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一家全球时尚品牌,SHEIN 正在用一场技术驱动的 " 绿色变革 ",重新定义行业的游戏规则。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当一个时尚品牌的名字与 " 节水 2 万吨 "" 减碳超 2.1 万吨 "" 再生材料过半 " 等数据频繁挂钩时,你或许会感到惊讶——传统印象中的时尚行业似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家全球时尚品牌,SHEIN 正在用一场技术驱动的 " 绿色变革 ",重新定义行业的游戏规则。
从 " 小单快反 " 到 " 绿色闭环 ":一场供应链的重构
这些变化可能从一个个微小的变化开始,比如产品的包装袋:一个成衣包装袋的重量被削减了 0.99 克。别小看这不足 1 克的 " 瘦身 ",当它乘以数亿个订单时,背后是超 6700 吨原生塑料的节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把控,正是 SHEIN 将 ESG 理念根植于日常运营的缩影。
传统的服装产业链条中,生产过剩、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是难以回避的顽疾。而 SHEIN 的解法,是将技术创新与 ESG 目标深度捆绑,从源头重构产业链。其核心秘密 " 武器 ",是业内熟知的 " 小单快反 " 柔性供应链——通过数字化工具实时追踪消费趋势,每个首单仅生产 100-200 件,再根据市场反馈快速返单或中止。这一模式将库存率压至低个位数,不及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但 SHEIN 的野心不止于此。近年来,这家公司开始向产业链上下游 " 输出 " 自己的技术标准与环保理念。例如,与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新一代再生涤纶技术,突破了传统物理法回收范围有限、化学法成本高昂的瓶颈,可将废旧纺织品与PET 瓶等混合材料高效转化为再生纤维,且性能几乎无损。这项技术预计 2025 年量产,初期即可实现年产 3000 吨再生纤维,推动行业向 " 纤维循环 " 迈进。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数码冷转印技术。传统牛仔生产依赖大量水洗,而 SHEIN 采用的数码冷转印工艺,通过数字打印直接在白坯布上呈现水洗效果,节水率达 70.5%。仅 2024 年,该技术便助力 SHEIN 生产 38 万件牛仔服装,同比激增 90%,累计节水近 2 万吨。更关键的是,这项技术与 " 小单快反 " 模式高度适配——无需最低起订量,市场反馈决定生产量,从源头消灭过剩。
创新外溢:从 " 自我革新 " 到 " 产业赋能 "
值得关注的是,SHEIN 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不满足于独善其身,而是将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行业 " 开源 " 应用,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今年,SHEIN 与传化化学成立联合实验室,目标直指纺织印染技术的国际一流创新中心。印染是服装业污染最重的环节之一,而双方的合作聚焦于 " 如何用更少的水、更低的能耗实现更高品质 "。
例如,数码热转印技术通过干燥工艺替代传统丝网印刷,实现零水耗印刷,已应用于 SHEIN 超 65% 的印花产品,累计节水 113 万吨。这种技术外溢效应显著——供应商周以宁的数码印花厂在 SHEIN 的补贴与指导下,引入 AGV 机器人、AI 验布机等设备,人效提升 10 倍,成为行业数字化标杆。
对供应商的赋能不止于技术。SHEIN 的 " 屋顶光伏计划 " 已覆盖超 30 家工厂,总装机容量达 51.6 兆瓦,年减碳超 1.2 万吨。佛山一家印染厂在接入 SHEIN 的能效方案后,用水量减少 18.2%,电耗降低 16.2%,成本回收周期短至一个月。" 工厂降温 3-5 ℃,员工留存率都提高了。" 一位负责人坦言。这种 " 环保即效益 " 的实证,正在改变中小制造商的观念。
目前,SHEIN 在国内持续投入超百亿扩建智慧供应链,打造集绿色、智慧、自动于一体的供应链基建,促进和助力产业数字化、精益化转型升级。例如,在投资百亿元级别的广州希音湾区供应链项目园区中,将通过安装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年均节省标准煤约 8121 吨,减排二氧化碳约 22000 吨;还将设置集中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可以通过削峰填谷的模式有效节省能耗,实现低碳绿色的运行目标。
