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 GeForce RTX 50 系列迎来了新成员,GeForce RTX 5070 GPU 正式上市!影驰也为广大玩家同步推出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专为游戏发烧友匠心打造!基于全新的 NVIDIA Blackwell 架构,在性能和功能上相较前代有全面升级。本次也将为广大玩家带来该卡的深入评测,从架构核心、显存规格、供电系统、散热方案等方面的全面拆解。同时,依旧是为玩家带来详细游戏实测数据,对该款显卡进行深度剖析,帮助广大玩家全面了解其表现和特点!
首先是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与 GeForce RTX 4070 SUPER 和 GeForce RTX 4070 的规格参数对比:
拆解部分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 " 金属大师 " 系列一贯的硬朗风格,同时融入了新的美学元素。在外观配色上,这一代金属大师进行了全新的黑白双色搭配。不同于以往单一的银色主题,推出了【金属大师 白金版】与【金属大师 黑金版】供玩家自由选择,打造别样的装机风格。
与以往大尺寸不同,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在尺寸设计上兼顾了小机箱玩家的需求。该卡尺寸(不含挡板)为 304mm(长度)× 124mm(高度)× 50mm(厚度)。符合 NVIDIA 提出的 SFF-Ready 规范,对于追求小巧机身但又不想牺牲性能的玩家来说,该卡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
显卡上盖采用铝合金一体压铸成型工艺,整体为全覆盖式的金属盔甲。这一设计不仅赋予显卡极佳的质感和坚固度,还兼具了辅助散热的作用。背板同样为全金属加固设计,防止 PCB 因显卡自重而弯曲变形,并保护背面的元件不受外力损伤。本次测试采用的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采用了简约的撞色设计组成,辅以银色边缘点缀和 CNC 切割的亮面倒角,使显卡既保留了金属大师系列标志性的质感,又在细节处彰显更为精致的感觉。这种设计语言低调而不失高级,相信能迎合很多玩家对美学和个性的追求。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采用 NVIDIA Blackwell 架构,核心代号为 GB205-300,集成 6144 个 CUDA 核心,比上一代同级别的 GeForce RTX 4070 拥有较大的性能提升。得益于先进的 NVIDIA 4N 定制工艺和架构改进,该卡基础频率高达 2325MHz,Boost 加速频率可达约 2557MHz,在功耗相似的情况下取得更高的频率与效率表现。该架构带来了显著的进步,配备第二代 Transformer 模型,这使生成式 AI 运算和加速计算性能获得突破性提升。相比上一代 NVIDIA Ada 架构,RTX 50 系列 GPU 配备第 4 代光追核心和第 5 代 Tensor Core,支持新一代的 NVIDIA DLSS 4 技术,可通过多帧生成等 AI 技术将性能提升最高 8 倍。这些架构升级意味着 RTX 5070 在实时光线追踪、AI 超分辨率等方面都有更强的处理能力,为高画质游戏和内容创作提供了更为流畅的体验。全新的架构核心为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奠定了强大的性能基础。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在显存配置上有重大升级。采用全新 GDDR7 显存,容量为 12GB、位宽 192-bit,显存频率高达 28Gbps。相较上一代 RTX 4070 使用的 21Gbps GDDR6X 显存,显存带宽从前代的约 504GB/s 跃升至 672GB/s。这样的带宽提升可谓质的飞跃,显著增加了数据吞吐能力,有助于提升高分辨率纹理加载和大规模数据运算的效率。12GB 的显存容量让玩家在在进行 2K 乃至 4K 分辨率的游戏时,能够轻松加载高分辨率纹理和复杂场景而不易发生内存瓶颈。不论是玩家所需的高分辨率、高刷新游戏性能,还是对于 AI 计算拥有需求的创作者,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均能胜任,带来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采用了 8 层高规格 PCB 非公版设计,确保显卡在复杂环境下依然保持信号完整和电压稳定,为整卡的性能和寿命提供基础保障。配备强化的 10+3 相豪华供电,提供了坚实的电力支持,保障显卡在 250W TGP(最大可达 300W)下仍保持稳定运行。电容方面,采用固态电容等高耐久度元件,能够滤除电流中的高频噪声并提供电荷缓冲,在 GPU 出现负载瞬变时稳定电压。
