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难而有价值的内容。
作 者丨东木褚
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
截至 2 月 26 日中午 12 时,《哪吒 2》票房(含预售)已突破 139 亿元,位列全球电影票房榜第 8,观影人次已达到 2.85 亿。
其实在上映首日,当观众齐齐为哪吒携手海底妖族冲破天元鼎屏住呼吸之时,它赢下 2025 春节档就已没有悬念,只是没想到它能冲到影史第一。
此前,因为《哪吒 1》太成功了,50 亿的票房和 8.4 的豆瓣评分,几乎是国产动画的天花板,大家对《哪吒 2》能否超越前者还是有所怀疑的,但显然,它做到了。
除了票房,《哪吒 2》的水准和口碑也同样超越,豆瓣评分高达 8.5 分。
《哪吒 2》的世界观更为庞大,包括仙界、人间和妖界,故事体量全面升级,角色数量是前作的三倍,仅特效镜头量就超过了前作的全片镜头量,参与制作人数从 1600 人扩大到了 4000 人,其制片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感叹:
" 全国的顶尖动画人才都聚集到了成都,把项目变成了‘奥运村’。"
比特效更难的,是实现对影片主题的突破,《哪吒 1》的主题是 " 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 2》升级为 " 若天地不公,就扭转乾坤 "。
从 " 打破命运 " 到 " 打破规则 ",也让《哪吒 2》打破了动画电影的受众圈层,让 " 动画不止属于儿童 "。
《哪吒》的主投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在 3 年前预言," 中国动画电影可能会早于真人电影走向世界。"
《哪吒 2》目前已经引起全球行业关注,并预测它会成为世界上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进而也为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
作为主投方的光线传播,自然是其中最大的赢家,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开盘便大涨 20% 至涨停,直至收盘。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首部票房破 10 亿的电影《泰囧》也同样出自光线传媒之手。
屡创奇迹的 " 幕后导演 ",正是最不娱乐的娱乐大佬:
王长田。
王长田大概是中国最不娱乐的娱乐大佬了。
身为行业头部企业掌舵者," 娱乐首富 " 的他,置身于 " 纸醉金迷 " 的文娱圈,却几乎从不私下接触明星,尤其是女明星,也极少出席红地毯或秀场。
媒体报道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午饭吃的都是母亲做的盒饭。同事中则有人评价他:
" 挺无聊的一个人,基本没有私生活,永远都在工作。"
合作过的导演也形容他," 浑身上下没有娱乐细胞。"
王长田也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并自嘲:" 再不严肃的衣服穿我身上,也会变得严肃。"
然而,最不娱乐的他,却参与策划了几十档电视节目,投资、制作、发行了 120 多部电影,创办了中国最大、最常青的民营传媒娱乐企业之一的光线传媒,创造了一系列行业历史。
如果你在 2000 年打开电视机,大概率会看到一档名为《中国娱乐报道》的节目,它每天在全国 125 家省、市电视台同步播出,观众超过 3.15 亿人。
这档节目的创作者,就是当时 35 岁的王长田。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王长田,首份工作是在《中华工商时报》担任记者,这份活跃于 1990 年代的报纸有 " 财经媒体黄埔军校 " 之称,财新创办人胡舒立就曾在此任职。
当时,中国电视领域开始实行制片人改革,大量社会人才涌入电视台,《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等一批国民级节目由此而生,王长田也从报社跳入北京电视台,策划了一档新闻栏目《北京特快》,并以直击新闻现场的创新形式,赢得了被国外同行称为 " 唯一能与国际接轨的电视新闻栏目 " 之盛誉。
正当他干得起劲之际,一期节目的播出让他被停职两个月,刺激他下决心自己单干。
" 娱乐、生活、体育、财经、旅游、时尚都想了,生活类节目地域性较强,体育类有采访身份限制,而且竞品已很成熟,财经节目不好把握政策…… "
到香港考察了 10 来天之后,他决定做一档电视娱乐新闻节目,继而有了《中国娱乐报道》,也在中国文娱业写下" 先有王长田,后有娱乐资讯 "的历史性一笔。
依靠《中国娱乐报道》站稳脚跟后,王长田带领光线传媒持续推出多档文娱类电视节目,以及《音乐风云榜》等新 IP,并且进入电影业,不断向行业拓展、纵深。
