其作用至关重要。

在运动医学植入物领域,天星医疗的全缝线锚钉是其王牌产品,这也是中国首个获批并应用于临床的同类产品,与传统锚钉相比优势明显。

传统锚钉需在骨头上打孔植入金属钉,会损伤大量骨量;而全缝线产品仅用高强度缝线固定软组织,骨量损失减少 50%,极大地改善了骨量保存情况。同时,全缝线锚钉操作更为简便,能使手术时间缩短 30%。

在客户方面,天星医疗主要与上海华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广药器化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合作。

2023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 12826.66 万元、12669.30 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3.18%、56.83%,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

这些医疗器械经销商作为重要纽带,将天星医疗的产品输送至终端医院,既满足了下游医院治疗运动损伤患者的需求,又助力经销商丰富了产品线。

02

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天星医疗)成立于 2017 年 7 月,创始人董文兴先生,他出生于 1981 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制造专业博士。

他曾担任北京星航机电设备厂工程师、长春圣博玛副总经理等。

离开体制后,董文兴以投资人和技术专家的身份参与相关工作,到 2016 年底,他怀揣着 " 让中国患者用上平价微创器械 " 的想法,创立一个面向全球的国产运动医学品牌。2017 年,天星医疗应运而生。

天星医疗先后攻克运动医学产品注塑、可吸收材料制备及加工、有源设备开发等多项关键技术。

在产品策略上,天星医疗形成了植入物、关节镜器械和运动医学设备的整体临床解决方案,成为国内首家能够提供此类方案的国产企业。

其产品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进入北京积水潭、上海六院、深圳二院等全国 31 个省市的近 1000 家医院,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已覆盖超过 3000 家医院,遍布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在 2023 年国家组织的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中,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迎来国家层面的带量采购招标。天星医疗在此次招标中带量采购需求量排名国产第一,中标数量(包含剩余量)占总需求量的比例达到 10.21%。

03

运动医学作为骨科领域的黄金分支,专注于关节镜微创手术所需的植入物、设备及耗材,主要解决运动损伤(如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和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治疗问题。

回顾行业发展历程,2015 年之前,中国运动医学市场完全被进口品牌垄断,施乐辉(Smith & Nephew)、强生(DePuy Synthes)、锐适(Arthrex)等外资企业凭借 " 学术赞助 + 跟台服务 " 的模式,与三甲医院骨科专家紧密合作,构筑起长达 15 年的渠道壁垒,占据了 95% 以上的市场份额。

随着国内发布《中国制造 2025》中提到,将高端医疗器械列为重点突破领域,随之国产运动医学企业迎来发展契机,行业进入国产替代萌芽阶段。

天星医疗、德美医疗等一批国产企业在此期间崛起,它们成功突破可吸收材料、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

同时,国产器械凭借价格优势,较进口产品降低 30 - 50% 的价格,吸引了更多医疗机构的选择,推动关节镜手术量从 2015 年的 8.5 万台大幅增至 2020 年的 22 万台。

2020 年起,国内运动医学行业进入政策重构期,集采洗牌与国产反攻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带量采购与医保支付改革重塑行业规则,集采后单台手术费用从 5 万元降至 2 万元。

加之马拉松、滑雪等运动的兴起,国内运动人口突破 3 亿,多重因素叠加,使得 2023 年关节镜手术量激增至 50 万台,国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随之飙升至 18%。

04

当下,天星医疗所处的运动医学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从市场规模来看,2023 年中国运动医学细分领域市场规模约为 60.9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将攀升至 130.5 亿元,2023 - 2030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11.5%。

该行业的增长得益于运动人口扩张、老龄化带来的刚性需求、技术创新迭代以及政策红利释放等多方面因素。

在竞争格局上,中国运动医学医疗器械行业呈现外资主导、国产替代加速的特点。

施乐辉、强生、锐适等国际巨头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据 80% 以上市场份额,其中施乐辉以约 35% 的市占率位居榜首,强生和锐适分别占 25% 和 15% 左右。

这些企业凭借数十年的技术沉淀、完整的产品线和全球临床数据支持,长期把控高端市场。

在可吸收锚钉、带线锚钉、人工韧带等核心耗材领域,以及复杂关节镜手术配套工具(如射频消融设备、手术机器人)方面,外资企业优势明显,国产企业仍需奋起直追。

数据显示,2023 年,天星医疗占据我国运动医学市场约 4% 的份额,虽在国产企业中独占鳌头,但与外资品牌相比,提升空间巨大。其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包括威高骨科、大博医疗、凯利泰、春立医疗等。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还参考了每日经济新闻等相关内容,一并致谢。图片源自公司官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医疗 运动医学 北京 中超 供应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