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那些事 03-03
实时查岗画大饼钓鱼 情侣APP有哪些敛财狠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对热恋期的大学生情侣而言,两个人每天在一起最不愁的就是 " 没话聊 "。

哪怕他们课课坐同桌、餐餐饭同吃。

晚自习结束后也照样能在宿舍煲两个小时的电话粥,让自己和舍友在另一半的声声 " 晚安 " 中入眠。(即使舍友在放学后并不想被秀恩爱)

在 APP 里秀恩爱有多累

为了维护感情,不少情侣都会在手机里安装情侣 APP。

从功能上看,这类应用除了基础的情侣家园 DIY、恋爱时长记录、纪念日提醒、情话互发等模块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打卡功能。

和其他 APP 签到领道具的运营模式不同,部分情侣 APP 为了在即时聊天、社交赛道里抢占用户,便推出了 " 签到 XX 天,领取 XX 元恋爱基金 " 的口号,将打卡和现金奖励进行了有机结合。

(通常是情侣双方连续打卡 365 天,平台奖励 1314 元等金额的现金奖励)

对于经济状况相对拮据的大学生、年轻群体而言,这类应用的出现可谓是 " 困了有人递枕头 "。

毕竟在哪个 APP 里聊天都是聊,选择情侣 APP 不仅能通过打卡任务去维护感情,还能领到现金奖励,怎么看都不像是一笔亏本买卖。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作为情侣 APP 的重度用户,阿和很有发言权。

在早期阶段,打卡任务的达成条件并不困难,无非是上传一起吃饭的照片、去看一场电影并上传票根等。但随着打卡天数的增加,任务的达成条件也会愈发抽象,甚至会要求用户在凌晨等特定时间段上线互动。

如果忘记打卡,或是错过了打卡窗口。

最常见的补救方式是充值会员,领取对应数量的 " 补签卡 "。

但这里面的坑也不少。

阿和表示,打卡十几天时,自己曾因忘记打卡而花费 19 元开通了 1 个月的会员服务,最终在领取 1 张补签卡后补签成功。可当打卡超 100 天时,忘记打卡的阿和却发现此时需要 4 张补签卡才能补签成功;打卡超 200 天时,补签成功所需要的道具数量则暴涨到了 12 张。

对运营商而言,阿和的充值绝不是个例。

因为精力、时间等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不仅会让用户对苛刻的打卡条件展现出空前的包容度,还会让他们在 " 大奖 " 的诱惑下持续复活。

和所谓的 " 黑心健身房 " 一样,这些运营商搏的就是 " 时间变量 " 四个字。

整整一年的时间,足够让大部分情侣走完 " 相爱 - 分手 " 的全过程,或是让用户看穿 " 奖金 " 的大饼属性,主动放弃打卡。

哪怕两个人真的情比金坚,越来越苛刻的打卡条件,也会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矛盾点。让他们因为 " 我天天打卡,怎么一到你这里就断?你是不是不爱我?" 等原因爆发争吵,直至卸载软件。

情侣 APP 迈入大查岗时代

随着对情侣 APP 了解的深入,我们也发现利用 " 沉没成本 " 设计补签机制只能称得上这类 APP 盈利模型的 1.0 版本。

真正的 " 高手 ",已经将安全感、控制欲、占有欲等心理进行了整合,并以此设计出了情侣 APP 盈利模型的 2.0 版本。

即赛博查岗。

2.0 版本的情侣 APP 对用户手机权限的索取堪称离谱。只要安装这类应用,当前电量、手机使用习惯、地理位置等隐私信息,都会被应用共享到另一半的手机上,让用户实现 " 人类 - 电子宠物 " 的反向进化。

拿一款叫做 " 心动日常 " 的 APP 举个例子。

戏剧化的一幕是,小夏没过多久就被情侣 APP 摆了一道。

在回到老家后,和男友暂别的她很快就收到了对方的质问。

是的,几天没出过门的小夏打开情侣 APP 后发现,自己不仅有一条显示去 " 电竞酒店 " 的轨迹记录,还有超 1000 步的步数记录佐证。当小夏联系客服询问原因时,对方给出的理由则是 "GPS 较弱影响行程轨迹 "。

为还自己一个清白,事后小夏找到了第三方渠道,希望花费 800 多元后能查询到自己的真实轨迹。不出意外的,她遇到了骗子,手里的零用钱彻底打了水漂。

值得吐槽的是。

除技术上的不靠谱外,这类 APP 的收费模式也堪称套路满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刺激用户的购买欲。

这些 APP 还学会了利用 " 折扣效应 "。

像是记者在体验途中,就发现屏幕上弹出了 48 元;原价 268 元,现价 58 元;原价 378 元,现价 78 元的月会员、年会员、永久会员支付方案。

世界上复杂的不仅有爱情

有人说,人这一生有三大社交场景。

它们分别是亲情、友情、爱情。

在赛道层面,早期的微信曾凭借手机号加好友、语音按钮交互等概念,成功吃掉了以血缘关系为导向的亲情社交场景;早期的百度贴吧曾凭借兴趣入口,成功吃掉了以兴趣为导向的友情社交场景。

而以爱情社交为导向的产品,则稍显尴尬。

因为人与人之间想要建立情侣关系,就必须要经历一个从 " 陌生人 " 到 " 熟人 " 的相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双方亲密度的不断增加,他们最终会为了得到更便捷的交流体验,将社交平台从小众转向大众。

正如今天年轻人去婚恋 APP 交友的重大进展不是互发照片,而是互换微信后的彻夜长谈。

如此看来,想要在以爱情为导向的社交场景里赚到钱,就要学会剑走偏锋。

方案 A 是充当熟人社交的媒介,通过为年轻人介绍异性、提供恋爱社交场景等方式寻求破局,如婚恋网站、Soul 等。

方案 B 则是借助差异化标签,通过打造 " 情侣的私人天地 " 等概念寻求生存,在各主流社交软件中分流用户。

问题在于,方案 B 虽然产品竞争相对宽松,且尚未出现一个全民皆知的头部产品。但它的变现路径、商业化前景却始终不明朗。

当一个行业没有标杆的时候,不仅意味着现阶段玩家竞技环境的相对宽松,还意味着大家没有摸索出一个可持续化发展的模式,一旦加入。就只能在活下去跟维持用户之间不断挣扎,期待着用户池的量变引发质变。

所以我们才能见到目前情侣 APP 的一系列乱象。

比如 " 爱情银行 " 因疑似赖账、要求用户长按屏幕 1314 秒打卡等问题被强制关停;" 小恩爱 " 因为软件内夹杂各类广告,用户容易误点链接跳转页面等问题被人们怒打一星等。

为维护爱情,情侣 APP 这一细分赛道应运而生;为活下去、为维持用户黏性,打卡领现金、变相出售补签卡等概念也随之出现。事后,想要维护爱情的用户,却在抽象的商业模式前消磨了爱情;想要维护用户的平台,亦在抽象的商业模式前失去了对方的好感。

如此看来,这世界上复杂的不仅是爱情,还有那些跟爱情挂钩的生意。

参考:

真故研究室:查岗,情侣 APP 的敛财术

消费质量报:别让情侣 App 成为甜蜜的负担 | 记者调查

Vista 氢商业:" 监督对象拉屎、凌晨卡点发我爱你 ",想提现 1314 元的年轻人快被恋爱 APP 逼成甲乙方?

潇湘晨报:恋爱的套路输给这家 APP!情侣定闹钟打卡说 " 我爱你 ",215 天后悲剧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秀恩爱 健身房 基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