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深度 02-27
交易商协会最新披露,债市“自融”违规案例暴露潜规则,各方“帮凶”都将被查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财联社 2 月 27 日讯(编辑 杨斌)交易商协会最新披露了《典型违规情形专项提示》(简称《违规提示》),其中涉及债市 " 自融 " 违规案例的潜规则。" 自融 " 会扭曲债券发行利率,影响市场秩序,甚至滋生返费、贪腐等乱象,被视作债券发行中的严重违规行为,近年来受到了交易商协会的严厉监管。

本期的《违规提示》涉及 5 个自律处分经典案例,可视为去年 4 期案例提示的延续,本期更聚焦 " 自融 " 违规行为。2024 年下半年以来,交易商协会先后发布了 4 期《典型违规情形专项提示》,共计 17 个债市违规处罚案例。既涉及评级公司、律师事务所、各类资管等不同债市机构,也针对信息披露、募资使用、债券发行、债券交易等不同业务环节的违规行为。

交易商协会持续深化债券市场纪律建设,近年来加大对严重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的同时,通过公布解读典型违规案例,进一步指导市场机构遵守自律规定。

债市 " 自融 " 违规案例暴露出了哪些潜规则?

2 月 26 日,交易商协会公布新一期《典型违规情形专项提示》,列举了 5 个自律处分经典案例。其中," 案例一:某信托公司未履行审慎关注义务,多只信托产品为自融充当通道 "、" 案例二:某私募基金为自融发行提供全方位服务,认购债券后又安排相关方代持 "、" 案例五:某城投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甘作关联企业自融发行的资金通道 ",分别站在信托、私募等不同的角度,再次聚焦 " 自融 " 这一债市发行环节的典型违规行为。

在案例一中,交易商协会介绍:

" 在本案查处过程中,该信托公司辩称,其对 A 公司的自融行为并不知情,也无法得知 B 公司委托资金的真实来源,相关产品实质为信托通道业务,其作为受托人主要核查交易对手的股权关系。交易商协会认为,虽然信托合同约定,相关产品的尽职调查和信托财产管理事项由委托人自行负责,但并不能免除信托公司基本的审慎关注义务。"

过往的自融违规行为,私募基金频繁牵涉其中。交易商协会本次在过往案例的基础上通过案例一提醒:信托合同中的 " 免责条款 ",也不能免除信托公司遵守银行间市场自律管理规则的义务。无论何种类型的产品,信托公司均应当对委托人及投资标的开展最基本的尽职调查,审慎关注相关产品及交易中的异常情况,避免成为自融的便利 " 通道 "。

此外,通过案例五告诉各类机构,即使未直接参与自融有关债券的发行和交易,但若机构未严格遵守市场规则,作为通道为自融提供了便利,导致自融行为更为隐蔽,同样会被追究责任。

除自融行为外,本次《典型违规情形专项提示》还涉及不当认购和募集资金监管。在案例三中,某私募基金以不正当需求为目的高倍数投标和撤标,扰乱发行秩序。交易商协会指出,债券投标理应基于真实、正当的投资需求,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是债券发行实现合理定价的重要保障,投资人对此亦应承担相应责任与义务,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自律惩戒持续净化市场生态

2024 年下半年以来,交易商协会先后发布了 4 期《典型违规情形专项提示》,共计 17 个债市违规处罚案例。既涉及评级公司、律师事务所、各类资管等不同债市机构,也针对信息披露、募资使用、债券发行、债券交易等不同业务环节的违规行为。

业内人士认为,最新一期《典型违规情形专项提示》可视作去年 4 期案例提示的延续,更聚焦 " 自融 " 违规行为。

交易商协会表示,2024 年在央行指导下,严格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 的决策部署,聚焦债券一级发行、二级交易恶性违规,加大查处力度,持续净化市场生态,全面加强银行间市场自律管理,以有效的自律惩戒为银行间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交易商协会将继续严惩危害市场平稳运行的各类违规行为,提升查处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银行间市场自律管理,有力维护银行间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根据披露,2024 年全年,交易商协会作出自律处分 88 家(人)次,涉及 47 家机构和 41 位责任人,对 34 家机构的轻微违规行为予以自律管理措施。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债券 信托 私募基金 利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