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媒汇 02-26
合生和广汽靠不住,瑞松董事长带头“出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谢春生

编辑 | 苏淮

二级市场的高涨热情,让本就业绩失速的机器人企业再遭暴击。

近来,各大机器人企业相继发布 2024 年业绩预告,其中埃斯顿、埃夫特、新松机器人、拓斯达等一批头部企业遭遇不同程度亏损。这让身处其中的公司股东、董监高有些坐不住了,纷纷欲趁市场的火热行情,高位 " 出逃 "。

源媒汇统计发现,今年 1 月至 2 月,已有十余家机器人及产业链相关企业遭遇股东、董监高减持或拟减持,套现金额从数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其中,瑞松科技(下称 " 瑞松 ")在一天之内,被股东、董监高共计 6 人同时告知拟减持。

而就在半年前,瑞松刚被控股股东以及大股东通过股权转让,合计套现 3 亿多元。

一边是二级市场持续火爆,另一边却是公司董监高及大股东频繁减持。冰火两重天背后,站上风口的机器人行业,还香吗?

创始人带头套现近 1.5 亿

近期,瑞松发布董监高拟减持公告,引发市场关注。

公告披露,公司持股 5% 以上股东赵伟以及副董事长颜雪涛、董事兼副总裁刘尔彬、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郑德伦、副总裁孙圣杰、监事罗渊拟发生不同程度减持。具体来看,上述 6 人拟于 3 月 12 日至 6 月 11 日期间,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 188.3888 万股、36 万股、20 万股、15 万股、15 万股以及 0.3 万股瑞松股份。

上述拟减持高管中,孙圣杰与瑞松实控人孙志强是父子关系,亦为公司一致行动人。

约莫大半年前,孙志强通过股权转让,刚完成巨额套现。

2024 年 7 月 29 日,瑞松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孙志强以及持股 5% 以上股东柯希平,拟将各自持有的 564.2 万股、719.98 万股公司无限售流通股,以 25.48 元 / 股的价格,分别转让给深圳前海觅贝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恒泰觅贝 6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广东光原科技有限公司,转让价约为 1.44 亿元、1.83 亿元,两者合计套现 3.27 亿元。

减持完成后,孙志强对瑞松的持股比例从 29.91% 降至 23.92%;柯希平从 9.64% 降至不足 2%。

图片来源:瑞松科技公告

回溯过往,瑞松遭遇董监高以及股东减持的情况并不鲜见。

源媒汇统计发现,瑞松上市后,遭遇股东及董监高减持或转让股份,套现金额共计 4.7 亿元。其中,副董事长颜雪涛、董事兼副总裁刘尔彬套现 0.13 亿元、0.17 亿元;柯希平及其一致行动人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合计套现 2.96 亿元;孙志强套现 1.44 亿元。

频繁套现,与瑞松的低迷业绩脱不开关系。

Wind 数据显示,自 2020 年 2 月上市以来,瑞松的营收从 2020 年的 7.99 亿元上涨至 2023 年的 10.1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 2020 年的 0.5 亿元一路走低,直至 2022 年陷入亏损。2023 年虽迅速扭亏,却仍未能恢复至 2020 年的盈利水平。

2024 年,瑞松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200 万元左右,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减少 3723.86 万元左右,同比下滑约 75.63%。

换言之,上市后的瑞松,长期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境地。

业绩表现差劲,瑞松负责人还因违规被监管约谈。

天眼查显示,2024 年 2 月初,因公司在财务会计核算、项目合同管理、研发内控制度执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情形,瑞松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志强、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郑德伦被广东证监局约谈。

图片来源:天眼查

瑞松业绩低迷,或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市场行情的变化对公司盈利状况造成明显压力;政府补助的减少以及客户经营情况的变化,也对利润影响较大。

