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亚迪的理解中,技术爆炸时代的生存法则,不是押注单一赛道的豪赌,而是让所有可能性在战略坐标系中野蛮生长。
最近,在比亚迪总部六角大楼附近,上线了一款全新的超级快充桩,并且已经开始试运行,通过下单页面就能看到,这款超充桩的最高运行电压为 1000V,最高电流为 1000A,峰值功率达到 1000kW,充电功率全球最高,十分炸裂。
图源:比亚迪 APP
根据知情人士爆料,比亚迪内部将该超级快充计划称为 " 天闪计划 ",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规划,目前尚未有官方的详细公开信息。
在比亚迪的推动下,或许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 " 充电比加油快 " 的时代。
早在 2024 年 11 月,就有网友曝光了比亚迪的 " 天闪计划 "。该网友当时表示," 天闪计划 " 与电池快充技术、节能技术、电机热利用相关,冬天能耗能够得到极大改善。不过,当时除了知道 " 天闪计划 " 与快充相关外,并没有其他增量信息。
直到 3 月 3 日,根据 " 汽车像素 " 爆料,传闻已久的比亚迪 1000V 高压平台将在今年 3 月中旬发布,其支持 5C 以上的超充,在发布后将快速铺开、下放。比亚迪 4S 店将率先建设 1000kW 超充桩,后续向公共区域扩展。与之搭配的 1000V 甚至更高的高压平台,或将率先应用在汉 L 车型。
1000V 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 "800V" 等概念一样,"V" 决定充电功率;5C 中的 "C" 则决定充电电流的速度。
图源:比亚迪
市面上主流超充桩功率 400V 至 800V,充电 5% 至 80% 需 10 至 20 分钟。比亚迪 1000V 超充桩理论上 6 分钟即可充满 100 度电池,补能速度接近燃油车加油,打破 " 续航焦虑 "。
一位接近比亚迪工程院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000V 高压平台在充电功率更高的同时,传播上也能比对手更吸睛,更利于占据用户心智。除技术领先外,比亚迪还希望在超充产品的下放速度上领先对手。
比亚迪 1000V 平台的产品有望在未来数月内推出,年内逐步下放到王朝等系列的高端车型,如轿车的 " 汉 " 家族、SUV 的 " 唐 " 家族上。
此外,比亚迪在建的超充站不仅仅是充电站,还能发电和储能,形成 " 光储充一体 " 的超充站。通过 AI 预测充电需求,动态分配电网负载,如夜间优先储能,日间释放至超充桩,可避免对电网造成冲击。还能实现峰谷电价套利,使超充服务成本大幅降低。
纯电技术是比亚迪今年战略升级的一项重心。除了 1000V 平台之外,比亚迪还在推进一项代号为 "BOX" 的纯电架构研发项目,目标是在现行的纯电架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集成度。比亚迪 "BOX" 项目的主要升级方向之一是电驱系统,会进一步提升集成度,从而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
就目前来看,比亚迪、鸿蒙智行、吉利、长城、奇瑞、" 蔚小理 " 以及小米汽车等众车企,都已发布或上市搭载 800V 高压架构的产品,以至于让整个行业进入到了 "800V 快充时代 "。只不过,车企们并不满足止步于 800V 高压快充。
去年底,蔚来在推出新车型 ET9 的同时,也同步推出自研的全域 900V 高压架构。
按照蔚来官方信息显示,这一 900V 高压平台实现了对电芯到电池包的全栈自研,其中就包括名为 "46105" 的大电池以及电池包,单颗电芯能量密度高达 292Wh/kg,最高充电倍率为 5C,这些能力属于业内前列。
图源:蔚来
需要注意的是,蔚来的 900V 高压平台除了能满足充电补能需求之外,还能支持换电补能的方式,以至于在当时发布会现场,蔚来 CEO 李斌曾开玩笑表示:" 蔚来的高压快充很快,但也赶不上蔚来换电的补能效率。"
蔚来并不是首吃 900V 高压快充这一 " 螃蟹 " 的唯一车企。
去年 5 月,智己汽车正式发布了旗下的全新产品智己 L6,按照官方的介绍,这款车首发搭载了名为 " 光年 " 的固态电池,作为搭配,智己 L6 也是基于准 900V 高压平台所打造。
在这些配置的组合下,智己 L6 可以实现突破 1000 公里的 CLTC 续航里程,同时峰值充电功率可达 400kW,充电 12 分钟,续航里程就能增加 400 公里。
虽然在智己 L6 发布后,很快就有业内人士及媒体怀疑这款车搭载的电池,并非其官方口中的 " 固态电池 ",而是依然是半固态电池,但智己依然成为了率先喊出使用 900V 高压平台的车企之一。
图源:智己汽车
补能效率的升级,是今年纯电车竞争的焦点之一。按照此前公布的计划,理想汽车的 i 系列会搭载 800V+5C,吉利系的极氪、领克和吉利银河,会在部分高端车型上落地 900V+5C。
各家车企争相布局 900V 高压快充技术的背后,也是因为目前 800V 高压平台已成为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标配。
