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值得买 03-03
无痛扩容1TB 移速磁吸移动固态硬盘 你的随身数据管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林溪风

怨种闺蜜跟我抱怨,好不容易去趟三亚,玩的挺开心,就是被手机弹出的 " 存储空间不足 " 逼疯了,无奈做出取舍删照片;为了节约存储空间,拍视频也不敢选择 4K 画质,真是白瞎了那么好的景色。

其实,入手 iPhone 15 Pro Max 时我就劝过她,一步到位选最大内存,但是 256GB 和 1T 居然相差 4000 块,闺蜜看着自己干瘪的钱包,实在没有勇气下手,这差价再买一台安卓旗舰机都绰绰有余了。真想问问苹果的内存是黄金做的吗?库克良心都去哪了?当务之急是解决闺蜜的内存焦虑,总不能天天做选择题吧,那真的要被逼疯!

我首先推荐她入手移动硬盘,把照片和视频隔一段时间做相应的备份,这样就能放心的拍摄,也不用做取舍,那些回忆里的照片都能留下来。没想到这家伙一听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移动硬盘确实可以解决容量的问题,但是体积大,不方便携带,想看以前的照片还要在硬盘里面找。

得,我就知道她两耳不闻窗外事,现在的国产数码产品强大到你无法想象,就拿我推荐的移速磁吸固态硬盘来说,它不仅能解决闺蜜的内存焦虑,而且超高颜值,极具便携性,传输速度还快,已经不仅仅是扩容工具,更是生产力工具。

她入手也有一段时间了,今天借此机会来具体说说移速磁吸移动固态硬盘的亮点,方便跟闺蜜一样有容量焦虑的小伙伴提供一个备选方案。

外观设计:极简主义「控」的颅内高潮

闺蜜刚入手这款硬盘时跟我说,开箱时可以用惊艳来形容,除了硬盘主体,套装内包含金属磁吸环和 C to C 型数据线材,质感都很不错。

硬盘机身采用铝合金 CNC 精雕一体成型,表面采用细腻磨砂工艺,触感冰凉且防指纹,整体感觉就是低调中透着科技感。最特别的当属其顶部设计,酷似键盘上的 " 回车键 ",锯齿状的凹槽和箭头标识仿佛在暗示:按下它,给你海量存储空间。

体积方面,长 80.4mm、宽 38.6mm、厚度仅 12mm,重量约 48 克,比一枚鸡蛋还轻。随手放进牛仔裤口袋或吸在手机背部,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彻底告别传统硬盘的 " 砖头感 "。手感更加细腻同时增强整体均匀散热能力,持续为硬盘降温。

背板内置 N52 强磁铁,磁力均匀且强劲,可吸附于 iPhone 15 系列手机或金属表面,搭配磁吸环甚至能 " 悬空 " 固定在背包或机箱上,真正实现 " 随用随取 "。

固态硬盘左侧是 Type-C 端口,它可适配主流手机、NAS、平板以及笔记本电脑的 Type-C 端口,通用性毋庸置疑。

速度实测:2000MB/s 的「性能焦虑粉碎机」

移速磁吸移动固态硬盘内部搭载高品质主控 +TLC 闪存颗粒,接口采用类型为 USB 3.2 Gen2 × 2(20Gbps)传输协议,理论传输速率高达 2000MB/s。下面,将连接 Windows、macOS 平台进行实测验证。实测表现如下:

将移速磁吸移动固态硬盘通过配套线材与 MacBook 的雷电端口进行连接,并使用专业软件 Disk Speed Test 测试实际传输速度。

在 macOS 系统中实测写入速度约为:受限于雷电接口兼容性,Disk Speed Test 测得读取 695.4MB/s,写入 624.4MB/s,仍远超传统 U 盘(400MB/s)。

并采用与上面同样的测试条件,更换为带有 USB 3.1 接口的电脑。使用 CrystalDiskMark 测试,Windows 平台:搭配雷电 4 接口,测速显示读取 1000.41MB/s,写入 901.87MB/s,几乎跑满带宽。