长期业绩承压,或许正是瑞松的董监高以及股东加速套现的主要原因。

针对董监高频繁减持、公司如何提升业绩等问题,源媒汇致函瑞松方面,至发稿前仍未获对方回复。

被合创汽车坑惨了

为了改善业绩,瑞松一边开拓海外市场,一边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下游应用领域的布局。

从海外市场层面来看,瑞松早在 2015 年便开始出海,并在之后逐步加大步伐—— 2022 年在日本成立了事务所;2023 年在北美、东南亚等地区承接了有关项目;2024 年上半年继续开拓北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市场。

看似海外动作频频,反映到营收上却不值一提。Wind 数据显示,2023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瑞松海外业务实现营收 0.21 亿元、0.02 亿元,占同期总营收比例为 2%、不足 1%。从结果来看,海外业务营收贡献有限,目前瑞松的营收大头还是在国内。

比起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业务,才是瑞松试图翻身的 " 救命稻草 "。

截图来源于公司官网

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瑞松方面曾透露,2024 年一季度公司的汽车业务占比阶段性超过 60%,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 55% 左右,非汽车业务占比约为 30%-40%。

从具体的订单来看,2024 年瑞松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业务板块收获颇丰,分别为零跑汽车各地制造工厂、小鹏汽车(包括肇庆小鹏制造基地)、长安马自达汽车制造工厂以及海外市场马来西亚数家知名汽车制造工厂提供产线项目,订单金额合计约为 1.7 亿元、0.6 亿元、0.4 亿元和 0.5 亿元。

同时,瑞松还与广汽埃安、广汽丰田签订项目订单,金额分别为近 1 亿元、超 6000 万元。同为广州本土企业的瑞松,与广汽集团及其下属企业,有着十余年的合作 " 情谊 "。

据早年瑞松招股书披露,2016 年至 2019 年上半年末,瑞松焊装生产线在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新能源等广汽系主机厂同类产品采购中,占比达 30%-50%,已形成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在抱紧广汽之时,瑞松却也面临广汽带来的 " 危机 "。

2024 年,多家车企因经营困境、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暴雷,其中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合创汽车 "),便与瑞松控股子公司广州瑞松北斗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下称 " 广州瑞北 ")有着多年业务往来。

天眼查显示,合创汽车由广东珠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 广东珠投 ")、广汽埃安以及广汽集团分别持股 68.56%、20.54%、4.46%。其中,广东珠投实控人,是合生创展创始人朱孟依之子朱一航。

2021 年 6 月 15 日至 2024 年 3 月 12 日期间,广州瑞北与合创汽车签订系列《设备采购合同》和《购销合同》,然而合创汽车的突然暴雷,让已履行完合同相关义务的广州瑞北陷入尴尬局面。

今年 1 月 18 日,瑞松发布公告称,广州瑞北就与合创汽车的 14 个买卖合同货款纠纷,分别向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和广州仲裁委员会提起诉讼和仲裁,要求合创汽车偿付全部剩余债务 2513.24 万元和逾期付款损失。

合创汽车之外,源媒汇注意到,因合同纠纷、被拖欠货款等问题,广州瑞北还曾将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姚振华及其旗下的宝能集团、观致汽车一并告上法庭。

眼下,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接下来或仍会有一批车企被踢出局。过去的 2024 年,便有 6 家知名新能源车企陷入暴雷或倒闭。这无疑会让高度依赖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瑞松神经紧绷。

而在机器人概念持续大热的情势下,也有不少车企开始惦记上游的机器人生意,着手投资或亲自下场。

此外,3C、锂电、光伏等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承压,也让急于寻求第二增量的瑞松前景堪忧。

早在 2024 年一季度时,瑞松还曾无比乐观地表示:" 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在手订单总额超过 10 亿元(含税)。" 并将公司 2024 年的营收增长目标设定为 10%-20%。

如今,创始人、董监高纷纷套现、提前 " 跑路 ",瑞松还能乐观下去吗?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董监高 机器人 股权转让 基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