不过,目前搭载高压快充的车型一般都是旗舰车型,并没有做到技术普惠。比亚迪入场高压快充,或许将改变这一局面。
从 2023 年开始,比亚迪在竞争中逐步确立了一套领先者策略,利用总成本领先,每年至少在一个维度上率先出牌,巩固或扩大优势,打击规模不及自己的对手。
例如 2023 年比亚迪发布 " 冠军版 " 车型,将新能源车的起售价压到 10 万元。今年 2 月,比亚迪发布 " 全民智驾 " 战略,发布了 ABC 三套 " 天神之眼 " 高阶智驾方案,比亚迪旗下王朝、海洋全系车型将搭载,涉及约 21 款车型。
按照比亚迪以往的调性," 天闪计划 " 或许又是一场 " 技术普惠 " 的狂欢。
自今年年初,比亚迪的 " 天神之眼 " 全系搭载后,又即将召开 " 翼想天开 " 发布会,貌似都带着 " 天 " 字,电车通也总结了比亚迪接下来 " 有可能 " 推出的天字计划,以此来分析一下比亚迪 2025 的战略方向。
首先是 " 天储 " 计划:BYD+ 全球最大单体储能。
近日,比亚迪储能与沙特电力公司签署当时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合同,容量达 12.5GWh。据了解,此次签约的 12.5GWh 储能系统将安装在五个项目地,采用比亚迪全新一代 "MC Cube-T 魔方储能系统 "。
图源:比亚迪储能
该系统搭载刀片电池,采用 CTS(电芯到系统一体化)技术。无模组、无 PACK、直接集成到系统,可降低约 36% 的零部件数量,提升约 98% 的空间利用率,加大约 30% 的结构强度。
该 12.5GWh 储能系统将全面接入沙特的输电网络体系,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截至目前,比亚迪在储能领域深耕 17 年,储能产品遍布全球超 110 个国家和地区,交付超 350 个储能项目,累计容量超 75GWh。
其次是 " 天机 " 计划:BYD+ 智能机器人。
24 年年底,比亚迪在招聘官方微信上推送了 2025 届具身智能研究团队专场招聘信息。将校招具身智能研究团队成员,岗位包括高级算法工程师、高级结构工程师、高级仿真工程师等,研究方向涉及人形机器人、双足机器人等。
本次比亚迪发布招聘信息,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官宣。比亚迪介绍,目前团队已开发完成工艺、智能协作、智能移动、类人形机器人产品。
除了自己躬身入局,比亚迪此前还投了不少专注具身机器人的企业。比如,有着国内 "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 的优必选,在创立初期就获得了比亚迪的投资。另一桩更为知名的投资是,对于从华为出来创业的天才少年 " 稚晖君 " —彭志辉创办的智元机器人的投资。去年 8 月,比亚迪出资 191.497 万元,拿下 2.5074% 股份。
一定程度上,布局人形机器人也是比亚迪从智能制造的角度完善智能化的另一个方面。如今,智能化不仅 " 卷 " 在车本身,还包含了造车过程中的智能。
最后是 " 天芯 " 计划:BYD+ 芯片。
比亚迪的芯片战略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重构产业链话语权——通过自研掌控核心环节、通过国产替代降低成本、通过开放生态扩大影响力。
2025 年比亚迪车型中,国产芯片占比目标从 2024 年的 65% 提升至 85%,其中智驾芯片国产化率超 70%,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国产供应商在比亚迪供应链中的份额将翻倍,挤压英伟达、TI 的市场空间
通过自研 + 国产替代,2025 年智驾系统综合成本降低 40%,推动全系车型标配高速 NOA 功能。
2025 年,比亚迪的芯片布局将加速行业两大趋势:
智驾芯片平民化:10 万元级车型标配高阶智驾,倒逼全产业链技术降本。
车规芯片自主化:中国车企首次在关键芯片领域实现 " 设计 - 制造 - 应用 " 闭环,摆脱 " 卡脖子 " 风险。
这一战略若成功落地,比亚迪将不仅是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更将成为车规级芯片赛道的 " 隐形霸主 "。
这些计划看似独立,实则构成闭环:储能系统支撑超充网络稳定运行,机器人技术优化智能制造效率,芯片自主化则保障技术迭代可控。
这种 " 能源 - 生产 - 核心部件 " 的三位一体布局,正是比亚迪构建未来出行生态的关键,也是比亚迪所理解的新能源时代的 " 水电煤 " 基础设施。在天字战略的推进下,比亚迪正从汽车制造商蜕变为新能源时代的基建运营商,这场关乎未来出行的话语权争夺,才刚刚拉开序幕。
MWC25:
2、MWC25 终极前瞻:国产手机、6G、AI 眼镜都有,太期待了!
4、超越 OV!联想手机 24 年海外飘红,MWC 25 还要放大招?
5、MWC 25 首发前瞻:国产科技巨头领衔,AI 依然是最大主角?
6、太阳能充电、屏幕三折叠!你永远猜不准联想的下一台 PC | MWC25
7、五年百亿 " 死磕 "AI!荣耀在 MWC 官宣阿尔法战略,有何阳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