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车 " 的生意经。
作者 | 刘俊群
编辑丨刘钦文
来源 | 野马财经
这是野马财经的第 4293 篇原创
本文约 3900 字,阅读时长约 8 分钟
" 表妹花 4.1 万买了辆二手车,到手后竟发现有维修记录,是辆事故车,连安全气囊都有故障。找二手车商退车,对方却以不影响使用为由拒绝,到底要不要起诉?" 一名网友在小红书求助道。
在汽车消费领域,许多人都对买到事故车心存忌惮。鲜有人知的是,这些事故车在汽车后市场领域,却有着另一番 " 生意经 "。
近日,Boche Holding Limited ( Cayman ) (下称 " 博车网 ")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冲刺 IPO。根据 " 灼识咨询 " 的资料显示,按 2023 年交易量计,博车网于中国事故车拍卖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 31.3%。不过,这家行业巨头并非风光无限,依然面临着多起拍卖合同纠纷,并且部分用户也提出了投诉。
图源:罐头图库
博车网作为事故车拍卖市场的 " 一哥 ",背后获得了TPG、复星国际、平安保险等知名机构的投资,那么,拍卖事故车的生意,好做吗?
" 清华学霸 " 卖事故车
年入 32 亿
事故车是保险业务中的 " 老大难 " 问题。如今,多数车主都投保了交强险和车损商业险。然而,车辆 " 零整比 " 高,零部件价格贵,再加上维修工时费乱象,使得保险公司处理事故车时成本飙升。
为降低成本,保险公司常将预估损失过高的事故车作 " 推定全损 " 处理,按当年贬值后的实际价值赔给车主,车的残值归保险公司。而处理这些残值最常见的方式便是拍卖,将车卖给有维修或拆解能力的机构。
图源:罐头图库
在这个领域,北京恒泰博车拍卖有限公司(下称 " 博车网 ")堪称 " 大玩家 ",它是一家专注于事故车拍卖的平台。2014 年,由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学专业的陈健鹏创立。简单说,陈健鹏搭建起了一个事故车 B2B 拍卖平台。平台一头连接着保险公司等上游供给方,一头连着认证修理厂、持证汽车拆解厂等下游买家。
截至 2024 年 9 月底,博车网平台会员阵容庞大,逾 4.23 万家认证修理厂、逾 950 家持证汽车拆解厂、逾 1500 家授权汽车经销商及逾 5.7 万家独立汽车经销商在此交易。
在博车网的拍卖平台上,每成交一辆事故车,平台就能从买家那里收到拍卖佣金、销售交易费、仓储保全物流服务费,还有买家支付的会员费。
图源:罐头图库
从营收情况来看,事故车拍卖及配套服务一直是博车网的核心业务。在 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前三季度(下称 " 同期 "),这部分收入分别达到了 2.41 亿元、3.33 亿元和 2.18 亿元。不过,其占总营收的比例却从 62.1% 下降至 54%。
尽管占比下降,但博车网在事故车拍卖领域的地位依然稳固,博车网是最大的事故车拍卖平台。根据 " 灼识咨询 " 资料显示,按 2023 年交易量计,其于中国事故车拍卖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为 31.3%。
博车网也成为投资界的 " 香饽饽 "。TPG、复星国际、平安保险、远翼投资、启元投资、昆仲资本、毅峰资本等知名机构纷纷入局。在 2022 年 2 月,公司完成 C2 轮融资后,估值达到了 31.7 亿元人民币。
股权结构上,陈健鹏持股 25.53% 为单一最大股东,复星国际通过 Ruizheng Investment 持股 2.59%、通过上海锐望持股 5.72%,中国平安通过 Technovac 持股 3.33%、通过 Yizhi Ventures 持股 2.22%。值得注意的是,复星国际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郭广昌,在资本市场上也是风云人物。
图源:罐头图库
不过,龙头也有烦恼。通过博车网平台拍卖的事故车总数的增速在逐渐放缓。
《招股书》显示,博车网事故车的拍卖总数,2022 年为 6.82 万台,2023 年增长 58.6%至 10.81 万台,而截至 2024 年前 9 个月,同比增速降至 10.9%,为 8.74 万台。这也是事故车拍卖及配套服务带来的收入占比减少的原因。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博车网的二手车拍卖及配套服务发展势头良好,营收占比从 2022 年的 17% 稳步上升至 2023 年的 21.7%。2024 年前 9 个月为 0.92 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则为22.9%。该业务主要来源于二手车成功拍卖后,博车网向买家收取的拍卖佣金和相关销售交易费、仓储及办证过户等服务费,以及二手车买家支付的会员费。
不过,博车网 2022 年、2023 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招股书》显示,2022 年、2023 年,博车网实现收入分别为 3.88 亿元、5.18 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 1.8 亿元、1.21 亿元。直到 2024 年前三季度才扭亏为盈,其实现收入为 4.04 亿元;净利润为 142.5 万元。
事故车过户卡壳
谁之过?
