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之家 03-06
细思极恐!DeepSeek的胡编乱造正淹没互联网:真实性是当下AI最大的槽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快科技 3 月 6 日消息,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 AI 大模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在使用 AI 时候,它会胡编乱造,凭空捏造细节?

事实上,在大家沉浸在 AI 带来的效率和便利的同时,杜撰和造假已经成为当下 AI 最大的槽点。

知名互联网评论人、知名媒体人阑夕认为,DeepSeek 的胡编乱造,正在淹没中文互联网。

他表示,最近一个星期以来,自己看到的刷屏文章,至少有三例都是 DeepSeek-R1 生成出来的、充满了事实错误的内容,却因其以假乱真的迷惑性,让很多朋友信以为真,情绪激动的分享传播。

比如知乎的这条高赞回答,就是 DeepSeek"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 的最典型的例证,而且由于输出的提示词到位,文风也接近人类,一般人还真不容易看出来。

比如,文章说哪吒电影里的敖丙变身镜头在法国昂西动画节上轰动业界。

问题是,法国是有一个昂西动画节,哪吒的电影也是送去参展过,但那是追光动画出品的《哪吒重生》,而不是饺子导演的《哪吒》。

而且因为审核原因,这部送展的《哪吒重生》宣传片实际上是一部品牌概念片,内容是在一个现代都市里的赛车动作演示,哪吒根本就没出现,更不存在敖丙的变身。

另外,关于文章提到的哪吒的制片方给员工分成都房子、攻克水下流体特效之类的描述,全都是 DeepSeek 为了完成这篇命题作文 " 脑补 " 出来的,压根不存在。

这样的例子,可太多了。之前笔者也尝试用 DeepSeek 写过一篇命题稿件,就发现 DeepSeek 为了迎合你的要求,会自己加戏,从而凭空想象出很多不存在,或者还未发生的细节,直接当成真实事件嵌入到文章里。

而如果一旦这样的内容多了,这些看似真实的内容甚至会被 AI 重新咀嚼回去训练,再被下一次输出时引用。这时候,真真假假就更难以分辨了。

事实上,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就提到了 "AI 幻觉 " 的话题。他拟提交一份《预防大模型生成 " 幻觉数据 " 充斥互联网带来的危害,从技术研发和管理机制上构建可信的信息环境》的建议。

刘庆峰提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已达 2.49 亿人。

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幻觉,特别是深度推理模型的逻辑自洽性提升,使得 AI 生成内容真假难辨。带有算法偏差的虚假信息会被新一代 AI 系统循环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公众信任和社会稳定。

刘庆峰建议,应构建安全可信数据标签体系,提升内容可靠性。通过建立安全可信、动态更新的信源和数据知识库,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可信度和危害程度建立标签体系,降低人工智能幻觉出现概率,提升生成内容可靠性。

另一方面,要研发 AIGC 幻觉治理技术和平台,定期清理幻觉数据。通过研究幻觉自动分析的技术和软件平台,开展幻觉自动分析、AIGC 深度鉴伪、虚假信息检测、有害内容识别以及互联网传播溯源,由相关部门定期清理幻觉数据,为公众提供 AIGC 幻觉信息检测工具与服务。

阑夕也认为,AI 当然可以创造内容,但前提一定要是注明它由 AI 生成,不能鱼目混珠,让它以一种不可辨识的方式成为互联网的原生信息。

此外,大模型厂商和内容平台也有义务,把类似数字水印那种兜底方案同步推进起来。

如果放任自流,眼前的信息是真是假,我们可能很难再辨别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人工智能 互联网 哪吒 刘庆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