2011 年 8 月,光线传媒继华谊兄弟之后,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上市当年即创历史:由其参与投资的,由徐峥导演,徐峥、王宝强、黄渤主演的喜剧电影《泰囧》,成为中国首部票房突破 10 亿元大关的电影,也是当时华人电影的票房新冠军。
票房之外,《泰囧》甚至带动了旅游业。
一些旅行社根据电影情节,为游客量身定做 " 泰囧 " 的体验之旅,电影上映当月报名泰国团队游、自由行的国内游客高达上万名,比同期增加了 3 倍。
迄今为止,光线传媒投资制作的影片已超过 120 部,总票房超过 650 亿,在总票房达到 200 亿的 2016 年,王长田在内部公开信里写道:
" 只有商业上的成功,我们才有可能在电影行业立足,才有机会站在电影行业的中心而不是边缘,才有能力去补贴、分担那些亏损的影片,那些创新作品和艺术作品。"
" 这是光线首次试水、全线参与制作的动画电影。"
早在 2013 年,王长田就带领光线布局了国产动画赛道,他说:" 每次看到国外优秀的动画电影都很受刺激,我觉得中国也能创造出伟大的动画电影。"
从入局到问鼎影史、创奇迹,这条路,光线走得并不容易。
期间,公司先后试水两部动画,都差强人意,并且眼睁睁错过了打响动画电影第一炮的国产佳作——三天票房破亿的《大圣归来》。
但王长田坚信方向是正确的,非但不偃旗息鼓,反倒加大力度,带领光线成立子公司彩条屋,专攻动画,遍寻全国最好的动画导演共襄盛举,并最终找到了当时已因独立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而出名的饺子。
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漫长,需要持续地投入,王长田既相信动画这个事儿能做成,也相信自己找对了人,认为饺子是动画电影天才,于是坚定地投入,因为相信而看见。
这份相信,让饺子有了五年的创作时间和空间,继而有了 2019 年横空出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王长田透露,在最初设计哪吒的形象时,他们把好看的、可爱的都排除了,选择了 " 最恶的 ",当看到 " 哪吒 " 走起路来的样子时,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认为,这个 " 哪吒 " 立住了。
《哪吒》139 亿的票房达到了国产动画从未有过的高度,王长田认为主要成功在 " 情绪 " 上,年轻人想要逆天改命,《哪吒》说的就是不管命运怎么施加过来,都要敢去打破。
《哪吒》之后,王长田披露了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上的规划," 重新梳理中国的神话体系,按照 20 年的时间打造‘中国神话宇宙’。"
10 年前,让中国孩子爱上中国动画几乎还是奢望,包括光线传媒等影视业者,多多少少也都是带着一份国产动画的使命和责任进入到这一领域。
10 年的时间,中国动画换了人间。
参照美国、日本等市场经验,伴随《哪吒 2》的创纪录,国产动画产业将进入全新时代。
以世界第一大动漫出口国日本为例,其动画市场规模有 210 亿美元,而其动画产业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影片的《千与千寻》拿下日本影史票房冠军。
2024 年,电影行业遭遇危机,全年票房同比减少,观影人次流失了 2 亿多人,与之相对的是短剧的火热,很多电影人迫于增长的压力,都去做短剧了。
王长田对此表示尊重,还鼓励新创业的公司做短剧,因为制作上相对容易,商业模式也清晰,对于年轻人来说,保证生存是首要的。
但却不准备带领光线传媒去追风,他说:" 永远有热门的产品,但没有一个产品可以永远热门。"
作为八十年代新闻系毕业的传媒老兵,他最执着的东西,还是内容本身的价值:
" 光线传媒的定位是高端内容提供商,要做难做的内容产品,电影就是最难的那一个。"
THE END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衷心感谢您订阅《华商韬略》,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华商韬略公众号,感谢支持,期待长久伴您同行。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美编:宋晓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 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总监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成长计划】
签约账号【华商韬略】原创内容
◆◆◆
"点赞" 是喜欢," 在看分享 " 是真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