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硬糖 03-03
用AI写网文赚钱,底层幻觉与技术天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李春晖

在深受 Deepseek 震撼、忧心丢了饭碗的人类文字工作者中,网文平台的编辑应该是最早受到直接影响的一批——各平台投稿量激增,其中大量明显使用了 AI 辅助。编辑们的工作量翻倍,每天都在讨论 AI。好消息是,看来编辑的工作还是很重要,起码需要留下他们辨别 AI。

准确地说,也并非辨别 AI。头部平台都是 AI 的赶潮者,付费巨头阅文和免费巨头番茄早就发布了自己的 AI 辅助写作工具。但就在 2 月底,一批番茄作者发现自己的小说流量锐减、怀疑被软封禁。平台客服给出的理由大多是 " 水文 ",但作者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轮不以 AI 为名义的针对 AI 写作的 " 清洗 "。

毕竟最近一段时间番茄 " 首秀 " 作品激增。3 月 1 日,番茄首秀新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5000 本。不管是避免平台被薅羊毛,还是维护读者体验,番茄都不能坐视不理。受限作者中,有人坦承自己使用 AI 润色,也有人坚称没用。

2024 年 5 月发布的番茄 AI 写作工具

而一直以来,番茄都被公认为最积极、也最适合推动网文与 AIGC 融合的平台。事实上,网文平台仍很难完全明确自己在 AI 浪潮中的站位。或者说,在领导那里明确了,具体执行却存在内在矛盾性。

在战略上,对于文娱行业已经久违了的技术变量与商业想象力,头部平台当然要躬身入局、共襄盛举。春节复工第一天(2 月 5 日),阅文集团便发布了 " 率先部署 Deepseek,邀请全行业作家共同探索 AI 赋能创作 " 的消息,并带动股价开盘大涨。

然而面对眼前的每一篇网文,编辑们仍很难不纠结 " 这是不是 AI 写的 "。更重要的是,读者在乎,作者也在乎。大量 AI 文涌入流量池,意味着每个作者分得的曝光变少,读者也会被泥沙俱下的内容湮没。

更便于直接亮剑的是垂类付费网站。2 月 17 日,晋江文学城发布了堪称严格的 AI 写作规范和处罚办法。按民间说法," 打响了网文反 AI 的第一枪 "。

相较于之前几波 AI 工具热,Deepseek 无疑让更多人觉得 " 我也能写 "。各种 "AI 写网文月入过万 " 教程再次风靡,网文作者与读者都感到奇点临近。

网络文学是一种工匠手艺还是娱乐工业?如果是前者,作者大可自命为非遗传承人坚持手工;如果是后者,拒绝机器的人是否终将被时代抛弃?也许一切正如海德格尔早已预言的:技术是这个时代的存在天命。最紧要的不是技术会变成什么样,而是技术会把我们变成什么样。

一夜春风,各怀态度

2025 年春节最火的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和 Deepseek。两者叠加,就是同人创作社区 LOFTER 的 "AI 同人写手 " 事件。

因《哪吒 2》大热带动同人内容需求大涨,涌入 LOFTER 的读者却发现,收益榜上一位作者 " 亩产万斤 " ——几乎是日均 5 篇的写作效率。其创作的《哪吒 2》同人文 AI 味十足,被朱雀大模型检测为 AI 生成内容占比 100%。

在群众举报下 ,LOFTER 方面迅速做出处罚写手、支持用户退款的回应。不过对于网友推测的 AI 作者 " 获利数万 ",LOFTER 方面告诉硬糖君存在 " 严重夸大 "。

LOFTER 对 AI 写作采取的雷霆手段获得了普遍支持,有网友大呼其 " 从良 " 了——毕竟在 AI 绘画上,LOFTER 也曾是个激进的技术派。

"LOFTER 自己也在 AI 相关的能力上踩过一些‘坑’,乃至曾经对用户们产生过一些伤害。因此在当下行业都在大力发展 AI 相关能力的现状下,我们反而会更加谨慎,也更加会考虑创作者们的感受。" LOFTER 的编辑回复硬糖君。

在她看来,同人用户讲究 " 为爱发电 ",有着更强烈的精神诉求,相对于其他读者,对 AI 特别是 AI 牟利会持更加鲜明的反对态度。因此 LOFTER 目前的规则是," 不鼓励利用 AI 直接生成的内容在 LOFTER 进行盈利 "。

但 AI 文能登上热榜,恰恰说明 AI 写作水平已经能满足一大批同人用户的需求,这也正是因为她们更重视情感体验。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或许是,不管一个读者在理念上是否接受 AI 写作、阅读上是否津津有味,大家通常是不愿意为 AI 写作付费的。

LOFTER 作者是因为逆天的更新频率被群众抓到蛛丝马迹,长篇付费网文则往往是直接把证据送到读者面前。不止一位作者因忘记删除 AI 润色指令而被实锤为 AI 写作。

一位粗枝大叶的作者在收费章节留下了 AI 写作痕迹,评论区的读者大为不满。" 我以为你是手工巧克力,结果你是流水线产品,但你还号称是手工做的。"

我们早在中学就被马克思主义理论洗礼过,"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当 AI 写作并没有凝结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人类劳动,罕有人愿意为之付费。

知道是预制菜就会大失胃口,手工的就该比量产的贵。如果 AI 写作确能 " 以假乱真 ",那么平台是否有义务标注 "AI 写作 ",让读者拥有知情权呢?

