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3 月 6 日讯(记者 张洋洋)腾讯 AI 助手腾讯元宝 APP 近期修改用户协议内容一事引发关注,成为热搜。焦点是是使用 AI 应用或者产品的用户上传和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问题。
自 2 月以来,有网友发现腾讯元宝的用户服务协议中,知识产权和其他权利的部分,包括了用户上传的内容,以及用元宝大模型生成的内容。
用户担忧相关条款可能导致原创内容被腾讯无偿使用,甚至版权归属不明确,例如有网友调侃 " 让元宝算命后,命是否归腾讯 "。这一争议一方面引发用户不满情绪,更大程度,也折射出 AI 行业在内容权属界定上的普遍困境。
▍腾讯元宝协议条款 " 三次变脸 "
2 月底发布的用户协议中,腾讯元宝要求用户授予其 " 不可撤销、可转让、可分许可、永久免费 " 的广泛使用权,涵盖用户上传内容及 AI 生成内容,允许腾讯用于模型优化、市场营销甚至转授权等用途。
初始条款的规定被指 " 霸王条款 ",网友质疑此举近乎 " 无限授权 ",创作者可能失去对内容的控制权。
在经历一番舆论争议后,腾讯元宝的协议经历了 3 次修改与调整。
首次调整是在 3 月 1 日,腾讯将条款简化为 " 全球范围、免费、非排他 " 使用权,并限定用途为 " 模型优化、品牌推广、用户调研 ",用户可通过协议第 13 条联系腾讯限制使用。
第二次调整是在 3 月 4 日,元宝进一步引入 " 体验优化计划 " 选项,默认不授权:用户需主动开启该计划,腾讯方可使用其内容进行模型优化;授权范围缩小:仅保留 " 全球范围、免费、非排他 " 使用权,删除 " 永久 "" 不可撤销 " 等表述。
3 月 5 日,腾讯元宝再进行了一次修改。腾讯元宝在社交媒体称:大家的意见已经收到,元宝最新版本已增加数据管理功能,新增了体验优化开关,且默认是关闭的。更新到最新版本后,在设置 - 数据管理中即可看到这个开关。默认状态下,用户输入输出的内容不会用于模型优化。
另外,针对大家关注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用户使用元宝时输入和输出的内容,权利归您或相应权利人所有,使用元宝并不会改变归属。
腾讯元宝相关人士也确认," 使用元宝并不会改变内容版权归属,输入和输出的内容,依法该归谁就是谁的。" 该人士称,腾讯元宝最新版本的用户服务协议上明确指出," 上传至平台的内容以及所生成的内容,权利归用户或依法享有该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所有,使用服务不会对权利归属产生影响 "。
针对此事,腾讯公关总监张军也在微博发文致歉:" 非常抱歉,给大家造成了困扰,我们立刻改正。新增的数据开关默认关闭,输入输出内容都不会用于模型优化。同时,输出输入内容,元宝也不会改变它的权利归属。"
▍ AI 公司的 AIGC 内容 " 使用权 " 博弈
在 AI 生成内容权利归属方面,不少 AI 公司的用户协议都存在类似争议。
比如 DeepSeek,其明确用户拥有输入与输出的全部权利,仅在使用去标识化数据后用于服务优化,未提 " 许可使用权 "。
豆包与 Kim 则是承认用户拥有内容所有权,但自动授予公司 " 免费、可分许可 " 的使用权,用于模型优化及品牌推广。
通义千问强调用户保留所有权,仅在去标识化后用于服务改进,使用范围更严格。
业内普遍现象显示,多数公司在用户内容所有权上达成共识,但对 AI 生成内容的使用权边界仍模糊,部分条款被指 " 先示好再挖坑 "。
那么,由 AI 生成的内容,到底归属于谁?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认为,上述情况属于文本问题,用户协议的内容对于大模型公司的限制过少,没有给他们自己的行为界限标明一个尺度。根据字面意义理解,可能会导致用户误解。至于 " 维权的权利 ",游云庭认为,当前在实践中没法操作," 打官司法院不会认为用户协议的授权就是有效的,还是需要找作者取得单独授权才能到法院起诉立案 "。
近期以来,腾讯元宝腾讯元宝凭借功能升级和营销投流,迅速崛起。3 月 3 日,腾讯元宝登顶中国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仅用了十天就从第二位到超过 DeepSeek,成为近期 AIGC 应用中用户增长最快的 App。
在行业从业者看来,腾讯元宝的 " 协议风波 " 不仅是单一企业的合规调整,更是 AI 治理的缩影。
大模型训练是一场 " 饥饿游戏 ",AI 要想变得更 " 聪明 ",就需要更多的语料数据 " 喂养 ",但用户体验和隐私不能成为牺牲品。随着法律体系完善与用户意识提升,平台需在数据利用与权利保护间划定清晰界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