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 DeepSeek 谁还用百度 "、" 遇到问题先问 AI",这是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极具代表性的声音。用算法翻过算力高墙的 DeepSeek 凭借着 " 深度思考 + 联网搜索 ",已经开始在改变搜索引擎赛道的游戏规则。随着 AI 正在重塑搜索,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自然是有些 " 急了 "。
从 " 开源大模型是智商税 " 变成文心大模型 4.5 即将开源、从文小言由付费转免费,再从 "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这句经典 Solgan 重回百度 App 的开屏页面,百度近年来的动作可谓是从未如此密集过。甚至于,他们都开始试图重新捡起贴吧了。
日前有消息显示,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MEG)将 UGC(用户生成内容)作为了新的工作重点之一,并且内部开始计划重塑 UGC 生态。而作为百度 UGC 生态的代表,百度贴吧在 2025 年也将有大动作,据称其将适当减少广告,以促进老用户回归、并进行自主创作。
贴吧这样一个长期被放养的产品,真的能靠 " 重视 " 就起死回生吗?想必对百度即便再有信心的人都不免对此心有疑虑。提起百度贴吧,从未用过的新生代可能会感到茫然,毕竟作为一款诞生于 2003 年的互联网产品,它实在是过于古老。但曾经钟情于它的老用户则又会扼腕叹息,因为 " 五年用户流失近九成 " 可以说是一个无可质疑的现实。
早在 2015 年百度方面就曾宣称,贴吧的日活用户数量近 2500 万、月活用户超过 3 亿。然而到了 2022 年,易观千帆当时公布的数据表明,贴吧的月活用户就只剩下 3743 万,也就说短短 5 年时间就流失了近九成用户。过了五年、在 2025 年年初,有数据显示贴吧的日活已经降至 800 万到 900 万左右。
事实上,贴吧的衰退几乎完美诠释了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百度贴吧之父俞军早年间曾经解释过,为何会在 2003 年打造贴吧这样一款产品。他表示,从 2000 年到 2003 年,中国网民规模陡增十倍,搜索引擎作为中间商面临新的问题,即 " 网民太多内容不够用了 ",为此百度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内容生态,也就是贴吧。
作为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贴吧这个模式介于古早的 BBS 论坛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崛起的知乎、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之间,它既开放又封闭,既有古典互联网时代的社区自治遗风,又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强运营特质。可偏偏百度却是一个以技术著称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几乎从来都没有证明过自己的运营能力。
比如大名鼎鼎的 "6 · 9 圣战 " 事件,这场关于反哈韩网民与韩国偶像团队 SuperJunior 粉丝的大混战,就是以贴吧作为主战场,贴吧吧友集体 " 爆破 " 了 SuperJunior 的贴吧。在这一事件中百度方面选择了 " 息事宁人 ",相关帖子被删、参与讨论的用户也被随即封禁。
面对泼天的流量,当时百度的态度却是 " 恐惧 "。可反观微博,同样是路人反击粉圈粉丝的 "227 事件 ",平台的做法可不是 " 捂嘴 ",而是增加服务器来保障网络畅通,来了把火上浇油。从单纯商业的角度来探讨,显然就是微博这样的做法对于企业来说更好。
百度缺乏运营能力的表象是 " 保守 ",但他们却在商业化上非常 " 激进 "。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的入口价值被大幅削弱,使得百度的压力陡然上升,因此贴吧的商业化也被提上了日程。可推出付费订阅会员以及售卖广告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倒卖吧主才直接给了贴吧致命一击,成为了后续使得贴吧生态一蹶不振的导火索。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 " 百度贴吧的帖子为什么大多数都停留在了 2015 年?" 排名第一的回答就是血友病吧原吧主的回答," 因为 2015 年底百度因为买卖吧主事件撤掉了很多贴吧的吧务组。包括百度血友病贴吧 "。
要知道贴吧的管理模式极为特别,在官方管理员之下安排了自治的吧主,一个吧的创建与走向全部由吧主来负责。在这样一套管理模式中,贴吧的吧主无疑就是核心。贴吧的命门就在于它绝非是所谓的 " 用户自治 ",而是基于 " 吧主 " 的寡头独裁,一个贴吧的质量高低、能吸引到哪些群体都高度依赖于吧主自身的魅力和能力。
简而言之,一个贴吧的生态是否繁荣基本要看吧主的水平,需要能够洞悉万物、能力卓绝的 " 哲人王 " 来领导吧友。
遗憾的是," 哲人王 " 显然可遇不可求。况且随着古典互联网时代的结束,已经找不到那么多拥有互联网精神的用户了,可百度不仅不珍惜这些用户,反而弃之如敝履。百度倒卖吧主直接导致了一大批 " 贴吧大神 " 心灰意冷、选择出走,紧接着到了 2017 年,百度贴吧又搞出一个 " 大新闻 ",那就是给贴吧吧主下 KPI。
给 " 吧主 " 下 KPI 之事一经曝光,直接就让吧友们炸了锅,所以仅仅三天时间,百度贴吧方面就决定收回成命、停止对吧主的考核激励。然而覆水难收,给作为义工的吧主下 KPI 这番操作,让吧主们也大失所望。如此种种,就直接导致了一大批乐意分享、奉献的吧主流失。至此之后,贴吧的氛围也就直转之下。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为阐明一个事实,那就是 " 贴吧要是做好了,还还能有小红书什么事 ",尽管百度内部对此耿耿于怀,然而这件事几乎是必然会发生。所以百度方面现在想要促进老用户回归贴吧、并进行自主创作," 适当减少广告 " 的作用可以说是几乎聊胜于无。
当年贴吧的成功是建立在 BBS 论坛衰落,网民需要为自己的兴趣爱好重建一个新的交流园地的基础上,贴吧又是彼时一众互联网产品中唯一可以承载这一需求的存在。可反观如今的互联网行业,从问答社区知乎到生活方式分享社区小红书,从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到长视频平台 B 站,再到私域的 QQ 群和微信群,网民可选的产品不要太多。
更何况对于贴吧的老用户来说,是愿意选择再相信一次百度的节操,还是没有黑历史的其他平台呢?毕竟改造可要远比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一块没动过的原材料上雕刻,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功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