根据《招股书》可知,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 "。在 2022 年和 2023 年,这一项的资金支出分别高达 1.73 亿元和 1.51 亿元,不过截至 2024 年 9 月末,该支出已缩减至 0.4 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指公司发行给投资者的金融产品价值随市场等因素变化,致公司资金支出或收益改变。
到了 2024 年前三季度,博车网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主要得益于其 " 节流优先 " 的策略。2024 年前 9 个月,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研发投入同比减少了 6.78%、7.25% 和 14.35%。博车网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未来需 " 通过规模效应分摊固定成本 "。
具体来看,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在销售及营销方面的开支为 9065.9 万元、1.02 亿元和 6694.5 万元;一般及行政开支分别为 6734 万元、7324 万元和 4689.9 万元;研发开支则是 2246.3 万元、2941.6 万元、1921.2 万元。
图源:罐头图库
一方面,博车网成功脱离亏损泥潭,但另一方面,事故车市场的混乱局面,给销售事故车、二手车的公司带来了诸多影响。整个市场各类投诉、诉讼不断,而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博车网,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也深陷拍卖合同纠纷,还遭到了部分用户的投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多位用户便对博车网进行投诉,主要聚焦于过户问题等方面。
一边,是委托拍卖的车主不满。有网友 2021 年 1 月委托其拍卖新能源车,等了 1 年未过户,但车却已经被转卖,购车者没缴纳交强险上路,隐患极大;还有 2024 年 7 月委托拍卖的车主,到 12 月都没办完过户,影响该车主新车购置。还有车主于 2024 年 12 月投诉称,4 个月前委托的事故车成交后未过户,博车网还违规使用致违章信息产生。
图源:黑猫投诉
另一端,购车车主也麻烦不断。有网友反馈,自己订购的比亚迪,博车网未按照最初约定的 1 个月交付期限交车。而在等待时长超过 3 个月后,该网友的购车订单竟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被商家私自关闭了。还有网友表示,2023 年 9 月,自己购买的上汽大众未被告知电池包拆解,收到车发现电池包已报废,损失惨重。
种种投诉调解不成,便逐渐演变成诉讼。据 " 中国裁判文书网 " 信息显示,博车网有11 篇拍卖合同纠纷。
其中,不乏因公司审核不到位,车辆本身存在问题导致无法过户,进而引发双方对簿公堂的纠纷。
2018 年,姜坤在博车网参与车辆拍卖。2019 年,姜坤在博车网成功竞拍一辆 " 原车主 " 为蒋艺伟的奔驰,次日,姜坤支付车款 3 万元、佣金 4500 元、施救费 933 元、综合服务费 2000 元后提走车辆。
可提走车辆后,姜坤却发现这辆车竟然有两个车架号(车架号是由十七位字母、数字组成的编码,相当于汽车的 " 身份证 ",具有唯一性,用于识别车辆的制造商、生产年份、车型、发动机代码及组装地点等信息),这直接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过户,购车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2019 年,姜坤将蒋艺伟、博车网母公司告上法庭,一审判决合同解除,蒋艺伟退车款及利息。
图源:罐头图库
" 车主 " 杜开创也遇到类似问题。2017 年他代朋友张欢竞拍到一款车,但杜开创付款取车后发现车有抵押查封无法过户。他要求退款等,因车卖给张欢,一审法院判公司退款给张欢。
事实上,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事故车与新车有着本质的不同。事故车缺乏标准化,其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显著影响,诸如新车和二手车的价格波动、车辆本身的损坏程度,以及配件价格的起伏等。
据《人民日报》援引中山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郑晓莹观点," 这反映出我国二手车市场交易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处于弱势,不良商家借机牟利,且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商家违法成本低,导致商家敢于冒险。"
图源:罐头图库
不过,北京元栋律师事务所律师吕恩相也指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二手车商应当对其所售卖汽车的来源是否合法、行驶里程、维修记录、交易记录、车辆存在问题等重要信息在出售前全面核查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以书面或者其他可以确认的方式告知消费者。
他进一步补充道:" 如果明知该车是事故车而故意隐瞒事实,诱导消费者购买,则可能构成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退一赔三。"
二手车市场混战中
如何突围?