还好现阶段 AI 写作也没那些卖课的说得那么邪乎。阅文副总编辑胡说告诉硬糖君,目前还是用 AI 来灌水或拼凑者居多,资深读者很容易辨别出 AI 润色。" 尤其 DEEPSEEK 的风格还是挺明显的,有一种强烈的赛博科幻和视觉化、克系写作风格,很难校正。如果没有相应剧情支撑,看起来就言之无物,会让小说更空洞、更水。"

早在 2023 年 7 月,阅文集团就发布了首个网文大模型 " 阅文妙笔 " 及其应用产品 " 作家助手 "。阅文集团 CEO 兼总裁侯晓楠在其履新后的首次公开发声中即表示,"AIGC 是 IP 产业未来 5 年的重要动能 "。

面对 AI 巨浪,网文巨头必须成为推动网络文学与 AIGC 融合的领头羊。但面对读者,强调精品的付费阅读平台又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保守主义姿态,去维护 " 艺术 " 的尊严。

作为阅文的副总编辑,胡说认为 " 不能把鉴 AI 变成猎巫,要抛开对 Ai 的执念,本质还是守住原创和精品两个原则 "。但在编辑的工作和读者的阅读中,不自觉地关注 AI 写作本身,是人之常情。

大量编辑公开拒收 AI 稿件

相对而言,免费阅读平台似乎更适合 AI" 证道 "。读者对免费内容的要求会自动放低。量大管饱、个性需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免费宗旨,都与 AI 写作契合。社交平台上讨论 AI 写作,也以免费巨头番茄为最。不管是平台自制、工作室量产、还是个人作者使用 AI 辅助,番茄无疑是当下最大的 AI 网文试验田。

但海量内容的另一面是收益摊薄。根据番茄去年 12 月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 年番茄年入 3 万以上的作者 9374 人,年入 10 万以上的作者 3228 人。而且正如开篇所言,现在这块田也开始 " 机器除草 " 了。

奔向 AI,揪出 AI

晋江文学城成为第一个明确限制 AI 的网文平台,并不令人意外。硬核付费内容有必要面向资深读者与作者维护自身的纯洁性。哪怕大家都用机器包饺子了,手工作坊和老饕食客也要互相 " 配得上 "。那么即便有一天网络文学坍缩回一个小领域,亦能偏安一隅。

2 月 17 日,晋江站长冰心在站内作者论坛发布《关于 AI 辅助写作使用、判定的试运行公告》。晋江对 AI 辅助的判定标准,也为我们厘清了目前网文作者对 AI 的使用情况。

晋江将 AI 写作辅助分为文字型和创意型。其中文字型按程度不同分为校对级别、描写级别、叙事级别。创意型分为要素级别、粗纲级别、细纲级别。晋江暂定只接受校对级别、要素级别、粗纲级别的 AI 辅助。也就是说,通常所说的 "AI 润色 ",都被排除在晋江之外。

" 润色 " 是最常被提及的 AI 用法。对于小作者,这是解决自己文笔不好、想法难落实的神兵。对于老油条,这是提高效率、水字数、骗全勤的利器。" 我追的一个种田文就明显用了作家助手,他每到写景就跟小学课文一样。" 网文作家管平潮告诉硬糖君,有一次他专门去搜,果然在一篇文旅内容里看到同款描写。

DEEPSEEK 出现的第一时间,人们也是惊叹其文笔之华丽。但必须指出的是,早在摄影、电影发明之后,文学里的大段描写就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有价值。修辞意义上的文笔,并非网文的核心卖点。起码以硬糖君多年的网文阅读经验,大多数繁复描写都是直接跳过。

在阅文副总编辑胡说看来,润色恰恰是 AI 比较 " 见仁见智 " 的功能,也是他个人目前比较排斥的 " 中间地带 "。他更愿将 AI 视为一个搜索工具和灵感工具。

"AI 只能在作者理解的范围内辅助作者。"胡说告诉硬糖君,作者不理解的知识没法用 AI 拼凑。一方面 AI 可能会编造,另一方面在作者思维框架之外的东西只能干巴巴地填充进去。

胡说曾尝试让 DEEPSEEK 用熵的增减原理创造一套超能力体系,之后又要求其根据时间的进度和返回另造一套,果然功能类似而原理不同。" 问得越细越有意思,但它的能力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想象力和知识范围。"