实战场景:传输 81GB 视频文件仅需约 70 秒,在传输数据都过程中,读取速度一直稳定在 740MB/s,写入数据在 570MB/s,既快又稳定。

使用测温仪对硬盘静态表面测温约为 20.5 ℃,高强度传输全程机身温度不超过 35 ℃,散热表现优秀,无需担心过热降速。官方数据称其可耐受 -20 ℃至 70 ℃极端环境,抗震防摔设计(1500G 冲击防护)也让户外拍摄更安心。

使用体验:一 " 盘 " 走天下的底气

多设备兼容:Type-C 接口直连手机(iPhone 15 系列、安卓)、平板、NAS、笔记本,即插即用。体验时我发现对于我这种自媒体博主有大量的素材,在不同设备上使用真的是很方便,看的我都有些心动了。

接入 iPhone 15 Pro 则不会弹出类似的提示框,更多的是类似无感接入,在拍摄界面会显示 "USB-C" 的提示,表示当前的存储模式为 USB-C,也就是直连存储到移速移动硬盘,并且会在顶部显示剩余空间可拍摄的时长。

磁吸功能是这款硬盘的灵魂。磁吸场景拓展:吸附于手机背部时,不遮挡摄像头,拍摄时无需手持硬盘,吸附力强劲且均匀,磁力稳固到 " 甩不掉 "。

吸附模块精准对位,靠近即自动贴合,实测甩动不掉落,扩容时随拿随用。它还附赠金属磁吸环,可粘贴在相机、平板甚至金属机箱上。

线材设计:附赠 26cm 双头 C to C 线,支持 100W 快充与 20Gbps 传输,线身耐弯折,旅行时可兼任充电线。

本次测试使用了闺蜜的 iPhone 15 Pro Max,并通过附赠的原装数据线连接 iPhone 手机,并磁吸至其背部使用。

软件设置上,通过依次打开苹果手机中的【设置】-【相机】-【格式】,在【格式】页中打开【ProRAW 与分辨率控制】,最后点击【相机】顶部隐藏菜单中的 Pro Res 功能,便可使用视频边录边存的功能,此时录制的文件会自动保存到移动硬盘中。

接着我对硬盘录制容量进行测试,可以看到,剩余空间 800G 的情况下,在 HDR 高清 30 帧的录制格式下,大约可录制 477 分钟;在 HDR 4K 24 帧的格式下,大约可录制 148 分钟,在 HDR 4K 30 帧格式下,大约可录制 119 分钟;在 HDR 4K 60 帧格式下,则大约可录制 59 分钟。

用 iPhone 15 Pro max 4K HDR ProRes 视频边录边存,磁吸贴合背板,放肆运镜不怕脱落,彻底解放手机内存,再也无需因存储限制妥协画质。

最后我采用 HDR 4K 60 帧的格式进行了 1 分钟的录制,录制全程丝滑流畅,未出现掉速卡顿的问题,最终录制的文件大小为 10.7GB,平均每秒约占 182.6MB 的容量。

拍完视频后,直接将固态硬盘插到 MacBook Pro 笔记本上进行编辑工作,连接后屏幕上显示外置硬盘图标,用户可直接读取、导入、编辑移速磁吸移动固态硬盘内的数据内容,快速地处理视频、图像、文件数据,就像存在电脑中一样顺畅。

总结:重新定义移动存储的边界

移速固态硬盘并非简单的 " 外接硬盘 ",而是通过磁吸便携、极致速度、跨平台兼容,将存储转化为一种 " 无感体验 "。它让用户从 " 管理空间 " 的琐碎中解脱,更专注于创作与生活本身。目前售价 500+ 的移速固态硬盘是创作者、办公人士以及追求高效移动存储用户的理想选择之一。

如果你厌倦了删删减减的妥协,无痛扩容 1TB,移速移动硬盘就是那个让你 " 存储自由 " 的终极答案。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smzdm.com)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固态硬盘 闺蜜 type-c 安卓 nas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