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教育,一直都在变革中。
2025 年的这个冬春之交,变革尤为猛烈。
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一律将 " 课间延长至十五分钟 " 和 " 每天必须至少一节体育课 " 作为强制性要求予以实施,紧接着," 高中双休 " 也在一些省市作为试点,开始强力推进。
截至 2025 年 3 月 4 日,全国已有湖南、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开始实施或试点高中双休制度。其中,集人口大省、考生大省、复读生大省、外移生大省等头衔于一身的河南尤为激进,其他省份大多都是高一高二双休、高三单休的折中方案,而河南则来了个彻彻底底的高中各年级全面双休。
有家长调侃,河南这步子迈得就是大,一下子从 " 集中营 " 走向了 " 人道主义 "。
河南的步子迈得这么大,压根不怕扯着蛋,大概,是基于对 " 上意 " 的精准揣摩,再结合自身特点,做出的深思熟虑决定。
上面为什么要推行高中双休,上上下下其实都是心知肚明的。减负,是永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冠冕理由,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现行的高考人才选拔机制从前端就进行的变革。
原来,几乎所有的高中生都是在相同模式的内卷中被推着往前走,现在,不让 " 卷推 ",全部一周 " 放羊 " 两天,在这两天里,是玩是学,各自安排,各自安生。这样一来,会学的、自律的,就会跳出来,不会学的,尤其是不自律的,自然也就会被剔出来。
这一点,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特点,也能一定程度得到佐证。
说白了,不需要范进那种书呆子了。
二
陕西历来都是教育改革的后进省,直至今年才最后一批加入高考新政(新高考模式是好是坏姑且不论),在全国多地尤其是相邻的河南大步向 " 高中双休 " 迈进的时候,咱们陕西,从学校到老师,从学生到家长,都静悄悄的。
目前,没有任何官方的通知,要求陕西全省高中实行双休,也没有任何一个地市发布区域性通知要求本地高中双休,更没见哪一所学校想当出头鸟急急如律令地去表功,主动宣布要双休。
任你外面风大雨大,我自静悄悄,挺好。学校只管教它的书上它的课,学生只管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家长至少在当下还能免于纠结。
不能说强行推进高中双休就不好,但同样,也不能说高中没有双休就不好。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迎接高中双休政策的,到底是黎明还是暗夜,现在还真不好说。起码,绝对不是所有学生和所有家长的黎明。
三
事实上,自从高中双休的政策出来后,就是争议一片。
以河南为例,政策一出,便已暴露众生相。
学生们自然普遍是欢呼雀跃。咱也是从这个年龄段过来的,谁在青春烂漫的时候愿意整天是做不完的题上不完的课啊。但是,这个年龄段其实已经会思考很多问题了,欢呼雀跃之后,一周双休之后,课程还在那里,高考更还在那里。这时候,便是分化的时候了。有的人,又静静地坐回书桌,无非是把教室的课桌换成了家里或补习机构的桌子;有的人,可能真的就放飞自我了。
而家长们,在第一时间便分化成冰火两重天。有的家长说,成人都双休,孩子们更要双休。这些家长,要么是娃很自律的,要么是家里有矿的,要么,就是对娃的学习和前途无所谓的。更多的家长,则是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恐慌,一周两天学校不管了,家长没时间管,没能力管,要么鸡飞狗跳,要么无可奈何。送到课外辅导班,那费用,绝对够让一般家庭肉疼的。
学校其实也无奈,成了夹缝之中的执行者,既要保证教学进度,又要规避 " 变相补课 " 风险。课时压缩,但高考难度未降,老师比学生更焦虑。私立学校又借机宣传全封闭管理、周末加课,进一步加剧公立校的竞争压力。
在湖南长沙的高中双休政策出台后,当地有网络平台搞了一个调查,共有 18 万家长参与其中,其中 40% 的家长表达的是对该政策的反对或担忧。
四
谁不知道轻松比卷好,问题是,谁也都知道,这社会的卷和残酷,并不是只在上学和高考。
第一学历不是 985、211 的,连好一点的单位的敲门权都没有,北大清华毕业的都挤破脑袋往街道办里钻,很多一般学校毕业的,不是送外卖就是打零工 …… 这种现状不改变,任何教育改革都是治标不治本," 教育究竟为了啥 " 也就没有终极答案。
正如有人所说的,政策可以强制休息,却无法消除焦虑;可以缩短课时,却难以重塑评价体系。若改革止步于时间调整,而忽视资源公平与评价创新,减负终将沦为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循环。
恰恰,高中双休,让原本就不甚公平的资源,更加的不公平。
但是,高中双休,显然又是大势所趋。
这时候,如果只是一纸通知甩给各个学校,怕是远远不够。
起码,作为一个高考单元的一个省,政策应该是全省统一的。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城市,这里实施那里不实施,显然不公平。起码,对孩子们很不公平。
另外,所有的同阶段学校,也应该是步调一致的。不能乖乖听话的公办学校 " 说双就双 "," 自主 " 的民办学校依然可以 " 封闭管理,周末照上不误 ",或者 " 嘴上说双,实际仍单 "。这样,更不公平。
第三,既然是为了减负,那就得彻底断了课外辅导的路子。听到高中双休消息的,最高兴的,估计莫过于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了,这下,可是生源也有了,时间也有了!如果不能断了这一茬,减负纯粹就是伪命题,不但学生学习负担没有减,家长的钱包负担反而更重了。此外,难免不让人疑惑,这高中双休,难不成是为了重新盘活校外的教育经济?
对广大的陕西学生和家长来说,高中双休现在没来不代表将来不来。这个将来,也许是一段时间之后,也许会很快,总之该来的总要来的。与其焦虑,不如趁着还没有来的时候,好好培养娃的自律和思考。高中双休来与不来,自律会学的孩子,永远都不会吃亏。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