不可否认的是,销售事故车为博车网带来了可观的毛利率。2024 年前 9 个月,博车网来自事故车及配套服务业务的毛利率为 61.8%,高于二手车及配套服务的毛利率 51.9%。
高利润也让事故车成了市场争抢的焦点。甚至会出现 " 一个事故现场,7 个黄牛抢单,有 4S 店、也有修理厂,他们的速度比交警还要快 " 的情景。
博车网的上游车源主要来自中国的保险公司、租赁公司及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特别是在事故车拍卖及配套服务领域。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前 9 个月,公司分别有 71.4%、63.4% 及 58% 的事故车交易来自上述三大上游车源方。
图源:罐头图库
然而,与这些车源方的合作并非牢不可破。
博车网在《招股书》中介绍,公司与这些主要车源方的合约大多仅为期一年,且合约中并未规定必须续约。因此,车源方在合约期满后有可能选择不再续约,甚至自行进入事故车拍卖行业,建设自己的拍卖平台。
《招股书》中提到,2022 年博车网的一家大型保险公司车源方就决定创建自己的专属拍卖平台。博车网表示,这一策略将减少市场上可供拍卖的事故车数量,进而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瓜子二手车、人人车等平台也提供事故车的售卖服务,并且会清楚标注车辆的维修记录和历史事故情况,帮助消费者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瓜子二手车在 2021 年完成了 3 亿美元(约 19.5 亿元人民币)的战略融资,其中 2 亿美元(约 13.1 亿元人民币)由 H Capital 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 IDG 资本跟投。而人人车则在 2015 年完成了腾讯战略领投的 8500 万美元(约 5.5 亿元人民币)C 轮融资,估值超过 5 亿美元(约 30 亿元人民币)。这些平台凭借强大的资金和渠道优势,在市场中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图源:罐头图库
就连博车网转向的二手车市场,也同样竞争激烈。
瓜子二手车也涉及 C2C 二手车交易,还扩展到保卖和严选等业务,人人车则通过滴滴配车和快修业务拓展了市场份额。
此外,优信(UXIN)在 2018 年成功上市,成为 " 中国二手车第一股 ",并创新了 " 线下仓储式大卖场 + 线上购车 " 的商业模式。懂车帝也在 2022 年 8 月进入二手车线下交易市场,推出了 " 懂懂二手车 " 项目。
据 " 太平洋汽车网 " 消息显示,2024 年瓜子二手车市场份额达 31.5%,排名第一;人人车市场份额为 22.8%,位居第二;优信市场份额为 19.7%,排名第三。
甚至连家电巨头—海尔也在二手车市场加码,其旗下的二手车品牌卡泰驰通过与 18 家二手车经销商结盟,已在各地开设 28 家线下门店。2025 年 2 月 20 日,海尔旗下卡泰驰控股斥资约 18 亿美元,收购中国平安旗下云辰资本所持汽车之家股份,交易完成后将以约 41.91% 持股比例成控股股东。
图源:罐头图库
此外,新车市场的价格战进一步加剧了二手车市场的压力。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报告,2023 年新能源车的平均降价幅度达到 9.2%。新车价格的下滑直接影响了二手车的销售价格,使得二手车经销商的毛利率普遍下降。在二手车经销商百强企业中,单车毛利率在 4%-6% 的有 49 家,4% 以下的有 29 家,仅有 4 家毛利率在 10% 以上。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对手环伺;口碑层面,投诉纠纷不断。在这轮二手车行业洗牌当中,博车网能在资本市场 C 位出道吗?
你了解过事故车、二手车的去处吗?评论区聊聊吧!
© 野马财经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