SHEIN 还计划在 5 年内投资 5 亿元,通过技术创新、培训支持、工厂扩建、供应商社区公益等全方位措施赋能上下游供应商数字化、精益化和绿色化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转型。据悉,过去两年已投入 2.5 亿元用于上述各项供应商赋能。
ESG 的终极闭环: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颠覆
如果说技术是 SHEIN 的骨架,那么 ESG 则是贯穿其血肉的 " 基因 "。这家公司正在做一件看似矛盾的事:在时尚的 " 效率游戏 " 中,始终如一日地嵌入一条从原料开采到二手流通的可持续闭环。这不仅是对行业惯例的颠覆,更是一场从商业逻辑到消费文化的重构。
传统时尚业的消耗始于原材料——每年全球约 1200 亿美元的未使用面料被填埋或焚烧,而 SHEIN 不仅以按需柔性供应链在源头减少库存和浪费,并试图将行业的 " 废料 " 变为新品的起点。其推出的 evoluSHEIN by Design 标准,要求服装至少含 30% 环保材料(如再生聚酯、森林友好黏胶)。但更具革命性的是与美国可持续企业 Queen of Raw 的合作:通过专利软件 Materia MX,SHEIN 在全球范围内 " 淘金 " 其他品牌的积压库存面料,将其转化为生产原料。仅 2023 年,这一模式便消化数百万码闲置面料,相当于减少数千吨纺织废料进入填埋场。
这种 " 废料变宝藏 " 的逻辑,直击行业两大痛点:一是减少对原生材料的依赖,降低环境负担;二是通过规模化采购闲置面料,将环保转化为成本优势。正如 Queen of Raw 创始人所言:"SHEIN 的实践证明,可持续不是慈善,而是经营的一部分。"
同时,时尚的终极悖论在于:消费者越 " 喜新厌旧 ",行业越陷入 " 生产 - 废弃 " 的死循环。SHEIN 的解法是在其数字化柔性供应链,凭借按需生产将未销售库存降低到低个位数的同时,上线了二手交易平台 SHEIN Exchange,将用户变为循环经济的参与者。这一平台打通用户购买记录,实现 " 一键转售 ",卖家无需拍照、写描述,系统自动同步商品信息。在美国试点中,数百万用户涌入平台,Z 世代占比超 60% ——这群曾被批评 " 过度消费 " 的年轻人,正在用转售行为重新定义 " 时尚价值 "。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商业模式的颠覆。传统时尚依赖 " 高频上新 - 刺激复购 " 的线性增长,而 SHEIN Exchange 试图构建 " 生产 - 消费 - 再流通 " 的飞轮。平台不收取高额佣金,甚至补贴物流,看似 " 反商业 ",实则将用户黏性转化为长期资产。用 SHEIN ESG 相关负责人此前的话来说:" 我们不仅要卖衣服,更要延长每件衣服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用户忠诚度。"
时尚的 " 另一种可能 "
SHEIN 的闭环实践,本质上是一场 "ESG 能力 " 的军备竞赛。当行业还在争论 " 环保是否影响利润 " 时,SHEIN 已通过技术将可持续性转化为效率工具:再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数码印刷减少原材料浪费和降本增效,二手平台增强用户黏性。
这种能力甚至开始外溢至行业。例如,SHEIN 要求供应商工厂安装屋顶光伏,并提供专项补贴。佛山一家服装厂在接入光伏后,电费成本下降 30%,车间温度降低 5 ℃,员工离职率减少 20%。" 环保省下的钱,钱可以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团建等的福利。" 负责人坦言。截至 2023 年底,SHEIN 供应商屋顶光伏装机容量达 51.6 兆瓦,年减碳超 1.2 万吨——这不仅是环保成绩单,更是供应链控制力的体现。
SHEIN 正在用行动给出了全新的答案:通过技术创新将效率与可持续性变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让 " 效率 " 与 " 持续 " 兼得。
更大的启示在于产业层面。SHEIN 的实践证明,环保不是成本的叠加,而是效率的重构。当一家企业将 ESG 转化为技术标准与供应链竞争力时,它撬动的不仅是自身增长,更是整个行业的升级。正如一位供应商所说:" 跟着 SHEIN 转型,最初是为了订单,现在是为了提升竞争力。"
据了解,2030 年,SHEIN 计划实现 50% 产品符合环保标准、31% 再生纤维替代的目标。或许到那时,这场 " 绿色变革 " 将真正改写服装产业的基因。而当技术让 " 绿色 " 变得高效,当用户开始为 " 循环 " 买单,这场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革命,或许才是 ESG 真正的终极形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