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03-06
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产业集聚示范区:山地变身产业发展高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初春时节,仁怀市茅台镇同民村群山环抱,寒意渐消,淡淡的酒香游离在空气中,依山而建的 12 栋制酒厂房错落有致地镶嵌在河谷之间。

作为贵州省统筹推进的重点工程,茅台集团打造的 " 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产业集聚示范区 " 核心项目——仁怀同民集聚示范区(一期),项目总投资 13.7 亿元,建设用地面积约 336 亩,总建筑面积 8.8 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均制酒产能 5040 吨,制曲产能 9800 吨。

" 目前,12 栋制酒生产厂房、2 栋服务节点及其他附属配套用房基本投入使用。2 栋制酒厂房、1 栋制曲生产厂房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茅台保健酒业公司项目规划部负责人介绍说。

走在制酒厂房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运输车来回穿梭。13.5 米高的支模架耸立如林。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项目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替代传统脚手架,既提升安全性,又节省搭建时间。

▲仁怀同民集聚示范区建设现场。潘承丽 摄

站在制酒厂房前,项目负责人指着远处蜿蜒的山路感慨道:" 进场时,这里只有一条山路,大型设备进来不易,施工也费了一番功夫。"

项目所在的同民村,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褶皱地带,场地最大高差达 132 米,东西向坡度超过 26%。如何在如此复杂的地形中打造产业园区?答案藏在 " 依山就势 " 的智慧中。

面对 4532 延米的边坡支护工程,项目团队将厂区划分为 7 个区段,采用悬臂式抗滑桩、重力式挡墙等多形态支护结构,优先为制酒厂房开辟作业面。" 支护工程就像给大山‘穿铠甲’,每挖一寸都要精准计算。" 现场技术员说。

" 最难忘的是冬天抢工,大伙儿裹着棉衣支、拆混凝土模板,手冻僵了就往怀里焐一焐。" 木工老胡搓着手笑道。正是大家的坚守,创造了 "81 天完成资源化中心主体 ""390 天交付首批厂房 " 的 " 茅台速度 "。

走进首批投产的 1 号制酒厂房,蒸腾而起的袅袅热气如同轻纱般笼罩在宽敞的晾堂之上,浓郁的酱香扑鼻而来。

仔细观察,厂房的设计暗藏玄机:甑区从传统厂房的两端移至中部,4 甑区变成了 2 甑区。同时,采用全自动智能恒温风冷设备代替传统水冷设备取酒,不仅大大节约了用水量,出酒的速度也更快。

" 布局优化后,产能提升了,但工艺标准丝毫不打折扣。" 现场负责人指着甑区解释道:" 传统酱酒工艺对厂房密闭性要求极高,我们还采用符合标准的 S316 不锈钢管道,组成窖底沟和十字沟槽,确保窖底水零滞留,避免杂菌污染。"

" 项目全部投产后,能解决 1000 多人就业!" 该项目不仅为当地提供制酒、制曲等岗位,还带动物流、包装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持续为茅台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茅台 统筹 茅台集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