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支持科创的脚步正在 " 前置 "。
2 月 26 日,陕西华鹰众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华鹰航空 ")HE-1 大型无人机渭南总装基地签约仪式在西安市顺利举行,项目投资约 10 亿元。我们注意到,这家由三角防务(300775)创始团队、和翎资本创始人以及三人行集团(605168)共同出资成立的无人机企业成立仅不到三年,即与中通集团等 5 家企业签下 100 架无人机 " 大单 ",订单金额高达 30 亿元。
如此速度,其中推手又是谁呢?
01
耦合 " 陌生团队 ":创投下场干实业
从华鹰航空的组建团队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创业。
事情是这样的,最初萌发创业意图的是三个从事航空事业多年的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在 2020 年,三人不约而同地带着个人创业热情找到了三角防务与巨子生物(02367)创始人严建亚,寻求这个既懂航空产业又懂资本运作的老大哥帮助创业。
他们三方,分别来自空军某基地、航空工业第一飞机研究院、中航西飞等国内大型飞机和无人机研发领军机构,参与了多款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研发、设计、制造,在各自领域均有超过 20 年经验。
严建亚对于航空产业的深耕不必多言,在经历两年谨慎的商业化预研后,严总决定整合三方创业团队,并找到和翎资本与三人行集团这两家正在 "ALL IN" 航空产业的创投机构与产业资本共同组建了华鹰航空。
之所以说是 "ALL IN" 航空航天,二者历史投资项目即可说明问题。
在和翎资本方面:成立三年多来越发向 CVC 投资机构进化,目前已投下 14 家企业,其中 9 家均为航空以及航空产业链上游合作企业,占比超 6 成,同时其投下的航空产业公司具有明显本土色彩,当前有 6 家企业均位于陕西,不乏智同航空、鼎益科技、新派得、睿诺航空等知名项目。
在三人行集团方面:其虽然是一家传媒上市公司,但当前产业投资已成为其积极布局领域,在此之前,三人行集团不仅早已携手三角防务开启创投之路,亦通过上市公司分别直接持有天成航材与智同航空 2.70%、4.54% 股权。
多方耦合之下,这家由深耕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技术团队、产业资本、创投机构发共同起的科创企业于 2022 年正式成立,以前瞻性眼光完成低空经济产业布局(低空经济于 2024 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了我们观察中创投机构从 0 到 1 下场帮助 " 科学家干实业 " 的陕西首例。
02
专注 " 大型 ":陕西无人机多点开花
华鹰航空具体是怎么干的呢?
公司专注于大型无人机系统研发、生产和服务,目前已自主研制出 HE-1 多用途无人机系统与面对 eVTOL 市场的 H220 两大整机产品。前者已于 2024 年 9 月成功首飞,且被写入陕西省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后者预计 2025 年首飞,2026 年达到投产状态。
我们注意到,华鹰航空正在通过大单品战略 " 直击市场 "。
其 " 拳头产品 "HE-1 最大起飞重量 4 吨,有效载重 2 吨,是典型的 " 大型无人机 ",现已实现 100% 国产化。在应用市场方面,该产品军民场景均可应用。
为什么要选择 " 大型无人机 " 这一赛道呢?
一方面是入局者少,由于技术门槛高等原因当前牌桌上的玩家并不多,据 QYResearch" 亚太大型货运无人机市场报告 2024-2030" 显示,亚太地区大型货运无人机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 92.0% 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是市场空间广,预计 2030 年亚太大型货运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16 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达 33.2%。
而敏锐的华鹰航空已然选到 " 主流市场认证 " 机型。据公开信息显示,HE-1 所对标的海外某主流支线货运飞机在 2021 年就已实现累计交付 3500 架,占据美国相关细分市场 90% 以上的份额,成为跑通美国最后 1000 公里物流的 " 骨干 "。
面对华鹰航空的横空出世,我们愈发意识到陕西无人机整机制造已做到 " 多点开花 "。
如因诺科技。我们曾在《" 己方战场零伤亡 "!山东第一大民企入股!西工大副教授再融 1 亿!》一文中记录了因诺科技军品上的杰出表现,目前公司已经完成固定翼 3 机、8 机、15 机、30 机的集群试验。
如羚控电子。公司先后研发了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的首个体系化反低小慢安防系统、全国首款倾转垂直起降无人机、以及国内首款基于 X 型火炮平台的无人机 HF55,目前已推出 4 个系列 17 项无人机产品。
如九天无人机。由陕西无人装备科技公司开发、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驰达飞机制造的 " 九天 " 重型无人机已填补国内军民两用灵活配置重型无人机市场空白。
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无人机将持续成为陕西优势产业,因为其不仅在 2021 年就入选陕西第一批重点产业链,2025 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加快布局包括大型无人机在内的未来产业。
03
落子渭南:借道区位资源
回到此次签约。
总装基地位于渭南高新区,之所以落子于此,区位和资源优势自然是核心。区位端渭南与阎良区(航空基地)相邻,产业密切协同地理优势显著,与此同时,资源端体现在于,渭南拥有国家民机科研试飞基地和蒲城内府通用机场。
签约当日,渭南主要领导和政府部门悉数出席,重视程度可想而知。渭南日报曾提到:" 依托渭南经开区国家民机试飞基地,发挥地域、空域资源优势,抢占低空经济产业新机。"
事实上在金融棒棒糖观察中,渭南当前的新兴产业并不止于此。
比如氢能产业(详见《陕汽在韩城:" 混改 " 新模样》);比如生物医药(详见《渭南 " 平台转型 " 最新动向:拉上 " 院士 " 干科创》)。
新产业无疑需匹配新思维和新工具。随着渭南产业新局面越打越开,这也让金融棒棒糖注意到当天仪式上签约的一支低空产业基金。这支基金将由渭南方(渭南产投)、省引导基金与和翎资本三方出资设立,设计颇为巧妙。
省引导基金的加入,在积极响应陕西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的同时,引导推动低空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进程,提速转化优势;渭南入局借此盘活了存量资产," 总装基地选址的开沃新能源产业园现有产能与配套资源,将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为此还兑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的 " 渭南速度 "。和翎资本的加入,为这一进程注入了更多资本支持和产业资源,进一步推动了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和翎资本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投资经验,将为项目带来更多技术协同和市场拓展机会,助力陕西在未来产业布局中抢占先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而最大的惊喜在于,华鹰航空现场与客户企业委托代表签订了购机协议,包括中通快递集团、广东洲博通物流等五家机构共计 100 架,订单金额高达 30 亿元。
能够一把斩获如此业绩大单,自然离不开 " 科技资本 " 与 " 金融资本 " 的背书赋能,这也是对 " 投行思维 " 的深度践行。因为在金融棒棒糖记录的真实案例中,省内多数创业公司等到产品起量再找创投资金,一旦对接不上,则致使公司陷入僵局。
华鹰航空 " 创投资金先于创业,拿到保障公司长期稳定生存的确定性订单 ",则跑通了一条新逻辑,借鉴意义十足。
随着签约信息的落地,外界对该总装基地均持乐观预期,很重要的原因离不开核心人物严建亚。
在华鹰航空工商信息之中,大股东三林材料的法人刘新展,已确定为汇智院新材料、三森实业、北京恒美等公司财务负责人,而这些公司的法人均为严建亚。
大股东团队核心人员担任要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来源 / 金融棒棒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