强大的 " 寒光星 β " 散热系统采用了多项升级设计,在有限的面积内尽可能增大散热效能。配备高密度大面积鳍片组,并在尾端和侧面设置了贯穿式通风开孔,确保空气流动顺畅,将热量迅速排出。核心热传导方面,寒光星 β 散热器使用了大尺寸纯铜底座直接接触 GPU 芯片,将核心热量高效导出。5 条 Φ 6mm 镀镍复合热管,通过回流焊接工艺与鳍片焊接在一起,形成可靠的热传导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该卡采用了 12V-2x6 电源接口,符合最新的 ATX 3.1 和 PCIe 5.0 供电规范。相比传统的双 8Pin 接口,新接口允许单根电缆为显卡提供最高 300W 的供电能力。这不仅简化了线缆连接,也改善了供电稳定性和接口发热问题。影驰随显卡附送了 12V-2x6 转双 8Pin 的转换线,方便使用老款电源的玩家兼容连接。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配备三把全新设计的 90mm 霜环风扇。这代霜环风扇采用三折扇叶的特殊外形和环形加强框架,将扇叶数量从上一代的 11 叶精简为 7 叶。得益于优化的扇叶曲率和加厚设计,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在相同噪音水平下风压提升了约 15%,在相同转速下噪音降低 5%、风压提高 10%。与此同时,风扇支持智能启停功能,当 GPU 温度较低或负载较轻时风扇可完全停转,实现零噪音运行。这样的设计在确保散热能力的同时兼顾了静音表现。
在显示输出方面,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提供了 3 个 DisplayPort 2.1b 和 1 个 HDMI 2.1b 接口,能够满足高分辨率、高刷新率显示器的需求。该卡支持最多四屏同时输出。这意味着玩家和创作者可以利用其 3 个 DP 和 1 个 HDMI 端口组合出丰富的多屏方案,例如三联屏环绕游戏 + 一台辅助屏幕,或连接多台显示器进行生产力工作流。
性能实测
本次测试平台上采用 Intel Ultra 7,搭配 Z890 主板、4 条星曜 DDR5-6000Hz 16GB 内存条。为了性能可持续稳定发挥,配备星曜 G360 一体式水冷以及海韵 白金 1200W 电源,让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性能全力输出。性能实测依旧是分为 3DMark 以及 FurMark 测试,同时也将对比前代 GeForce RTX 4070 SUPER 和 GeForce RTX 4070 的分数,让玩家能够直观了解该显卡的性能提升。
3DMark 测试数据
随着新一代显卡的逐步解禁,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的真实性能也浮出水面。通过 3DMark 基准测试对比和 GeForce RTX 4070、GeForce RTX 4070 SUPER 的表现,结果可以说是相当惊喜。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的成绩在所有 3DMark 测试项目中均明显领先 GeForce RTX 4070 和 GeForce RTX 4070 SUPER,尤其是在 Fire Strike(高达 56395 分)和 Time Spy 这样的传统光栅化和 DX12 测试中,优势更加突出,适合高性能游戏需求。
GPU-Z
根据 GPU-Z,可看到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具体的参数表现和实际规格。在待机状态下,该卡温度为 38.4 ℃,功耗仅为 5.8W。
FurMark 测试
等待 FurMark 负载测试完成后,可以看到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即便是在满载情况下,显卡温度也仅提升至 66.7 ° C,功耗则为 250W。
游戏测试
针对本次游戏测试,将选取 GeForce RTX 4070、GeForce RTX 4070 SUPER 以及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进行。游戏方面选择已支持 NVIDIA DLSS 4 技术的《赛博朋克 2077》、《漫威争锋》与《心灵杀手 2》三款不同类型的游戏大作。进行 NVIDIA DLSS 技术开启前后的帧数对比—— GeForce RTX 4070 和 GeForce RTX 4070 SUPER 将开启 DLSS 3 模式,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将开启 DLSS 4 多帧生成技术。游戏将选取 1080P/2K/4K 三个分辨率下分别进行,游戏图像设置均设置最高画质,开启光线追踪技术,以实现最大限度释放显卡的全部算力潜力,反映其在面对高规格游戏时的真实表现。
《赛博朋克 2077》
在《赛博朋克 2077》中,测试环境将画质选项拉满至 " 影视级 ",垂直同步关闭,并开启最高级别的光线追踪,以模拟当前最具挑战性的光追游戏场景。
从数据可以直观看出,NVIDIA DLSS 技术对帧率的提升效果极为显著。在开启 DLSS 4 平衡模式后,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帧率直接飙升至 259 帧,是 GeForce RTX 4070 SUPER 的 1.8 倍,体现出新一代 NVIDIA Blackwell 架构与 DLSS 4 技术协同带来的强悍性能。
