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2-27
加拿大华人回应打卡王祖贤艾灸馆:是本人亲自服务!收费仅600元/小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探店王祖贤艾灸馆

真是女神服务,没认出来

谁也没想到,昔日的女神 " 小倩 ",58 岁的王祖贤,现在正在加拿大 DC 一家艾灸馆,亲自为一位客户进行艾灸 -火灸服务。

收费也相当的 " 惊人 ",仅每小时 120 加元,约合人民币 600 人民币元,与加拿大中式针灸按摩每小时 120 加元的平均价格持平。

2 月 24 日,退圈 20 年定居加拿大,生活一直低调的著名女星王祖贤突然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视频,称最近开了一家艾灸养生会馆。

视频中 58 岁的王祖贤亲自点燃艾灸,为客人服务。2 月 27 日,一位温哥华当地华人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去过,见到了王祖贤本人,还有国内铁杆粉丝联系,请他去帮忙签名。

王祖贤艾灸馆的社交媒体账号。网络图

公开资料显示,王祖贤 1967 年出生,今年已经 58 岁。1984 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今年的湖畔会很冷》进入演艺圈。1987 年,凭借在《倩女幽魂》中饰演聂小倩一角而被观众所熟识,1994 年起逐渐淡出演艺圈。2005 年,王祖贤主演的电影《美丽上海》获得第 24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提名,同年 9 月正式宣布息影,随后定居加拿大,生活一直低调。

近年来,不少网友曾拍到她在温哥华当地寺庙礼佛的画面。2 月 27 日,在温哥华定居的林女士(化姓)就告诉记者,自己去年就在当地一处寺庙举办的"7 天出家班 "上见过王祖贤。" 共处了 7 天,不过没有跟她说过话,主要我对影视演员也不感兴趣。后来知道她开了艾灸馆,不过感觉价格太贵了,也没有去过。"

王祖贤在视频中讲述开艾灸馆的初衷。视频截图

2 月 24 日发布的视频中,王祖贤详细讲述了自己开艾灸馆的初衷。她称离开娱乐圈之后,艾灸是自己最想做的事业,她表示:" 这可能是自己对未来思考的规划——前半生充满了奋斗、探索与迷茫,后半生则更注重内心的平静,身体的健康与精神富足。"

视频中,王祖贤亲自点燃艾灸,为客人服务。她表示,感恩有缘遇见,能为大家的健康服务,走入这家艾灸馆的客人,和自己都是缘分。

王祖贤。视频截图

目前相关视频已在国内外多个社交平台上线,引得网友一片惊呼。不少粉丝对王祖贤的新事业表示祝贺和支持,王祖贤也在评论区和大家互动。

王祖贤的 " 灸觉艾灸养生会馆 " 位于大温哥华地区的里士满,每周营业 6 天,从早上 10 点到下午 6 点,周日休息

媒体记者也联系了王祖贤艾灸馆的客服,询问如何预约和价格,不过一直未收到回复。

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已经去王祖贤的艾灸馆,在温哥华工作的四川人万先生(化名)称,自己前几天就去预约去过。" 因为有‘网球肘’,去治疗了一次,也是为了满足一个青春的梦想,见见年少时心中最美的女人。"

"在艾灸馆所有治疗都要提前预约,(医师)也不光她本人。" 万先生介绍,自己的艾灸治疗并不是王祖贤亲自进行," 我只是看到她刚好在店里,但不好意思上去搭话。"

另一位去打卡的陈女士也表示,在店里还看到了王祖贤的小狗,看到本人戴着口罩在忙就没有去打扰。"价格是 120 加元一小时,折合人民币 600 多元。据店员说,王老师都在店里,有时也会亲自帮客人服务。"

" 那里停车位很紧张,不太方便,可能不会去第二次了。" 不过万先生表示,国内有铁杆粉丝联系他,希望能带几张王祖贤本人的签名照,还可以支付费用。" 有机会再去的话会帮忙试试。"

据媒体报道,隐退后一直住在温哥华的王祖贤,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谢谢在我淡出娱乐圈后,还有这么多人没有忘记我。" 王祖贤当时还透露,未来她 " 将长住加拿大潜心修佛,不会再出来演戏了 ",因为她已经 " 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观众 ",希望一切停在最美好的阶段。她说:" 这样就足够了,那段时间我尽力了。"

一、认识中医艾灸养生

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艾火是纯阳之火,能通三阴走十二经。

什么是艾灸养生法?

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用热刺激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治疗方法。

艾属于纯阳植物,艾灸时所产生的温热可为身体补充阳气,将寒气排出体外。

艾灸特别适合现代人养生调理,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艾灸的作用?