胡说认为,AI 辅助网文写作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在所有网文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形成最优路线,再反过来指导个体写作或索性自主创作。二是基于某个特定作家的价值观、写作风格和知识范围去深入学习,再对作家进行创作辅助。

阅文 " 妙笔 " 内测展示

" 很多人认为第一条路线进步很快,但我认为目前远远达不到标准。哪怕未来可行,也完全没有意义。它会导致整个内容膨胀,很快就会被人厌弃。因为它已经消灭了这个行业的多样性。"胡说表示。

都说技术将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人类,但技术到来的第一时间,人们反而更焦虑了。不用 AI 是否会被时代抛下?作为初代仙侠代表作家,管平潮对 AI 尚处于 " 试玩 " 阶段,他身边也有深度研究的同行 ," 就像积极向内燃机转型的马车夫 "。

" 汽车已经出现了,但它现在还是龟速,我驾着马车还是风驰电掣。但我没有小看汽车,我也预判它有一天能赶上马车,等到了那天我会考驾照。" 管平潮说。

有些升起,有些落下

晋江站长冰心发布的 AI 公告里,有一段和 AI 的对话节录。问:定位在娱乐性的作者会大面积失业吗?

答:失业潮集中在底层,依靠套路化生产的写手将被 AI 替代但创意阶层持续增值。

这也符合多数人的推测。网络上充斥的 "AI 写网文赚钱 " 经验帖,只能是底层写手的幻觉。更现实的焦虑是,当编辑们面对骤增的投稿量、部分编辑开始强调拒收 AI 稿,新人写手的生存空间可能被挤压,作品很容易被湮没在快速生产的海量内容里。也有作者担心,手工码字也会被怀疑是 AI 而遭 " 误杀 "。

现在,我们对卢德主义者多少能有点朴素的共情了。不是所有人都能跟着去新世界,即便不是被牺牲的那一个,也要面对学习和调整。你们技术开发者是既财务自由又改变世界了,双赢;我们没招谁惹谁就得学习新技术还担心失业,双输。

" 其实行业门槛是抬高了。现在你又要用 AI 又要有传统写作技术,都需要复合型人才了。" 管平潮认为 AI 会对新作者形成挑战,但其本身离高水平写作还相去甚远。"AI 是用逻辑思考的,但人没那么有逻辑。家国大事背后也许是很儿戏的东西,文学有时候是反逻辑反常识的。"

阅文副总编辑胡说则认为,AI 用的越少越害怕,只要多用,就会发现 AI 的局限性很大。

"即便是为人不齿的融梗,也是基于作家自身的认知和价值观。作品表达的是个人经历和价值观,这是 AI 没法选择的。它只能选择自己逻辑里的最优路线,而我们看的是精彩的细节、深度的情感表达。"

AI 端上 ABCD,作者要有审美选出最好的那个,要凭价值观选出最能获得普遍共鸣的那个。在这个意义上,起码面对 AI 时,我们都有机会做一次有品或没品的甲方。

人类的胜率就在于这个 " 品 " 不是唯一的。网络文学是整个现实世界的投影,甚至比之更大。嫡庶神教、追妻火葬场、胎里素文学……人类之间都会感到无法理解的癫文,其流行必然也是击中了一部分人的块垒。

晋江言情 vip 金榜

"AI 最多只是‘一个’作者,它可以写几千本,但读者很快就会腻了。人类的护城河就在于我们是在表达自己。"胡说总结。

这或许意味着作者们可以回到网络文学的原点,进行一种更自由的、从心的写作。不再努力追逐那些热梗、热题材、热标签,你去复制肯定没编辑懂、没 AI 快。你表达你想表达的,总会有人感同身受。

如果将 AI 视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某种天命,那或许真能推导出网文的两个重大 " 利好 "。一是若技术大规模接手劳动,大批人可能变成 " 无用阶层 ",那么包括网文在内的廉价休闲就是刚需。

在此基础上,还能看到技术在不断取消 " 过程 "。外卖取消了做饭的过程,十几秒短视频取消了通向笑与哭的过程,甚至推敲苦吟的写作过程也要被取消了。人们越来越直接享受结果。得到的也容易,感受的也薄瘠。不知这结果是怎么得来的,故而伴有较强的失控感。

很多网文正是在回应这种过程缺失和浅度感受,比如种田文、虐心文。在一个直接享受结果的技术天国,我们不得不去网文里体验 " 过程 "。

阅读往期热文

「娱乐硬糖」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一点资讯 |36Kr

猫眼电影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人民号 | 微博 | 触电新闻 | 商业新知

虎嗅   |  钛媒体  |   知乎   | 界面 |   趣头条

21 CN 看荐 | U C 头条  |   搜狐公众平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晋江文学城 春节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