2K 分辨率下,在 DLSS 关闭时,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帧率为 26 帧,开启 DLSS 4 平衡模式后,帧率暴增至 173 帧,涨幅高达 565%,远超 RTX 40 系列 GPU 所呈现的性能表现。
在光追拉满的 4K 分辨率下,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凭借 NVIDIA DLSS 4 的深度优化,帧数提升至 96 帧。轻松实现近百帧和高画质的兼得,为选择 RTX 5070 系列玩家带来前所未有的丝滑体验。
《漫威争锋》
在 1080P 分辨率、极高画质与全光追环境下,关闭 DLSS 后的性能表现清晰反映出硬件算力的差异。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凭借更高的核心规格达到了 186 帧,相比 GeForce RTX 4070 SUPER 进一步提升 36.8%,对比 GeForce RTX 4070 的差距更是达到 70.6%。开启 DLSS 平衡模式后,更是能够感受到夸张的提升幅度。重点放在 DLSS 4 模式上,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从 186 帧直接攀升至 564 帧,涨幅达到 203%,充分展现 DLSS 4 带来的代际飞跃。
在 2K 分辨率下,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的帧率比 GeForce RTX 4070 提升约 112.7%,相比 GeForce RTX 4070 SUPER 也高出 102.4%,具备显著的性能优势。而在开启 DLSS 平衡模式后,三款显卡的帧率均有明显增长,其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则从 168 帧飙升至 423 帧。
作为一款以快节奏对战为主的 FPS 游戏,《漫威争锋》对高帧率的需求远远高于极致画质。相比注重沉浸感与光影细节的 3A 单机作品,FPS 玩家更关注操作手感与帧率稳定度,而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在 4K 分辨率下,开启 DLSS 4 平衡模式后能实现 248 帧的高帧体验,对玩家而言无疑带来实打实的操作体验飞跃。
《心灵杀手 2》
在《心灵杀手 2》这款采用重度光线追踪的次世代游戏,光追效果对传统光栅化性能的压榨极为明显。在 1080P 分辨率下,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凭借自身性能可实现 64 帧流畅运行的成绩,而在开启 DLSS 4 技术后,帧数更是达到超过 200 帧的高分。
三张显卡凭借自身性能输出的情况下,面对画质光追拉满的《心灵杀手 2》显得有些许吃力。成绩最好的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除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外,其余两张显卡即便是在开启 DLSS 平衡模式的情况下,也很难进行 4K 分辨率的流畅游戏。由此也可得知,DLSS 4 不仅能有效补偿光追导致的性能损失,还能在进行多帧生成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细节锐化与动态画质平衡。开启 DLSS 4 后的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可得到 78 帧的分数,让玩家能一战 4K 分辨率下的《心灵杀手 2》。
通过整体游戏测试来看,这次测试不仅验证了 NVIDIA DLSS 技术对于光追游戏的实际提帧效果,也进一步体现出 DLSS 4 相较 DLSS 3 的跨代升级幅度。对于追求极致画质和高帧体验的玩家而言,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的性能输出无疑带来了绝佳的流畅度与优势。
总结
通过本次深度评测可以看出,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OC 不仅在性能上凭借全新 NVIDIA Blackwell 架构和 GDDR7 显存实现了跨代提升,在用料和设计上也诚意满满。6144 个 CUDA 核心搭配高频率使其游戏和创作性能强劲,12GB 高速显存确保高分辨率游戏和 AI 计算的流畅运行。10+3 相供电和 8 层 PCB 的豪华用料给予了稳定供电和超频潜力,而寒光星 β 散热系统和霜环风扇的加持让温度与噪音控制出色。而影驰 GeForce RTX 50" 金属大师 " 系列所推出的【金属大师 黑金版】与【金属大师 白金版】两款外观更是轻松适配各类装机风格。与此同时,符合 SFF-Ready 规范的尺寸更是兼顾了小机箱兼容性和丰富显示输出,满足日常剪辑和使用,使其成为一款 GeForce RTX 50 系列 2K 分辨率的入门选择。现影驰 GeForce RTX 5070 系列显卡已于京东、天猫、商城等影驰官方旗舰店铺正式上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往选购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