《扁鹊心书》中说:" 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矣 "。

艾灸保健,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1、温通经络,祛寒除湿;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2、温补益气,回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

3、预防疾病,保健强身;养颜美容,延缓衰老。

此外,艾叶有异香,熏烟还能驱蚊蝇,清瘴气,杀毒。

二、艾灸的适宜人群

适合艾灸的群体为阳气亏虚、气虚、血虚等人群。

艾灸能治疗又能调理,还能保健;既适宜病人,又适宜健康人。艾灸有良好的双向性调理作用,没有一种排毒方法安全性超过艾灸。

三、艾条质量的鉴别

1、看颜色:好的艾绒呈土黄色,而劣质的艾绒呈青色 / 青黑色,茎秆颗粒很大;当年的艾绒是青绿色、青黑色,味道浓烈。

2、闻艾味:品质好的艾绒气味芳香且清淡。品质差的艾绒味道很浓且刺鼻,甚者还有霉味。

3、摸质感:好的艾绒摸起来柔软细腻,而差的艾绒手感很粗糙。

4、捏紧实度:好艾条艾绒容易抱团,端口紧实细腻,密实度好,即使把包装纸撕掉,也不会完全散掉,燃烧全面,温灸更到位;劣质艾条,包装松散,把包装纸一撕掉就会散落,燃烧不全面,药性不均匀。

5、感受艾火:好艾条火力柔和不烈,渗透力强。差的艾条火刚烈,渗透力不强,易有灼痛感。

6、看燃速:好艾条的绒细腻蓬松,相对劣质艾条杂质要少很多,所以好艾绒燃烧速度快于劣质艾条。

7、看灰烬:好的艾条燃烧时烟是淡白色,燃烧后的灰烬是灰白色的,摸起来细腻柔滑,不容易散落;劣质艾条燃烧时火比较烈,味道刺鼻,艾烟较大,燃烧后的灰烬是黑灰色,四处散落,摸起来粗糙有颗粒。

艾绒的比例

艾绒的比例如 5:1,8:1,10:1,30:1 等,是评判艾绒细腻程度、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比例越高,艾绒越细腻,燃烧时烟越轻和,火力越温和,穿透力越好,不伤经络,燃烧时艾灰不容易掉落。

四、艾灸的方法

艾灸手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温针灸。

要求

1、舒服姿势:或坐或卧,放松,充分暴露穴位,要有依靠、稳妥舒适,能够持久。

2、取穴准确:宜少不宜多,应选要穴。

3、距离适当: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 2-3cm 处。

4、施灸顺序:先灸上,后灸下;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面,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5、施灸部位:最常用的是背部、腹部及四肢。这些部位肌肉丰厚,又不常外露,即使有小疤痕也无妨碍;脏腑病多用俞穴、募穴,都在背部腹部。

6、操作时间:每次 10-15 分钟,皮肤丰厚处可 30 分钟左右,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每日一次,一般 7-10 次为一疗程。

7、灸量判断:灸至局部潮红,身出微汗为度,且感气在原处往返,全身周流,上下连贯。

五、艾灸时间要求

1、四季皆可灸,没有特定季节。

2、艾草为纯阳之品,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阳益气。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两者阳热相合,作用更强。冬季是自然界和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冬季艾灸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

3、一日之中,上午较好。早上阳气升发,中午午时最旺,而后渐减退。

具体时间因人而异:①调理脾胃功能在早上 9-11 点;②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较好。

4、日常保健时间没有固定要求;时间长短要以局部皮肤出现变化为准:皮肤慢慢变红,出现红晕,就可以停止。

对于大多数养生保健而言,并无特殊时间限制。

六、穴位定位方法

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指寸定位法),以患者手指的某部折作一定分寸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①中指同身寸法

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

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

②拇指同身寸法

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

用于四肢部取穴。

③横指同身寸法

将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横度为3寸。又称 " 一夫法 "。

用于下肢直寸,背部的横寸。

七、养生保健要穴

足三里

在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

俗语云,长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为养生保健第一要穴,能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

神阙

位于脐正中,任脉之穴。

功能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

关元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气海

关元与神阙连线中点,脐下 1.5 寸处,人体重要补穴。

天枢

【定位】 脐中旁开 2 寸。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月经不调,痛经。

中极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 4 寸 。

【主治】遗尿,小便不利,癃闭;遗精,阳痿,不育;月经不调,崩漏,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止,带下。

中脘

任脉之穴,脐上 4 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大椎

第七颈椎下端凹陷处,督脉经穴,诸阳之汇,功能益气壮阳。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对血小板和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

百会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 7 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

【主治】中风,痴呆;头风,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健忘,腹泻。

背俞穴

【定位】

肺俞(BL13):第 3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心俞(BL15):当第 5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肝俞(BL18):当第 9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脾俞(BL20):当第 11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肾俞(BL23):当第 2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大肠俞(BL25):当笫 4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命门

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三阴交

足太阴脾经穴,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在小腿内侧 , 当足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能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是 " 妇人防病第一穴 "。

腰阳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

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中风,头痛,眩晕,耳鸣等;感冒,鼻塞,目赤肿痛,耳聋,口眼歪斜,颈项强痛 。

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 1、2 掌骨间,当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诸痛症;热病,无汗,多汗;经闭,滞产。

曲池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手臂痹痛,热病,高血压;腹痛,吐泻;五官疼痛;瘾疹,湿疹,瘰疬。

至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 0.1 寸 。

【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

涌泉

【定位】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 1/3 凹陷处。

【主治】昏厥,中暑;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大便难,小便不利。急救要穴之一 。

太溪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

【主治】头痛,目眩,失眠,健忘,耳鸣,耳聋;咳嗽,气喘,咳血,胸痛;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痛,下肢厥冷。

内关

【定位】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呃逆,胁痛,胁下;中风,失眠,眩晕,郁证;热病;肘臂痛。

外关

【定位】腕背横纹上 2 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肋痛。

印堂

【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主治】失眠、健忘;鼻塞,鼻衄,鼻渊;头痛,眩晕,小儿惊风,产后血晕。

水沟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 1/3 与下 2/3 交界处 。

【主治】昏迷,晕厥,中风,中暑;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闪挫腰痛。

八、家庭常见病的艾灸

1、流感

灸法:大椎、肺俞、风池,曲池、外关、合谷(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

2、眼肿、面浮、黑眼圈

主穴: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涌泉。

灸法:腹部穴位一般不少于 30 分钟,灸涌泉和足三里 15-20 分钟即可。

还可按摩眼睛周围穴位如:睛明、承泣、四白、太阳等。

3、风湿痹证

(1)关元、气海、神阙、命门、腰阳关。

(2)神阙、足三里,兼灸脾俞、肾俞。每天灸一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备注:①受累关节局部艾灸,每天 1-2 次,每次 30 分钟;②凉痛感较重:直接灸阿是穴直接驱赶寒气。一般 10 天左右就会看到效果。

4、胃脘痛

主穴:中脘、足三里。

配穴:肝气犯胃的加期门穴,脾胃虚寒的加胃俞穴。

5、慢性结肠炎

主穴:脾俞、大肠俞、天枢。

配穴:足三里、上巨虚。

6、失眠

主穴:涌泉、百会、神门;各灸 30 分钟左右。

大椎穴放血后艾灸,艾灸大椎和涌泉穴时间要在 10-20 分钟,重症加灸百会、神门两穴。

7、哮喘

主穴:定喘、大椎、肺俞、膻中、足三里。

配穴:丰隆、中脘、内关。

8、黄褐斑

主穴:大椎、神门、涌泉(调理神经系统);关元、肾俞、命门(调理内分泌系统);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调整消化系统)。

9、子宫肌瘤

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子宫。

10、痛经伴呕吐

血海配合足三里

九、艾灸禁忌症

禁忌部位:部分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孕妇少腹部、腰骶部。

禁忌病证:高热、大量出血、中风闭证及肝阳上亢头痛症;某些传染病、抽风期间。

禁忌情绪:过饱 / 劳 / 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怒者。

其他禁忌 : 身体极度衰竭,或无自制能力的人。

忌食生冷、辛辣之物,以减少返病现象。

十、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过程中、后注意保暖。室温调节至适当,避免风吹寒,施灸时可以开窗调换空气。

2、艾灸时不要碰冷水,治疗前后 30 分钟最好不要冲凉,艾灸后半小时可以洗热水澡。

3、掌握刺激量:要循序渐进,先小剂量,或灸的时间短一些,以后渐加大量。

4、灸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宜休息 5-10 分钟。

5、艾灸期间不要生气,灸后保持愉快的心情,精心调养勿过劳。

6、艾灸期间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时才可以进食。

7、艾灸前后勿过于饥饱:过饥,易晕灸;过饱,则腹胀。

8、晕灸:多与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刺激过重等有关。要留心观察,一经发现立即停灸,让患者平卧。■

来源 / 上游新闻、新华日报健康客户端、广东中医院等

相关标签

王祖贤 加拿大 温哥华 女神 金鸡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